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跟岗印象(三)
◆第三天:校长面对面
今天是跟岗的第三天,安排的是和余国娣校长见面,两个专题的分享。一个是《“崇文课程”的多样性设计》,一个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与以往的专家报告不同的是,我们就几个人和俞校长面对面,像聊天似的或聆听、或提问,既轻松自在,又学有所获。
在正式分享前,俞校长和我们对话了相关课程开发碰到的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后来又谈到了校长的年龄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俞校长和我们分享了去日本和欧美考察的经历,日本的的校长很惊讶,中国的校长怎么都这么年轻啊?在日本,校长一般都是年纪很大的,甚至都是七十来岁的。而欧美的校长,往往都不是一直从事教育这个行业,而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他们的知识面非常宽,眼界非常开阔。
后来,俞校长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到了太年轻的校长,人生阅历等多方面的影响,对大局的把握意识等是不够成熟的。她觉得自己在拓展思维方面有所优势,完全得益于当了15年的人大代表。反观自己,在这两方面都觉得不是优势,因此如何当校长?真的还得要多看、多学、多做。张文质先生说经常说,作为一名老师,应该要认识来自不同地区的100名老师,这样你的知识面、你的视野才足够开阔。这里的跟岗一结束,我马上要去山东潍坊,希望在那里多认识一些不同地区的校长和老师,让自己的视野开阔一些。
在报告的分享过程中,俞校长提出了学校是从“活动育人”、“仪式育人”和“生活育人”等三个途径来实施学校教育的。对于这样一所学校,课程的丰富性和选择性,是我们都可以预设的。因此,没有必要这里谈,直至上午的讲座将要结束时,俞校长的两句话让很受用。一句是一味对老师好的校长,一定是不负责任的校长;一句是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教育手段。类似于这样的话语,虽然经常可以听到,但还是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下午的专题是学校文化的建设,我们就像听故事一样在聆听崇文学校的文化实践与思考。其中“三把锁”的故事,特别有意思。在前天的跟岗日志中,我提到了学校的大门,今天俞校长在介绍大门的设计,除了我写的几个功能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开放办学。但是按照安保的标准,这样是完全不符合标准的。公安部门的人来校检查,说大厅给留着但是通往学校几扇玻璃门要上锁。于是,学校分管领导就上锁了。这样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于是针对这样一件事,俞校长转门大张旗鼓地开了一次行政会,分析了各种情况,最后决定,去掉三把锁,所有的责任由校长一人担当。他说这样的一次会议,是要告诉班子成员学校的文化是需要去坚持的,另外更需要的是每一个班子成员担当的精神。不要动不动,就是安全。如果说安全,就是天天坐在教室里都存在安全隐患呢。
报告中,向我们介绍校史文化、环境文化、习俗文化、标识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五大块内容。我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觉得可以参考一用的东西。今天翻开笔记本,写下的最后一句话——校长,校园里行走的符号。
对,那么多文化,最重要的是校长文化,校长要有文化。一天的面对面,脑子里留下这样几个字:视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