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抗疫后防线——(五)刮痧疗法
一、刮痧疗法
刮痧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用特制器具在体表进行手法刮拭,使出现皮肤潮红,或红色、紫红色、暗红色血斑等出痧变化,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应用刮痧疗法防治新冠肺炎,推荐使用按揉法和边刮法,操作方案参考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组织专家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
二、刮痧操作规范
(一)居家普通人群
1、目的:顾护正气,调节情绪。
2、穴位:足三里、解溪、行间、太冲;
小腿前外侧足阳明胃经体表循行线——足三里-解溪循行线;
足背侧足厥阴肝经体表循行线——行间-太冲循行线。
3、腧穴定位: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解溪: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行间: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足三里-解溪循行线
行间-太冲循行线
4、操作:
(1)按揉法:刮痧板在体表经络穴位处作点压按揉,点下后做往返来回或顺逆旋转。操作时刮痧板应紧贴皮肤而不移动,每分钟按揉50~100次。此法宜用足三里、解溪、行间、太冲等穴位;
按揉法
(2)边刮法:将刮痧板的长条棱边与体表接触成45°进行刮拭。此法宜用于足三里-解溪循行线、行间-太冲循行线等。
边刮法
(二)居家医学观察者
1、目的:舒缓紧张,缓解不适。
2、穴位:
①乏力伴胃肠不适:内关、中脘、足三里、上巨虚;
小腿前外侧足阳明胃经体表循行线——足三里-下巨虚循行线;
②乏力伴发热:大椎、尺泽、曲池;
前臂腕掌侧手太阴肺经体表循行部——列缺-尺泽循行线;
前臂腕背侧手阳明大肠经体表循行线——曲池-手三里循行线。
3、腧穴定位:
内关: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足三里-下巨虚循行线
(下巨虚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列缺-尺泽循行线
曲池-手三里循行线
4、操作:
(1)按揉法:内关、中脘、足三里、上巨虚,操作同前;
(2)边刮法:适用于曲池-手三里循行线、 曲池-手三里循行线、足三里-下巨虚循行线等,操作同前。
(三)恢复期患者
1、目的:健脾益肺,恢复正气。
2、穴位:肺俞、脾俞、肾俞、膏肓、大椎;
前臂腕掌侧手太阴肺经体表循行部——尺泽-太渊循行线;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大杼-关元俞循行线。
3、腧穴定位: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背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尺泽-太渊循行线
大杼-关元俞循行线
4、操作:
(1)按揉法:肺俞、脾俞、肾俞、膏肓、大椎,操作同前;
(2)边刮法:适用于尺泽-太渊循行线、大杼-关元俞循行线,操作同前。
三、注意事项
(1)恢复期患者应在保证专业医学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刮痧辅助治疗;
(2)请选择温度适宜的室内环境进行刮痧,仅暴露施术部位,防止受凉;刮痧过程中,若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感,请立即停止操作,并饮温开水平躺休息,注意保暖。如症状得不到缓解,请及时就医;
(3)刮痧时,若使用的刮痧介质导致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其他合适的介质;最好使用专业的刮痧板,尽量避免用塑料或者金属制的刮痧板,以免刮拭时伤害皮肤;个别受术者不易出痧,切不可强求出痧;出痧者一般3-5天痧退,痧退后方可在原部位再次进行刮拭;
(4)刮痧完成后,可饮用少量温开水,稍作休息,不宜立即洗澡,间隔4-6小时后方可进行;
(5)大饥、大饱、过劳时,不可刮痧;凡局部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等均不能使用本疗法,初愈者也不宜用;经期女士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止刮痧。
○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