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海量信息,如何在“数字自我”下不被反噬?

文丨ali · 主播丨大超

互联网时代里,网络当中所构建的数字自我已然成为了个人的“第二身份”。曾经就有人十分认真地讨论过,谈恋爱或者结婚前,一查中国裁判文书网看有没有犯罪前科;二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看是不是老赖;三查国家企业信息系统,看有没有名下企业异常情况;四查微博、抖音等等社交网络平台发言跟评论,看这个人的真实三观。

俨然,网络世界已经通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信息的互通逐步越过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逐渐成为了个人乃至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场景,网络上的世界甚至已经成为了真实,个人在网络上的形象随着网络世界的比重增加,逐步让个人所构建的数字自我成为了真实自我的一部分。

在从前,我们总说网络世界是虚拟的,要跟现实分开,但在当下的形势下,这个观点已经不再那么站得住脚。

网络世界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去中心化”的趋势日益显现,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信息的发布“特权”已经逐步地从媒体、新闻等行业巨头让渡到了拥有手机即可发布新闻的“公民记者”手中。

我们不再盲目地吸收来自具有权威性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而是从海量的、从个人口中所发布的信息当中索取自己所要的。至此,所谓“官媒”等信息源头权威性受到了削减,个体在网络上的地位逐步提升。

而除了信息发布的“去中心化”以外,个人的观点表达由于发布门槛的降低,得到了更为快速和广泛的传播技术上的支持,个人观点的畅通表达鼓励了越来越多的个体发声,也导致了两个结果,第一,海量的观点与信息产生,导致了网络世界的拥挤;第二,个体的发声为了能够被听到,需要采取更为有力的方式。而第二个结果也是目前网络环境的质量日益下降的重要原因。

在网络的世界里,发表观点可以类比为“投石入海”,我们即怀着我说什么或许都没人看的悲观心态,也怀着“我言语上要激烈才能引起共鸣”的表演心态,这就使得我们在两种心态的交织下,具有发表观点的“安全感”和“肆意感”,而这两种感觉在面对面交流当中是难以感受到的。

这就使得网络环境当中,激烈的观点随处可见,观点不同下的“你死我活”式的对线每日上演。

这样的网络生态已经导致了可见的恶果——所有人发表观点前都“多思而不发”,即打了很大一段字都不敢发出去,因为现在的网络中已经很难再有一段完美的文字不会被“杠”了,为了避免争端,干脆闭嘴不言。

这就与互联网技术的初衷——信息流畅的互通、观点的有效交流所相悖。

同样的,由于网络环境当中激烈甚至是暴戾的争论使人不敢随意发表观点,这就使得人们逐渐乐于与自己“持方”一致的人进行信息互换,这就导致了“信息茧房”和“回音壁效应”的出现,使得数字自我逐渐由于“有人回应”而越过了现实自我。

但这样有人回应、说的话被“所有人”支持的好事是真实的吗?

实际上,这样的环境还侵蚀着我们的独立思考、表达能力。当我们习惯于所有的事件出现的那一刻起,就能够接收到无数的、已经得出了结论的“持方”时,我们只需要筛选出与自己往常经验一致的观点,进行复述甚至是附和即可,当我们的附和声得到了越来越响亮的应和,我们会日益沉溺于这样“有人支持”的世界,更会产生一种“我思考的结果得到了很多人认可”的错觉。但思考得出结论的过程谈何容易。思考必然伴随着与不同甚至是刺耳的对立观点交流、参考,最终方能得到自己的想法,在如今的网络世界当中,习惯了信息茧房式的观点交流,我们怎能容纳不同的观点,更遑论思考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最终,溺于网络世界的人偶尔抽离到现实生活当中,会发现自己面对现实的情况与世界难以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现实当中并不会有那么激烈的持方任君选择,现实的问题往往布满了灰色地带,而不会是“旗帜鲜明”、“非黑即白”。但此时我们已经习惯了网络世界那一套选边、站队、发声的思考方式,回到现实当中已经不再能够独立的思考。

数字自我已经侵蚀了现实自我,悲哀的是,数字自我可能并不是真实“自我”,而是网络激烈持方下你以为形成的所谓“自我”。

曾经有人设想过,以后的人脑会植入一种类似端口的东西,与网络世界进行直接链接,此时所有的信息尽数都能在自己的脑海里找到,这就免去了学习的过程。

但真的能够如此理想吗?在现在的网络世界当中,信息的海量化已经导致了真实性难以甄别,但个人仍然能够通过在现实中的实践经验对信息进行勉强的甄别。若真到了那时候,已经难以独立思考的我们,该如何面对海量的信息,又要如何在“数字自我”下不被反噬?这或许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