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训明:远隔缺血预适应,突破疗法的限制
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提高人体抗缺血缺氧能力
丁香园:远隔缺血预适应的治疗原理是怎样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中起什么作用?
吉训明教授:远隔缺血预适应的机制受到了巴瑶族人的启发,巴瑶族人是生活在马来西亚与菲律宾之间海域的一个民族,他们常年靠海下打猎为生,可以潜到海下 50 米深行走、打猎,并且持续 5 分钟以上而不出问题。
这样的一种现象提示人体通过训练可以有很强的抗缺血缺氧能力。
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通过对双侧上肢进行反复的、有规律的、对人体不产生危害的血流阻断刺激,让人体产生一种有效的、安全的保护作用,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人体有所帮助。
首先,对未来发生的严重缺血可以产生保护。同时,对于心脑血管已经狭窄并处于缺血状态的病人,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让患者缺血缺氧的心脑组织周边的侧支血管打开,使局部缺血组织的血流得到恢复,降低了一部分患者放支架、搭桥手术的概率;或者对于已经放过支架、搭过桥后血管再次堵塞,无法再次手术的病人进行补救治疗。尤其对于高龄、手术风险大,或者无法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人,结合这样的治疗可以让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
此外,它对心脑小血管病变也有帮助。小血管病变虽然进展相对缓慢但后果不良,比如脑的小血管病变可以引起血管性痴呆,心脏的小血管病变可以引起心衰,两者目前都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早期进行有效干预,让病变部位血流改善,可以避免或减缓向血管性痴呆、心衰发展,使这些以前无法治愈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治未病,从治病到防病。
丁香园: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预适应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如何?临床的推广应用中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吉训明教授:缺血预适应训练的机制是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缺血缺氧能力,需要每天规律地进行训练。这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方法和传统的药物、手术治疗不同,患者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接受、医务人员对这种方法的了解,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目前以脑卒中的筛查、早期发现和防控作为切入点,通过免费的体验让患者熟悉这样的方法,最终推向全国医疗体系。
它对于多个人群都是有意义的,最重要的是用于「未病」的早期防治,也就是尚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的防治。此外,可以作为去高原旅游人员的预先训练,以减少高原反应。它还可以帮助脑力活动为主、没有时间锻炼的人群,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脑和心脏的代谢率,增强体力,从而可以更好的工作。
脑血管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除了危害患者的健康,也逐渐促成了新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国家远程卒中中心的建立和完善,还是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的引入,都将为脑血管病的治疗乃至预防,做出不可小觑的贡献!
脑血管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除了危害患者的健康,也逐渐促成了新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国家远程卒中中心的建立和完善,还是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的引入,都将为脑血管病的治疗乃至预防,做出不可小觑的贡献!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