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特工陆久之,44岁娶老蒋女儿,晚年继承大笔遗产106岁逝世
中共特工陆久之,44岁娶老蒋女儿,晚年继承大笔遗产106岁逝世
他出身权贵名门,却一心奔赴革命洪流。他以“纨绔子弟”身份示人,却以此为掩护传递情报、营救中共要员;他高举“中日亲善”的旗子巧妙利用日本人的钱财宣传抗日,为根据地运送紧急物资;他为和平解放上海而冒死策反汤恩伯,却终究功亏一篑。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陆久之,蒋介石的女婿,一位身份特殊的红色特工。
图1 晚年陆久之与陈瑶光
从权贵名门走向革命洪流
陆久之于190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出身官僚家庭,其父是浙江军阀卢永祥的幕僚——陆翰,曾任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军法处处长,执掌生杀大权。
陆久之在少年时代因受“五四运动”新思想的影响,对《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甚是喜爱,十分憧憬革命人生,因而厌恶豪门府邸的纨绔生活。18岁的他曾考入上海宝成纱厂当学徒,后来又至杭州甲种中叶学校求学。
20年代中后期,他结识了地下党员蔡叔厚,与蔡一起在上海新闸路迁善里和吴淞路处创办了上海绍敦电机公司,并以此为掩护为党设立了地下联络站。
彼时的叶剑英、曾宪直、张秋人、李维汉、邢西萍、吴克坚、李强等人经常来此联系工作。1926年初,陆久之经中共党员徐梅坤的介绍,进入上海市总工会秘书处工作,由此当上了周总理地下信使,即中间联络人。
图2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国民党在上海利用流氓头子陈群、杨虎等人组织工会统一委员会,任用杀人不眨眼的青红帮头子常玉清担任调查部长,他们到处搜捕革命志士,制造恐怖活动。
鉴于当时的形势,党组织安排陆久之打入魔窟,暗中跟踪追击,刺探情报。他以工会调查员的身份作为掩护,忍辱负重为党默默工作。因陆久之营救而脱险的我党领导人有陈赓、向忠发等人。
1929年6月,日本共产党书记佐野学从苏联开会回国,途径上海,周总理派陈寿昌告诉陆久之,要他做好掩护佐野学的工作。佐野学以师生的名义在陆久之的公馆里住了一月零五天,后来由于隐藏佐野学的时间被泄露,陆久之于1930年1月仓惶逃亡日本。
为团结进步学生的力量,陆久之到达日本之后,同廖承志等人组织了一个革命团体——“读书会”。1932年,陆久之经党组织的批准,他与蔡叔厚等人加入了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他们既属党中央特科吴克坚领导。陆当时是东京站负责人,主要任务是收集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要情报,在沙文汉、陈修良夫妇等协助下,陆久之曾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混入上野图书馆偷拍日本军事要塞地图;
图3 蔡叔厚
此外,还通过日共获得过不少日本军、政界的重要情报。这些机密情报均由当时上海站负责人蔡叔厚带回祖国。“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陆久之愤然踏上祖国的土地,他以笔伐戈投入了抗日战争的斗争之中,挥笔撰写了一系列抨击文章。他还曾以《申报》驻东京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当时声名遐迩的张学良将军,少帅从这位“特派记者”口中,掌握了大量来自敌国第一手重要情报,也激发了他的民族正义感。
1938年,陆久之经许世英介绍混入了国民党“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站”,在军统特务处王芃生手下从事情报工作,当时陆久之曾以重庆专员的身份神出鬼没于孤岛上海。
为了完成党交给他的光荣任务,他利用自身显赫的身份与留学日本的资历,结识了不少日本军方人士,并以此为便利创办了报刊、“海安公司”,同时他还在浦东大楼开设“璇宫舞厅”,彼时它也成为中共地下党员聚会叙谈、交换情报的场所。
在此期间,陆久之不仅多次将重要情报传送至党中央,还利用职务之便将抗战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解放区,为了祖国抗战事业,他以身许国、义无反顾。
抗战胜利,陆陈喜结良缘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少同志为陆久之的未来颇为担心,令人意外的是这位“日本通”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国民党政府的接收大员,被第三方面军总司令汤恩伯聘为少将参议,专门负责对日侨日俘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图4 汤恩伯
此时的陆与汤关系甚是紧密,汤恩伯出现的地方总能看见陆久之的身影,不管是微服私访、旅行出游,还是视察防御工事,陆久之总是陪伴左右。汤恩伯为何对陆如此之信任,众人纷纷对此展开议论,其实说来还有一段缘故。
事实上,陆久之与汤恩伯早就相识,并且他们在青年时代的私交十分深厚。当年汤恩伯曾在日本明治大学学习法律,然而他却对军事专业颇有兴趣,所以一心想要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但由于人脉稀缺一直没有门路。
后来在其父亲陆翰托人保荐之下,汤恩伯才有机会进入军校进行学习,对于此情汤也一直心怀感激。回国之后,汤又在陆翰的举荐下结识上了陈侠,他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并且历任国民党的要职,后来在陈的一手提拔下,汤恩伯才有幸得到蒋介石的重用。
至此也不难解释,汤对陆情同手足的信任和照料。官场上的得意并未影响陆久之情场上的顺意,在胡静如的夫人周安琪的介绍之下,陆结识了蒋介石的女儿陈瑶光,并由此步入婚姻殿堂,“蒋介石女婿”的说法也就由此而来。
图5 蒋家父子
众人所熟知的蒋介石子女之中是蒋经国与蒋纬国两兄弟,其中,蒋经国的生母是蒋介石的原配夫人毛福梅,而蒋纬国的身世则较难考证。而事实上,蒋介石除此儿子之外,还有个鲜为人知的女儿——蒋瑶光。
其实,蒋瑶光并不是蒋介石和陈洁如的亲生女儿,而是他们的养女。关于其身世还有一段故事,当时的蒋瑶光本已被何香凝抱回家中收养,而恰巧陈洁如前来拜访,她看到此女后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何香凝明白陈很想要收养这个孩子,便忍痛割爱让给了她。
此时的蒋介石为了同宋氏联姻,声明解除与其前任妻子的婚姻关系,蒋瑶光此后便跟随母亲生活,并改随母姓。成人之后的瑶光也开始了自己的幸福追求,当时正值抗战时期,上海早已陷落于日本人之手,而此时她却钟意上了一位姓安的朝鲜人。
陈洁如极不希望女儿嫁给一个外国人,因此想尽办法竭力反对,但最终也没能成形,婚后他们生下了两个儿子。尽管如此,在日本投降后,他惧怕自己的间谍身份被人发现,便匆忙逃回韩国,抛下了陈瑶光母子。这段失败的婚姻对陈瑶光影响深重,她的人生也由此变得暗淡无光、缺乏希望。
图6
陆久之的结发之妻是陈宗蕙,其父陈国权是孙中山先生的挚友。在当时,陈国权创办并出任“中美英联谊会”会长,与伍廷芳等外交名人齐名。陆久之于1925年同陈宗蕙结婚,夏衍、邢西萍等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婚后第一个孩子,便是大女儿陆蓓莉。
由于陆久之长期从事地下活动,出于保护自己以及为地下党提供秘密的活动场所,他利用自身身份在浦东大厦创办了两个舞厅,过着常人眼中奢靡的生活,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家庭危机。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陆久之并未实情告知其家人,后来陈宗蕙由于长期受此折磨,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最终抑郁而终。
1946年秋,陆久之与陈瑶光完婚,自然地变成了蒋家“驸马爷”。凭借这层“亲密”关系,陆久之完全可以依靠这段婚姻去攀附这位颇有势力的“老丈人”,并以此来谋求高官厚禄。但他却从未利用过“蒋介石女婿”的身份进行行事,还常说:
“他并不是蒋皇朝的皇亲国戚。
他和陈瑶光的结合是抗战胜利之后的事。而她的母亲却早在1927年就被蒋介石遗弃了。”
虎口拔牙,冒死策反汤恩伯
图7
1949年初,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解放,而上海则仍处于黑暗之中。作为当时远东第一大城市的——上海,是和平解放还是武装接管成为党中央考虑的重要问题,党中央认为要首先争取和平接管上海,而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时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他当时坐镇上海、手握重兵,如果能顺利策反他起义,解放军便能顺利渡过长江,京沪杭地区也就由此和平解放。
1949年4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华东军政委员会决定策反汤恩伯,陆久之通过地下党员沙文汉同志接收到了党的指示,并由此开始了他的又一次重大“探险”——策反汤恩伯。
在此之前,汤恩伯的“恩师”,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陈仪也认为“国民党已然没落,大势已去,无可挽回”,希望汤能对今后有所打算。
陈仪曾派部下胡允恭带有自己亲笔的“大势已去,识事务者为俊杰”的书信来到上海,希望能全军起义以适应民心,然而汤却立即向蒋密保,结果陈被软禁浙江衢州;
另外,汤的“军师”周天缪也曾规劝汤急流勇退,进行起义,不但未获成功,反而被暗杀。这两件事,陆久之也是清楚的,同时,陆久之与汤长期相处,深知汤之为人,同时他又对蒋又始终抱有幻想、野心勃勃,是不可能轻易放下屠刀的。
图8
陆久之为了实施策反计划,曾几次来到三井花园别墅隔壁的“励志社”去寻访汤恩伯,此处是国民党将领和上海军政要员经常聚会之地,只是此处文臣武将们来往频繁,虽然与汤有过几次碰面,但因耳目太多,交谈十分不便。
最终,陆久之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勇闯虎穴,直接到汤的官邸去拜访。而后陆久之几次来到汤的官邸,但始终没有见其踪影,陆久之心里很是着急,于是他决定在汤公馆留宿几天,以便等待汤恩伯的归来。
某天深夜,汤恩伯匆匆回家,看到在在家中等他的陆久之,连忙向其致歉并将其邀至书房询问有何事。陆久之微皱双眉试探地说:
“我对时局很担心,如果国共和谈破裂,解放军就会立即渡江,不知道总司令如何应对?”
汤恩伯听后连忙为自己辩解:
“共军并无飞机和军舰,怎可轻易突破这长江天险?即便他们渡了江,上海的防御工事稳如泰山,足以和他们周旋数日。”
陆久之听后便提醒道:
“当前军心涣散,人心厌战,若不顺从民心,继续作战,徒苦人民,岂仁者作为。依总司令之高见,傅作义将军这着棋走对了否?”
闻听此言,汤恩伯眉头紧锁、在房中踱步沉思。过了许久,他试探性地问起:
图9 傅作义
“据说傅宜生(即傅作义)目前已下落不明,失去了自由?”
陆久之见其心思有所松动,便抓住时机上前解释说:
“上海谣言满天飞,不能轻信,据我了解,傅将军受到了共产党的善待,深得民心。”
在这个问题上,汤恩伯是顾虑重重,他严肃地说:
“此事非同小可,还是从长计议吧。”
第二天一早,汤邀陆与其共进早餐,然后两人一同到新修的花园中散步。陆久之认为这是个好机会,便再次规劝汤恩伯希望他能早日下定决心,不要变成民族的罪人。
汤恩伯听后仅仅说了一句话:“上海是我从日本人手里接收的,我不想成为民族的罪人,我会将上海完整地交还给上海民众的。”陆久之见汤恩伯的思想有所转变,便三天两头前去汤公馆劝说等候。
时间来到了4月中旬,扬名中外的渡江战役就此开始,气势如排山倒海般锐不可当。4月23日南京宣布解放,陆久之也向汤恩伯做了最后的游说,敦促他尽快下定决心进行起义
图10
而正当策反工作迎来转折之时,岂料情况突然发生转变,蒋介石为了进行督战,父子三人于4月27日亲自抵达上海。陆久之觉得形势已经刻不容缓,便向汤恩伯再次献策:“太好啦!蒋氏父子三人的性命,都在您手里了,机不可失,希望你能当机立断,那么你将永远名垂青史了。”
而此时门外却突然传来警卫报告的声音,进来的正是蒋经国,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也使得陆久之对汤的策反工作戛然而止。由于没有完成党中央交给他的任务,陆久之心里非常难过。
以身涉险,开展东瀛策反
1950年4月,在上海解放一周年的前夕,陆久之又接受了一项新的艰巨任务:策反国民党政府驻日军事代表团。由于此时中日尚未建立外交关系,所以陆久之此次只能通过偷渡前往日本。
1950年4月下旬,陆久之从上海出发前往香港,然后从香港秘密乘船到达日本,到达日本后陆久之落脚在其同学谭觉真的家中。之后,陆久之找到了朱世明的机要秘书陆矩吾,他是陆久之的叔父,见到侄子来到东京,陆矩吾还以为侄子因为“蒋介石女婿”的身份被共产党追杀才逃来至此的,但听了陆久之的来意之后则由惊奇而变得紧张。
尽管如此,陆矩吾还是为侄子提供了一切帮助,他详细地为陆久之介绍了代表团的情况,并认为大多数官员都十分不安,加之团长朱世明本人也对国民党失望至极,策反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在陆久之抵达日本之前,朱世明被蒋命令返回台湾,朱世明去台之前心里忐忑不安,特意安排过陆矩吾:'如果他两个星期仍然没有归来,就让其发一份急电说是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通知他开会,要他速返东京。’
图11
陆久之认为此时朱世明的处境正是策反良机,于是,他灵机一动,让他叔父以上述名义秘密地给朱世明发了一个电报,催他速返日本。朱世明返日之后,听说陆久之来到日本感到十分意外,并且陆矩吾告知他“是专程来拜访您的”,听完以后更为惊讶。
陆见到朱世明之后,对其说到:“中国共产党对朱团长目前的处境深表关切,特派久之前来与你联络。”朱世明虽已对国民党大失所望,但让他立即回头却一时也难以成形,朱世明叹息着说:“久之兄,我相信中共方面的诚意,但我已不想在政海中弄潮了,只想安康度个晚年而已。”
之后几天,陆久之与朱世明又经过几次密谈,策反工作终于有所进展,不料关键时刻风云突变,台湾方面突然派外交部次长董显光追到东京监视朱的行动,为此朱世明紧急通知陆久之不要再与其见面。
陆久之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立即邀请谢南光、郑鼎安等人进行协商,希望寻求机会避开董显光,同朱世明一起商讨并定下起义的时间,让台湾方面措手不及。而此时的朱世明却因害怕东窗事发,孤身一人逃向了远洋之外的美国。
图12
朱世明逃离以后,国民党政府驻日军事代表团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谢南光、吴文藻、吴半农等人则趁机与陆联系并宣布起义。他们果断脱离了代表团,由日本经香港回到北京,受到了中共有关部门的热烈欢迎。而陆久之则由于没有护照,只能寻找一只货船偷渡回至香港。
在归来途中,当船行至大海之中时,突然一阵暴风刮来,轮船的强烈颠簸使陆久之从上跌落,其头部受到重创并当即昏迷过去,幸运的是通过医治挽救了其生命,但是却留下了很深的后遗症,以至于后面的生活其手部经常颤抖。
蒙受冤屈,保持初心不变
1955年,原任上海市副市长兼中共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潘汉年和上海公安局局长杨帆,被冤枉而被捕入狱,陆久之因此事件也遭受到牵连,被判处刑期十五年,他的岳母陈洁如认为自己的女婿是清白的,便于1961年亲自来到北京向周总理请求,后来在周总理的干预下,陆久之于1962年被提前假释出狱。
后来,由于陆久之以前的关系较为复杂,又被戴上了“潜伏特务”的帽子。为了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他只能在街道上扫垃圾、在窑厂做苦工,他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光鲜亮丽,逐渐变成了一位无家可归的孤独老人。最后在中央统战部的协助下,他改名易姓躲藏了起来,并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图13
1971年陈洁如在香港病逝,陆久之的夫人陈瑶光前去奔丧,后来其妻继承了母亲的财产并定居在了香港,他们的子女也先后去港。1983年陆久之前去香港探亲,其妻女都劝他留居香港,共叙天伦之乐。
但因他尚未经法院平反,组织上希望他速去速回,在很多人眼里他将从此一去不复返了。可陆久之却执意要返回上海,他曾说:
“我从十几岁接触共产党,并追随周总理投身于革命事业,为了革命奔波半个多世纪,现在离去,要我再背叛自己的理想和初心,这是决不可能的。”
永远的红色特工——陆久之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潘杨事件”得平反,陆久之也被宣告无罪,各项基本权益基本得到保障,但因他的关系较为复杂,关于全部历史并不能做出完全定论。
图14
时间来到1996年,这年他已九十四岁,这一年上海市委终于为他的历史做出结论,肯定了他的全部革命历史和革命贡献,参加革命的时间追溯至从追随周总理开始革命的1926年算起,并由中央组织部批准,给予享受副市级离休干部的待遇。
2008年,陆久之在上海逝世,享年106岁。他的一生虽然身份几经转变,但其熊熊的红色之心却从未有一丝改变;他从来都不屑“蒋家女婿”的身份,却始终坚守红色特工的真正使命。
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本期的朋友点赞评论关注支持一下吧,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