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扒鸡的口感与中央企业节能降碳措施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
小新说
今年8月23日至8月29日是第31届全国节能宣传周,本届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降碳,绿色发展”。8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启动“节能减碳 央企行动”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山东特产哪家强?德州扒鸡美名扬。
位列“中华四大名鸡”之首的山东德州扒鸡,三百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网红鸡”。
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南巡途中尝到了德州扒鸡,忍不住连声称赞。自此,德州扒鸡被钦定为御用贡品,名扬大江南北。
一只优秀的扒鸡从鸡苗孵化开始,温度和湿度是孵化的关键。
自然孵化一般18天落盘、7天照蛋。每只母鸡最多可孵化十多只小鸡,孵化率低,不适合大规模孵化。
▲除自然孵化外,还有炕孵法、桶孵法和缸孵法三种传统孵化方式,多为烧煤和柴火加温,凭借经验测温和调温,不易掌控、劳动强度大、成活率低。
电气孵化无疑更加智能。通过电能控制的孵化箱和出雏箱,将孵化环境保持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一个孵化箱每21天就可孵化10万只鸡苗,实现科学省力的规模化生产。
那孵化一只小鸡需要用多少电呢?
孵化箱和风机每天约用240度电,21天孵化期共5040度电,一箱鸡苗10万只,每只鸡苗孵化大约只需0.05度电。
健康的小鸡出生后将来到电气化鸡舍,进入养殖环节。
传统的散养方式,鸡的养殖速度、质量和产量均无法保证。电气化养殖场配备了全自动密闭式饲养设备,恒温、恒湿、自动喂料、自动清粪,还有饮用水净化、鸡舍加热等装置,保障大规模鸡苗的健康成长。
▲36-38克鸡苗需要长到1050克左右才可以出栏。通过70天电气化精心饲养,一个养殖棚可出栏65万只鸡。
那从鸡苗到成鸡需要多少度电呢?
按每70天出栏65万只鸡来算,夏季70天用电约21万度、冬季用电约11万度,平均每只鸡养殖用电约0.25度。
长大后的成鸡会送往现代化流水线,开始扒鸡的生产制作。
首先是生品制作车间,成鸡在这里浸烫脱羽和清理整洁。
以前,给鸡脱羽要烧好一锅水,再手动去除鸡毛和内脏,一个人一天只能处理百余只鸡,费时费力。
▲经过自动脱羽处理后的鸡。
现在的生品制作车间,1天就可以完成5万只鸡的宰杀、脱羽和整理工作,平均一只鸡用时不到2秒,用电约为0.08度。
▲处理完毕的鸡进入熟品制作车间前,工人们会对每只鸡“别腿别翅”,最终呈现口衔羽翎、鸭浮水面的造型。
进入熟品制作车间,就来到了扒鸡制作最关键的一步——炸制。
三百余年的扒鸡史中,炸制扒鸡经历了柴、煤、气、电四次升级。
▲早年间炸制扒鸡使用柴火,一锅最多也就能烹制十多只;到后来改用煤,效率虽然有所提升,但产量增加较小,对环境污染也较严重。
直到天然气投入使用,扒鸡的生产效率才有所提高。但采用天然气加热锅炉,存在着温度不好控制、损耗大、易发生安全事故等问题。
“电能替代”带来解决方案。电炸炉替换导热油锅炉实现“气改电”,不仅将最高产能从之前的一天6万只提高至一天10万只,而且成本更低。
以每天平均生产6万只扒鸡为例,约使用天然气3200立方米、成本为6400元;使用电炸炉每天约消耗电能6000度、成本为4800元。每只扒鸡仅用电0.1度,一天就能节约用能成本1600元。
▲流水线上的扒鸡经过炸制,色泽金黄。
更重要的是低碳环保。
对比使用天然气,炸制1只扒鸡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7.6克,以年最大产能5000万只计算,相当于每年减少碳排放5879.87吨。
有的朋友会担心,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扒鸡,会不会失去本来的味道?
▲制作好的德州扒鸡穿香透骨。
放心,德州扒鸡的制作绝不含糊。炸制好的扒鸡会浸入盛有香辛料的老汤,大火煮沸,小火焖煮6至8小时,古香古色的工艺保证醇香入骨。
新鲜出炉的德州扒鸡要用最短时间进行降温处理,确保鸡肉内汤汁不流失。
▲德州扒鸡包装流水线。
自动化流水线每月可完成93万只扒鸡包装,用电24.8万度,每只约用电0.27度。
电力的加持,不仅实现了扒鸡规模化、大批量的生产,而且对火候的掌控更加方便、更加精准,使扒鸡的品质更可控、更稳定,使更多的人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正宗扒鸡。
那从一枚鸡蛋到一只德州扒鸡,到底需要用多少度电呢?
只需0.75度!
不仅美味,还很低碳!
有了电力加持,德州每年有超过2000万只扒鸡销往全国乃至全球,“电能替代”不仅让扒鸡流水线更智能、高效,满足了大家大快朵颐的需求,还让扒鸡生产更环保、低碳,为赋能乡村振兴,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电能清洁、安全、便捷
实施电能替代有利于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和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德州扒鸡”搭网乘电
只是国资央企节能减排的一个缩影
面对未来,国资央企将继续
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发展
用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奋力书写“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答卷
积极参与节能减排
认真开始低碳生活
小新在此倡导大家
选择健康简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起开启“节能”模式
一起养成低碳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