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凭借这幅字,被后人誉为了“草圣”,功力精湛、后人难及!
“江湖体”书法古已有之,在当代书法界更是屡见不鲜,之所以称之为“江湖体”,时期就是因为其书法没有传统技法的根基,属于一种自我创造,而没有“古法”根基的字,将永远止步于正统书法的门外。
而这种“江湖体”书法多以草书居多,这一类人真应该好好看看古人的经典书法,只有从古代的经典书法当中,学到了用笔之法、结字之法和章法技巧,你的字才不会跑偏。
草书在中国书法界的传统比较简单,尤其是大草,魏晋时期大草的体势逐渐形成,到了唐代更是出现了“草圣”张旭、怀素的人物,而到了宋代,大草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草圣”,他就是黄庭坚。
黄庭坚在被贬西南的时候,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和书画,在此期间,他写下了最著名的一件《李白忆旧游诗卷》!
关于这件作品我们看看后人是如何评价的,明代的书画宗师沈周评价道:
“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
意思是黄庭坚晚年时期的书法,已达入神坐化之境,在技法上更是得到了怀素的真传,其笔法境界堪称“出神入鬼”,这是说的他书法当中的变化之道,黄庭坚凭借这幅字,足以称之为“草圣”了。
明代草书第一人祝允明更是对黄庭坚佩服不已:
“此卷驰骤藏真,殆有夺胎之妙。”
意思是黄庭坚的这件《李白忆旧游诗卷》丝毫不弱于怀素,甚至犹有过之。
我们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这件作品,黄庭坚的发力方式是唐人遗法,在点画的变化势态上主要得益于《瘗鹤铭》,但整体的气度还是比怀素的《自叙帖》更上一层,在点画的处理上尤其注重变化,虽然是自然为之,但是字形的摇摆,充满了欹侧之势,并且极为注重疏密和开合的对比。
这些变化的技巧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长期的训练当中,建立起来的书写意态,这种意态便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阴阳之变!
对于学习草书的朋友而言,中国书法史上的大草作品并不多见,而这种杰出的墨迹本更是罕见,并且乃是一代“草圣”黄庭坚所写。
这件《李白忆旧游诗卷》通篇多用“一笔书”,这种笔法的特点是连绵不绝,豪迈而空灵,从张芝到王献之皆用此法,而到了黄庭坚这里更是融入了诸般的变化!
在后世的草书大家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黄庭坚,中国书法史上的大草墨迹屈指可数,唐代张旭、怀素、高闲仅一两件传世,而宋代只有一个黄庭坚,后世再无超绝古今的草书大师了,由此可见,想在大草上达到一定的境界,黄庭坚这件《李白忆旧游诗卷》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