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龄世瑞”牌坊性质的辨析
作者:搬螃蟹
綦走团在2020年7月26日的第267次活动中,发现了綦江有座寿官牌坊,并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为其是“现存全国唯一的寿官牌坊”(详情请点链接)。
后又查找资料,綦走徒友在《双泉峪子风物志之牌坊https://www.meipian.cn/26fa2rlr》《祖氏牌坊https://wenku.baidu.com/view/60daceeb10661ed9ac51f3d7》《“八楼刘”进士刘尊和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043fec0102va02.html》等文中,找到了一座现存的“耆龄世瑞(高寿的人是世间的祥瑞)”牌坊(沂南县“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沂南县的朋友倾向定位其为“寿官牌坊”。
綦走认为,仅凭以上三文信息,判断该牌坊为寿官牌坊的证据不足。理由如下:
一、牌坊现有石刻文字没有指向寿官的信息
该牌坊一改我们对牌坊高大挺拔、雄壮美观的认知,特别简陋,是由两根立柱、顶帽及其下的两块横匾,共5块石头简单堆砌而成。仅高2.75米,宽1.63米。只在南面有少量图文:碑帽并排浅雕有18只动物面相,碑帽下横匾竖写“圣旨”二个小字及分列两旁的“耆龄世瑞”四个正楷大字,再下距地面仅1.5米的条石简单刻有“嘉庆贰年(1797年)冬月为五世同堂祖建安立”字样。
——既然是八品寿官,牌坊上为什么没有品级刻录?这最重要的信息,没有遗漏的道理。如果真是八品寿官,“嘉庆贰年冬月为五世同堂祖建安立”这一条刻字至少应明确为“嘉庆贰年冬月为八品**郎五世同堂祖建安立”。
——牌坊主人祖建安是私塾教师,相较当时当地大多数人,能文善写。为什么没在牌坊上留下他被赐予寿官后的“兴高采烈”?实在让人费解。牌坊背面,有的是刻字空间,但空空如也。特别是两根坊柱,对联都没有留下一幅。
二、明清寿官制度对建坊有特别要求
目前唯有光绪二十年(1894年)撰修的《祖氏族谱》录有“建安字百平,年臻百龄,五世同堂,亲见七代。恩赐八品寿官,‘耆龄世瑞五世同堂’匾”。
綦走认为,该匾为其寿官的孤证。且该谱是祖氏奉旨建坊后近100年编修的,在没有其它证据形成完整链条的情况下,可信度存疑。
即使该谱记载祖建安恩授寿官是真实的,綦走认为,该牌坊疑是祖建安仙逝后,其后人为其修建的纪念性质的牌坊,而非寿官牌坊。
——根据明清寿官制度,虽然被授予寿官的人都可建坊,但因为授予寿官的前提就是在世,寿官的榜样作用在于宣示皇帝施政有方“国泰民安”,老人身体健康“安享晚年”“长命百岁”,故寿官牌坊也要求寿官在世时修建,才能彰显当今皇上的德政。
——祖建安本身年事已高,有获“寿官”殊荣后不久就已仙逝或皇帝批复还没有传回沂水送到祖氏手中即已仙逝的可能。祖建安没来得及张罗建“寿官牌坊”,或张罗建纪念坊的祖建安后人本身“学业无成”,所以该坊缺失了祖建安作为“文化人”的寿官本应想得到做得到的寿官文化元素。如这个猜测是真实的,就能解释牌坊石刻图文为什么缺失寿官元素了。
三、“耆龄世瑞”的最大可能性是百岁寿坊
根据“寿高在世、德闻显著、皇家有喜”这三个恩授“寿官”条件,特别是评选时“从严控制”,德行显著也要“优中选优”的原则,在地方推荐上报朝庭的合资格人选中通过率约为50%,能最终获赐寿官的,殊属难能可贵。
虽然道光七年(1827年)版《沂水县志·耆寿》中有“祖建安,嘉庆元年(1796年)恩赏匾、坊、银、缎,享年九十五岁”的记载,但没有品级爵位等寿官信息。綦走综合牌坊石刻图文及前述分析,大胆猜测:祖建安虽然寿高,但却最终落选,并没有被授予寿官。
但我国历代都有优老政策,百岁老人自然是重点优抚对象。
汉文帝时有诏令“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钧,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以上,又赐帛人二疋,絮三斤。”唐太宗在“即位赦”中特别提出“八十以上各赐米二石,绵帛五段;百岁以上各赐米四石,绵帛十段;仍加版授,以旌尚齿”。
明清时期,这一制度更加完善。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下诏“民年七十之上者,许一丁侍养,与免杂泛差役”,成为明朝善待老人的基本法律规定。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又建立了“寿官”制度,在皇家有喜时赐予“德行著闻,为乡里所敬服者”德寿兼备老人九品以上爵位。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曾颁谕旨“百岁老民给予升平人瑞匾额,并给银建坊。节妇寿至百岁者,给予贞寿之门匾额,仍给建坊银两”。雍正二年(1724年)又重申补充宣布“向例老人年逾百龄者,奏给坊银三十两,并升平人瑞匾额。年至一百十岁加一倍赏赐,至一百二十岁者加两倍赏赐,更有多得寿算者,按其寿算,加增。著为定例。”由于康熙雍正两代皇帝连续大力推行建百岁坊等优老政策,并将之制度化平民化,全国各地由此出现百岁寿坊建造热。
而祖建安因高龄95岁,按中国古代满95岁即视为100岁的传统,该“耆龄世瑞”坊也许只是祖氏一族循例为祖建安建立的百岁坊。由于祖氏家族财力有限,或祖建安及宗族在当地的影响力亦不够强大,地方官并没有组织官商富户及善心平民捐款众筹,仅靠朝庭拨付的少量坊银建造,这也能解答该“耆龄世瑞”坊相当简陋的疑惑了。
最后,綦走对该坊还有一疑虑,就是“圣旨”二字与“耆龄世瑞”布局在同一横楣上持平,也不合常理。一般牌坊上的“圣旨”等皇帝恩授字样,都居于牌坊顶匾,且独立精雕。至于原因是什么,留待有心的朋友去考证帮綦走解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