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家人学中医 | 手太阴肺经和寅时有什么关系?
编者按:
西医通过近百年来的发展为人民解决了很多危重感染及外科方面的问题,但随着现代医学发现的疾病谱越来越广、难治性疾病越来越多、慢性病群人数的不断上升、以及西药可能伴随的不良反应的增多,西医也不断地呈现出自身的不足。
因此,很多人生病了会趋向于选择更加自然的中医学。
中医的养生保健、中药治病扶正、针灸艾灸防病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放血疗法治疗顽疾也为越来越多的百姓接受。这些手段近年来也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服务于无数的家庭。
然而,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在哪,甚至有人开玩笑地说,中医就是服中药,西医就是打补液。
很显然,这是比较不全面的看法。
因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系统理论的指导,只是属于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而已。东西方医学各有所长,中西医学也各有所短,必要的时候相互补充,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本系列就是一本普及中医及部分西医知识的读物,针对完全不是从事医学的人群,正如题目所言,教家人,就是教大众。所以,书中有很多医学术语都会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表达。
我平时从事于中医治疗危急重症及常见性、疑难性疾病,在每天的临床中,感触良多,虽然经过我治疗恢复的不同疾病的病人也不计其数,但自己力不能治的疾病仍很多很多。在多年的临床中,随着对中医防病治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有时我也会惊叹现代疾病之多,治病之难,但回过头看,这些规律都不离《黄帝内经》中描述的致病规律。
如何比较健康地活着,寻找适合身体自身规律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一直追求的话题。尽管当前保健品日益泛滥,但仍然无法减少疾病的发生。因为人们常醉心于追求周围的事物,而没有回眼静心认识自身内在身体的实质,没有认识疾病来源的源头。在各篇文章中,我尽量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表达中医的思想,但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些地方存在疑惑,我在后续的改阅中加以补充,以使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更能清晰明了地学习中医知识。
我们会经常发现,有很多疾病,在不同的时间段可能会减轻,在另外的时间段会加重,很多人也许都有体会,有时发热了,夜里会更明显,白天反而好些。
有时咳嗽了,半夜可能咳得很厉害,或者凌晨3-4点不停的咳,白天就减轻了。有些人关节疼,一到深夜就加重。
除了与前面我已和大家分享的与一天阳气的生长收藏有关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就是时辰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在中医里面,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而在十二时辰里面,气血分别流经不同的脏腑。中医里面有这样的一首歌:
气血流注十二经,肺寅大肠卯胃辰,脾巳心午小肠未。
申属膀胱酉为肾,戌归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正通行。
很多人看不明白,其实就是气血在不同时辰流经不同脏腑,从而对人体相关的脏腑功能形成了影响。
下面来详细分析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对应表,希望助大家打开健康之门,今天先和大家分析手太阴肺经和寅时的关系。
寅时,也就是凌晨3点至5点,这个时间段是肺经气血旺时。寅时,往往是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发作,这是因为人体趁肺经旺盛时想要把藏在肺脏里面的邪气,包括寒气、水饮、痰等通过正邪交争的方式排出来。
有的人正气不足,每天都会发作,邪气却不能出来。而很多人服了药以后出现这些症状,往往是正邪交争的排病反应,一段时间邪气干净后这些症状就消失了,很多慢性肺病的患者都可能出现这样的过程。
而很多失眠的患者,有些要到寅时才能睡着,半夜1、2点只能眼碌碌却无法睡着,这是因为肺在人体的功能是管收敛的,人身上的精气平时耗得太过了,无法收敛,只能到了寅时借助肺的收敛来助心神的藏而能入睡,这时,中药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般的手段比较难以调节这种状态下的身体的恢复。
而有些人却是早醒,有得睡却没法再睡下去,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平时工作压力大,情绪抑郁,虚火偏旺影响了心神。老年人很多都有这种情况,这和年老肺气弱了收敛不足是有关的。
所以,在寅时的疾病,也是充满着非常多的学问在里面的。
作者简介
曾祥珲,广东省中医院 中医经典科 主治医师。
从事内科常见病、危重症治疗多年。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李可老中医第三代弟子,经典经方许家栋老师弟子。
擅长运用经典经方体系治疗危急重症、临床常见病,如肺炎、外感发热、咳嗽、哮喘、慢阻肺、冠心病、皮肤病及胃肠道疾病、多病因引起头晕、痛风等关节病及胃肠道等疾病;并运用治未病思维指导亚健康调理。
同时,临床常针、药、艾并用,精研传统体针、五俞穴原理,擅用脐针、灸法及刺络放血治疗多种慢性病疑难病。尤其是广泛应用麦粒灸、直接灸、化脓灸,治疗顽固性、免疫低下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