连载:两汉四百年2

二、在沛县划水的刘邦
《史记》和《汉书》都把刘邦描写成一个半人神的怪物。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刘邦的母亲,一个乡野村妇,也没有美艳动人的传说,何德何能能勾搭上神龙生下龙子呢?
只怪他爹只是个普通农民,家世上连可以吹嘘的地方都没有。
普通家庭出身的刘邦,三年灭了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天下的大秦帝国。
四年灭了楚国贵族出身,百战百胜,力能扛鼎的项羽。
在现代社会里,大家都喜欢吹自己白手起家,普通家庭,没有背景,这样才显得高大上够励志。
但是在古代,开国皇帝太励志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万一大家都信了村民家的儿子,真普通家庭出身,打流飞撒谎成性的刘邦只要一奋发,七年时间就能当上皇帝,激励起一片进取心以后,要怎么收场?
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万里挑一的找野心家,也能找出一大串,这些位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也要奋斗一把,皇帝的龙椅还坐得稳吗?
我年幼无知的时候以为太史公有种,敢把当朝开国的皇帝写得品格低劣,远不如项羽来的高贵悲壮,后来才想通了。
司马迁这么写其实也在侧面证明了刘邦是天选之人,不然你看,这位汉高祖遇见读书人尿人家一帽子,对手下的文臣武将除了张良都是张口就骂,举拳就打,做人心胸狭窄,容不了功臣,简直劣迹斑斑的他,怎么就能当皇帝呢?
在普遍寿命短的古代,快50了才出来闯天下,这样随随便便的轻松拿了天下,只能说他不是凡人,大家也别想着模仿了。
这马屁拍的真是太高端了。
所以,刘太公只好戴了顶莫须有的绿帽子,把老婆暂借给了一位路过的神龙大人,还憋屈的养了神仙儿子。这儿子长得隆准龙颜(死无对证),一睡着就容易露出龙形(只在赖账的时候有效),大腿上还有72颗黑痣(他不裸奔你咋知道呢),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能当上沛县黑社会头面人物的,咋看都有几把刷子)。
只可惜凡人肉眼凡胎,自家三儿子那些神奇之处在农民老刘看来,出了败家闯祸一无是处,根本比不是二儿子那样质朴能干,会置办产业。
刘邦,刘家三儿子,从小除了正事,啥都爱往上凑。
用《水浒》的话说,这也是沛县一位出了名的浪荡子弟了。
难道没有人好奇,为啥刘邦能当上亭长吗?
一个农民的儿子,家境平平,那时候还没有当上皇帝,可不敢公开吹自己的亲爹是龙,身上种种异像,牛逼吹大了,就不怕求不死药心切的秦始皇派人抓了过去让徐福练成仙丹?
打流飞的日子很快活,沛县混不下去了,就往外窜,一窜窜到了外黄县,吃白食吃到了张耳家。
张耳娶了有钱的媳妇,家里长期养着大量的闲汉。
用春秋战国的话说,这叫养门客,只要你敢来,我就敢养,哪怕只会点鸡鸣狗盗的活,都行。
大约在张耳家里混吃混喝的一段时间里,刘邦学了许多乡间小混混们学不到的套路,各种交朋友拉关系的本事,当然,在这个人来人往热闹地方,刘邦还积攒了人脉。
当他告别了张耳,再回到沛县的时候,已经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了。
沛县,位于徐州市西北部,处于苏、鲁两省交界之地,东靠微山湖,西邻丰县,南接铜山区,北接山东省鱼台。
后来刘邦最大的对手项羽就是徐州人,今之徐州便是古之彭城。
即便古时候交通再不便利,从沛县到彭城距离也不算远,两千年前,四处打流飞的刘邦不可能没到过附近的彭城,到了彭城,以他交友广阔的快活性子,肯定不会不去结交一下当地的豪族项家。
刘项两家的交情,或者早就在那里了。
本来只不过是个普通二流子式的农民儿子刘三,到处见识过一把世界以后,慢慢成了乡里的一号人物。
亭长是个什么职位呢?
《汉书·百官公卿表》谓十里一亭(里,据近人研究,当指距离而言,非乡里组织之里)。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
亭长在现代社会,约等于派出所长,需要一定的武力和威慑力。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迅速安定地方,基层的吏员多以地方上的头面人物担任。
交游广阔的刘邦于是被地方上任命为亭长,看一方的场子。
刘亭长的官大约做的也是有声有色,以致于县里的几位头牌吏员:萧何、曹参之类的,都对刘邦很服气。至于像夏侯婴这样基层干活的,更是自发当了刘邦的马仔,整个沛县,论起真实影响力,他并不比一把手县令来的差。
楚地的风俗管县令叫沛公,刘邦老早的就当了地下沛公了。
吃上了官家饭的刘邦其实已经有点不上不下的意思了:本地真正的大户人家,谁也不肯把女儿嫁给他,愿意跟他接亲家的农家女儿,他又不大看得上。
这也不难理解,刘邦当时的偶像内黄的张耳,就是因为娶了富婆,才能广蓄门客,做一方大豪。
而刘邦呢,回来沛县虽然也混了个体制内的职务,比从前的日子上了几个层次,也到处结交大佬,但本地真大佬王陵这种人物,压根看不上刘邦。
《史记》上说,刘邦曾经很巴结过王陵一阵子,以兄事之。
王陵的年纪应该比刘邦小,后来王陵的母亲评论刘邦说他是:长者也。长者这个形容词怎么都安不到一个比自己年轻的人身上吧。
好在刘邦有一颗不羁的心,一种快活的性格,以及一脑子自命不凡,巴结年轻的土豪不果,也没能打击到他的信心。
午夜梦回里,刘邦反复琢磨的无非是如何才能出人头地,如果被人瞧不起,那就想想办法怎么做才能让人见到了就心服,如同开了挂的YY小说里的男主角,众小弟见了纳头便拜。
央视98版的《水浒传》李雪健老师扮演的宋江,是我心目中猥琐阉割版的刘邦。
你看那个押司小吏,如何让各路土匪大佬满心折服呢?
自然,刘邦那种天生自然坦荡的风流倜傥是宋押司没有的,所以宋押司需要花钱办成的事,刘邦只要动用下自身的魅力就达成了。
靠着这股子劲,刘邦终于娶上了一个靠谱的老婆,吕家的长女吕雉。
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吕后。
《史记》里吕后可是拿了一份《吕太后本纪》,按照司马迁的划类,只有帝王级别的人物才配有本纪,写汉书的《班固》显然对吕后十分不以为然,草草的整了个《高后记》。
高后是高祖之后,而吕太后则强调了吕雉本人。
吕后死后皇族功臣联手诛灭诸吕,以致于历史书里很少有记叙吕家在刘邦平定天下里所做的贡献,很显然,吕家不仅只是个外戚那么简单,他们不仅是功臣,而且还是功劳很大的功臣,影响力大到连刘邦都拿他们没办法了,所以最后只好是刘与吕共天下了,吕后有这个底气,掌起权来自然就从容,刘邦一死,迅速的就当上了帝国真正的话事人。
吕后的爹肯定不会因为刘邦相貌长得贵气才招了这位老女婿。
吕后家是砀郡单父县人,公开说法是为了躲避仇家,才过来投奔当沛县县令的老朋友。
吕雉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刚来沛县的时候,县令就向吕公求过亲,不知为何,吕公推辞掉了。
不做亲戚,还是朋友嘛,县令为了欢迎吕公,特地举办了大型的宴会,刘邦这等好闲事,爱喝酒的刺头小吏当然要来凑热闹了。
当时负责安排宾客的是主吏萧何,刘邦不仅吃白食,还要很无耻的写了个“贺钱万”的字条过来哄人,可以说是非常无理了。
但从萧何起,县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帮着刘邦打圆场,这幅根深蒂固地头蛇的形象,估计才是真正震撼到吕老汉的原因。
想想看吧,外来避祸的土豪,第一个要紧的是找靠山,县令真的靠得住,母猪还能上树呢!
秦朝派来的流官,在本地毫无扎实的影响力。
后来陈胜吴广起义,沛县人组织起来,第一个就杀了县令。
吕公这位老江湖,一眼就看中了地头蛇刘邦,一打听,这还是个老光棍,于是赶紧主动要求把女儿嫁给他了。
所谓吕老汉看相技术无双的鬼话,跟刘邦的那位神龙老爹一样,都是后人造神造势捏造出来的。
看看吕家二女儿嫁给了谁?本县第一蛮汉屠夫樊哙。
樊哙那股子野蛮粗豪的样子,连项羽都一眼看中了,以为是“壮士”!
一个躲避仇家过来的吕老汉,为啥选了这样两个女婿,这目的不是一目了然吗?
这是接姻亲求保护。
你只看当时秦始皇还健在,谁有那么大本事能猜到不久以后始皇帝死了,天下乱了,刘邦居然就造反成功了?
一个现实的老汉,第一想法就是找个靠谱的保护者,谁有空去琢磨那些虚无缥缈的贵不可言的长相?
说句不好听的,长得太突出了,你就不怕被始皇帝抓去祭天?
万一秦始皇不是49岁死,而是69岁死呢?刘邦到哪里贵去?
总之,刘邦一分钱没花,白得了一位出身不错的贤惠老婆,一大笔嫁妆,还有老丈人带来的人脉。
这是喜从天降,况且吕雉还比刘邦年轻接近20岁,妥妥的嫩妻一枚。
刘邦吕雉后来成了一对怨侣,刘邦又有了无数的新欢,特别是一位情投意合的戚夫人。
但我相信,他们也有过彼此感情不错的一段时光。
刘邦因此对着吕后总怀有几分愧疚,无论是废掉太子刘盈还是和亲鲁元公主,当着吕后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刘邦总有股拳头打到棉花上的泄气劲,啥事都没办成。
这是对女人心软吗?我看未必,后来刘邦第七个儿子刘长的生母,无缘无故被冤枉下了大狱,他也没有动多少恻隐之心,死了最多捞了个厚葬,命是不留了,有意义吗?
说吕雉是个传统而贤惠的女子,这倒有很多侧面的印证,侍奉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尽心尽力,对两个儿女非常慈爱,连刘邦的私生子刘肥都没有被苛待过。
刘邦婚后依旧经常犯事,吕雉作为罪犯妻子,屡次受到牵连,蹲过大牢,被狱卒欺负过,依旧是无怨无悔。
等到丰西泽纵徒事件一出,刘邦算是成了真正的盲流了,吕后没有闹着去改嫁,反倒跟自己的妹夫樊哙一起到芒砀山里给刘邦送补给。
如果双方没有深厚的感情,以先秦女子彪悍的性格,以吕家跟县令的关系,早就申请官方判决离婚了。
总之,娶了吕雉以后的刘邦,很是过了一段幸福快活日子,期间刘邦因公到咸阳出差过,得以有幸远远的看到了秦始皇煊赫的出巡排场。
刘邦心里很羡慕,但他毕竟不敢说出取而代之的话,只是赞叹了一声:大丈夫当如是也!
那时候不过是个亭长的刘邦赞叹归赞叹,说完就算完,如果不是被迫卷入到了一场近乎阴谋的丰西泽纵徒事件里,如果不是后来秦始皇突然死掉,如果没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大约他就那么过着一方小土豪的一生,直到生命的尽头。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一系列的巧合落在了刘邦身上,于是他那些年里淬炼的不凡之处就此发扬光大,一路打怪升级直到成了汉高祖。
(0)

相关推荐

  • 嬴政和刘邦两人相差3岁是一代人,那嬴政做人质时,刘邦在干嘛?

    文|飞鱼说史 秦朝疆域已成,汉朝民族已定.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上,秦汉两朝是基础,在这两个朝代之后,封建王朝一直在壮大发展,但都没能跳出这两个王朝所设定的基本框框. 不过汉朝的制度基本又承袭了秦制, ...

  • 连载:两汉四百年32

    四十.大汉政坛的三角关系 刘邦从一个布衣老百姓一路逆袭成为皇帝,靠的是一个稳固的三角关系:功臣.诸侯王和外戚. 刘邦健在的时候,那三者都依附在皇帝身上,只能成为皇帝统治帝国的工具,修理起来,根本没有反 ...

  • 连载:两汉四百年28

    三十六.天降皇位,砸中了刘恒 刘邦有八个儿子,最没有存在感的大约是代王刘恒. 吕后并非是丧心病狂的毒妇,除了刘如意以外,其他的儿子在早年间,都能带着自己的母亲就国. 刘恒和薄姬这对透明人母子,谁稀罕去 ...

  • 连载:两汉四百年27

    三十五.诛灭诸吕的真相 我前面啰里啰嗦的讲了两天刘与吕共天下的法统,并非是无聊瞎扯. 要知道,权力的背后是统治的合法性,如果吕后大搞刘与吕共天下,并且用它来控制舆论长达八年,那么在长期洗脑之下,是不是 ...

  • 连载:两汉四百年22

    其实吕后接班的时候,手里等于是拿到一个令人头疼的烂摊子. 只有说书唱戏的人才会喊天下太平. 孤儿寡妇的,对着一群如狼似虎的功臣,你要是敢懈怠,少不得人家就要把心思打上门来,不信吗? 当初刘邦健在的时候 ...

  • 连载:两汉四百年21

    二十七.刘邦之死 其实这不叫玄学,很多人在面临死亡重大灾难的时候,往往都有预感. 刘邦显然是个感应灵敏的人,历史上上记载,他曾多次在面临危险时突生警觉,躲过一难,比如说面对女婿手下人的刺杀. 所以像刘 ...

  • 连载:两汉四百年19

    二十五.汉初三杰 刘邦在当上皇帝以后,还是非常喜爱带着一起造反的老兄弟们喝酒,<史记>里说,某次皇帝喝得得意了,问群臣:你们看,我为啥能战胜项羽当皇帝呢? 皇帝既然这么问,臣子们肯定是马屁 ...

  • 连载:两汉四百年18

    二十四.无为而治 汉代的故事早就被人讲得烂熟了,特别是开国这段历史,以致于写起来甚至都能让人沮丧,动不动就陷入到洗稿的嫌疑里. 所以我的连载只好另辟蹊径,没那么多故事. 在<史记 曹相国世家&g ...

  • 连载:两汉四百年17

    二十二.白马盟誓 汉初有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叫白马盟誓,据说当年刘邦跟功臣们约定:非刘不王,非功不能封侯,若违此誓,天下共击之. 这是一件大事,照道理,<史记>.<汉书>都应该收录 ...

  • 连载:两汉四百年16

    二十一.长安和洛阳,仅仅是国都那么简单吗? 等到项羽被杀以后,汉王已经成了天下实际上的共主. 这位BOSS上位,第一时间就是给韩信搞拆迁--从齐王改封为楚王,搬迁之前,先把齐地的军队给没收了. 不过这 ...

  • 连载:两汉四百年15

    二十.杀死楚霸王 我小时候很喜欢李清照,她为项羽写过一首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小孩子总能被悲剧英雄感动得热泪盈眶,但大人知道,哪里有什么悲情英雄,都是自己作的! 当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