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904一个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三)13

你需要向前走

李辛:如果我们常常不经深思地提出一个个问题,把意识流的碎片不加整理地随意向外抛出,这些碎片跟自己有多大关系也不清楚,它们出现的原因也不了解,这代表我们离自己的内心,离我们的生活和实际经验距离太远,观照不够。如果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时间,说的话、做的事离我们的内心近一点,健康的可能性就会大一点。

我上课问大家问题的方式,是一种训练,迫使我们去观察自己心里那些飘过的东西。禅修者在经过一些基本训练之后,就会比较谨慎的对待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至少不会太随意地去问一个问题,他会知道现在是在什么地方,自己是在什么状态,说话做事的出发点是什么,对别人将有什么影响……

听众:最近有一年多的时间,我感觉身体特别紧张,间歇性的。有时候醒来,发现自己的手紧紧攥着,全身都不放松,生病的时候状态特别不好,肩颈特别紧,无法放松。在我生气的时候耳朵后面会突突地跳,会突然出汗,然后很烦躁。我很害怕生病,这大概跟我的童年经历有关系。后来跟杨老师学习禅修后,我学会慢慢地去观察自己,想去追溯童年的创伤,但是不安全感还有。我现在已经35岁了,有时候想表达的时候还是特别急躁,控制不好语速,遇到问题也会很慌乱,心里一点都不安静,不平静。

李辛:在我来看,你其实比一般人要安静,回到刚才说的童年创伤,你愿意讲吗?

听众:可以,我在10岁的时候,受到过一些伤害,那个东西好像一直跟着我,后来长大了,有很多新的事情进来,我就逐渐忘了。但每当我遇到生活中的困惑,自己解决不了,觉得很无力的时候,我就常常在晚上流泪。还有,这么多年来我都无法跟母亲沟通,不会表达,她也不会表达,我们把过去的问题隐藏了,她从来不提,可能以为我忘了,但其实我没有忘。

李辛:抛开这个具体的事件,你妈妈在其它部分跟你的交流如何?

听众:她不善于表达,她自己的家庭就是破碎的,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我也没学会表达。

李辛:你倒不是这一类,你跟妈妈的关系中,可能是你没有得到足够的鼓励和肯定。一个小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一件事会不会成为创伤,并不取决于这件事有多严重,而取决于个人和周围人的认知。心理学有个概念,叫作支持系统,就是家庭和社会对个体的正面态度。对于孩子来说,家庭还有老师往往是主要的支持系统。你家庭支持的部分可能一直就不够。

听众:我自信心从小不足,遇到事情容易退缩,也不会跟别人分享心里的东西,因为没有安全感。

李辛:你妈妈平时也不太跟人交流吗?

听众:不交流。

李辛:你现在跟你妈妈关系如何?

听众:生活上照料的关系,但心理方面的交流几乎没有。

李辛:你有自己的家庭吗?

听众:有。

李辛:你跟自己的家庭交流怎么样?

听众:也不太会交流。这些年孩子逐渐长大了,我突然发现我和我妈一样,好像很少给他爱,觉得自己很自私,很多情况下我会先考虑自己。

李辛:会不会是你过于自责呢?

听众:也可能是,我遇到事情会非常苛责自己,做不好的时候,我就总挑自己的毛病。

李辛:你先生是一个主动交流的人吗?

听众:他也不太会交流。结婚这么多年了,我从没向他打开过自己,包括我小时候的童年经历都没跟他提起过。

李辛:他会把他的经历跟你提吗?

听众:他也是很向内的性格,也不太会表达自己,他家兄弟姐妹三个,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很忙,没时间照顾他们,他的性格很沉。

李辛:他会默默地做觉得对你们好的事。

听众:是,但他不理解我,觉得我憋着不说,是我的问题。他试图想打开我,在我生完小孩有一些抑郁的时候,他说你这样把自己憋坏了,为什么不说。后来,可能时间久了,他觉得我就是这样的,就让我这样好了。

李辛:他有点累了,带不动你了。

听众:确实是,我们各自成为自己,不愿意再交叉。

李辛:但从你的描述来说,你先生还是属于支持系统的一部分。回到我们今天分析过的重点,你觉得他的精神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听众:是稳定的,他的家庭构架非常完整。

李辛:所以你的家庭生活中,你先生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中,只要有一个是稳定的,或者是清晰的,或者是积极主动的,或者是有勇气的,他就是这个家庭中能带来光的人,这点非常重要。

听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很烦躁,不知道当时是不是抑郁,总是苛责孩子,后来,我发现这个源于我小时候没得到认可,把苛责带到了孩子身上,比如他哭闹什么的,我就觉得他特别不懂事,对他没有包容心。

李辛:当我们身体差或者精力不足的时候,自然会包容心差一点,这是正常的,因为你的身体也比较弱,消化不了太多的东西,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精神上的消化力跟脾胃的消化力其实是一样的。

听众:我好像总是不愿意放过自己。

李辛:有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现在跟你妈妈之间,精神上的同步强不强?

听众:没有,我们中间有很大的断层,很多年都不聊天,她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我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她对我很放心,觉得我有稳定的工作,家庭也很稳定,这就很好了。她总是自以为是。

李辛:当你一个人难过的时候,你会想到谁?

听众:会想到自己小时候很可怜。

李辛:那个时候你会想到你妈妈对你的态度吗?

听众:也会想,觉得他们没有时间照顾我,但又想到他们也没有办法。

李辛:虽然你现在是35岁,但是你可能一直在跟你的过去,和你跟你妈妈过去相处的精神模式在同步。打个比方,你属于新一代人,苹果电脑,它可以自动升级,跟云储存同步;但你呢,一直在跟过去的DOS机和过去的老旧记忆在同步。

听众:我想的那些东西,要不要把它拔除?

李辛:不用拔除,其实它不重要。

听众:所以没有必要再跟别人去说?

李辛:可以说,但是你认为现在所有遇到的困难都跟那个事件有关,只是你的探照灯习惯性聚焦在那里而已,这几十年,你一直是在那个地方回旋。虽然读书、工作、结婚生子了,但这个东西,那块礁石还在那里。你需要向前走。

听众:我不愿意跟我妈聊天,总感觉会从她身上能看到一个破碎的自己。

李辛:因为你现在还没有力量,没办法刷新。

听众:她总觉得对我有亏欠,其实她小时候也没有有过什么好日子,也没有安全感。

李辛:这些不用分析。35岁的你,用的还是15岁的那套程序。包括现在叙述的你,其实不是35岁的你,是过去用惯的一套老程序在表达。所以,我们不一定需要分析太多过去的东西。

我跟我的很多好朋友或是来咨询的比较熟悉的学员,我常说三个字:向前走。你一直没有向前走,而是围着过去的障碍在建立你现在的生活。

要行动,不要套话

听众:每当我受到挫折的时候,就会倒退回去。

李辛:你有足够的运动吗?

听众:运动的意识已经有了也逐渐在做。

李辛:做得够不够?

听众:惰性非常大。

李辛:这个阶段,静坐不是你的第一选择。没有运动和觉知这两个前提,身心是相对僵死的,这时候的静坐,不足以把你从围着过去运转的惯性程序里拉出来。你可以开始逐渐增量身体的训练,今年剩下的半年,可以计划怎么把身体强化,比如下蹲、跑步,买副小哑铃练肌肉,这是第一步。等到觉得自己体能不错的时候,找个伴去打羽毛球或者网球,训练一些对抗性的运动。

听众:在交友方面,是不是需要跟那种性格开朗的人在一起?

李辛:这会有用。最好你自己变成那样的人。而且,当你变成那样的人的时候,你身边就全都是这样的人。

听众:但我内心好像没有那么强大,总在过去徘徊。

李辛:要行动,不要分析,也不要说这些套话。这些话在电视剧里一遍一遍地放,都不是我们自己的话,我们很多思维的原材料、模式、表达的语言,都是从别处借来的。

用最朴素的方法调整,运动、做最细小的家务、关心自己、关心别人,浇水养花,看它们发芽......这些都安心做到了,和它们连结的很好,和周围一切连结的很好,我们就不会不正常,不正常是因为我们老想着有比这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状态,总觉得好的东西在别处、在远方。我们的思想和肉体越不在一起,就越不正常。

听众:之前有一次看中医,他把我脉的时候问我:“你是不是受过惊吓?”然后问我是否愿意从宗教中寻求安全感,这个也是我想问李老师的,这个适合我吗?

李辛:其实,人不可能从任何外在找到真正的安全感,宗教也只是借给我们的一条拐杖,人的安全感和身体的能量、经络的流通度,心理的健康程度,眼界的开阔、经历的丰富等等都有关。你先从运动开始,让你的室友提醒你,今天晚上就开始做,从下蹲开始。这是个简单且有效的开头,不要再到处找了,所有来自外在的人、物都是调料,没有自觉自立的决心,即使是伟大的上师也会异化成一种美味调料,我们得有自己的大米饭。

听众:我做事情总是不敢正面面对。

李辛:不用说这些话了。

听众室友:今晚先做下蹲吧,我提醒你。

李辛:做有用的事,说有用的话,思考有用的想法。我们就这点儿时间和精力。我也可以安慰你,但这不是有效率的对话。对大家来说,也是在围观一个没意思的电视剧。去做!

我从小身体不好,有段时间觉得自己特别软弱,我不喜欢这个状态,就开始锻炼。三十岁的时候,刚开始给人做心理咨询,发现自己很没耐心。我就想,老天啊,请你提醒我,多一点耐心。于是开始留意和提醒自己。人要有愿望,有愿望之后,得去行动。很快,两周之后,我觉得好一点了。

行动真的太重要了。否则,二十年后还是老样子。

我刚才说的话是给所有想改变自己的人,哪怕你已经六十岁了。我爸爸七十多岁的时候,血糖非常高,需要打胰岛素才能降下来。然后,他开始慢跑,今年他八十二岁了,还在慢跑,每天锻炼两个小时,下雨外面不能跑了,就在家里运动,早就不打胰岛素了,而且什么都能吃,健康状态不错。行动力是冲破阻碍的关键!

等你都准备好了,可以去练一练武术,等身心的阳气起来之后,再去静坐,效果就好了,现在虽然也可以静坐,但不要作为主菜。也不要随便给自己贴标签,你刚才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给自己贴标签,这些标签围在你周围严重阻碍了你的身心发展。

等你能够打一个小时的羽毛球或网球,能把教练打得气喘嘘嘘的时候,你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人的想法是随着自身的能量水平一直在变化的,你目前的能量水平,想法和思考模式只能是低版本的,当你能够跑一千米的时候,就比较厉害了,能跑三千米的时候,就会有一些笑傲江湖的感觉了。

大家可以试试,如果有人平时走路都喘的,要做个渐进计划,争取让自己在三个月之内能够走到十公里,慢慢递增。我身边有好多成功案例。

主办方:深圳正安

协办方:平源堂

主讲/校对:李辛

听打校对:庞贝之石蝶儿 甘草巴比

听打整理:Moon 鼗 蓝色玫瑰 三林 嘻嘻田 小唐 王银 进树 自邇山房 小懒 点儿 定 采三影 顺风

编辑:光明丫

(0)

相关推荐

  • 郎朗吉娜大手握小手,家庭音乐会小听众出生,新生儿护理两早三多

    去年10月下旬,朗朗宣布了自己家庭音乐会要加入小听众,大家纷纷恭喜他们夫妻俩.之后看到吉娜依然光鲜亮丽,身材苗条的出席各种节目和活动时,一直以为她怀孕的月龄还比较小,没想到1月28日朗朗在社交平台上公 ...

  • 150904一个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三)11

    这个笨蛋 李辛:这些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如果有朋友跟我约见,我会先评估一下,如果觉得自己最近精力不足,我会告诉对方现在不行.有些重要的电话,比如说比较复杂的病人的问题,我会挑自己精力最足的时候,来处 ...

  • 150904一个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三)12

     "因循"和"守旧" 刚才课间休息,有位同学跟我提了一个信息量很大的问题. 前些年我搬了家,我们家小区对面,有个公园,公园前面有两条河交汇,景色挺优美的.天气好 ...

  • 150903一个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三)08

    内心感受与外在知识 听众:我平时也观察,但是观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只能用猜测,最后得出的结果可能不一定正确. 李辛:我有一个问题,你平时会送礼物给朋友吗? 听众:会的,经常送 ...

  • 150903一个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三)09

    清晰度和稳定度 听众:我知道自己糊,看不进书又不想工作,这时应该怎么办?这种状态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李辛:问题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找.我可以随便扔一个建议过来,比如站桩.打太极,但我觉得这些建议对你可能 ...

  • 151209一个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四)01

    精神之光 李辛:刚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静坐练习,最近三十年在西方自然医学和心理学中也常常引入,作为觉察身心和放松的一个训练. 六十年代开始,因为印度瑜伽和西藏密宗的传入,许多修行人的身心状态引起了一批西 ...

  • 李辛:一位名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

    导  读 如果健康难以实现,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内心死守偏执和匮乏.借助李辛老师的文字,让内心的坚硬柔软起来. 我们现代人,用脑.用意识太多了. 如果一个人,能有像小孩子那种不过度隐藏和遮掩的状态,就会离 ...

  • 『健康红宝书-中医语录』第三章 食疗———药食同源,食物归经

    第三章 食疗---药食同源,食物归经 善养生者,先寝食,后医药. ---中医谚语 1.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李时珍 中医饮食营养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食物来达到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 ...

  • 【健康】这几个方法,快速判断一个中医的真实水平

    全新升级款山苍子手捶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中医的振兴,关键在于让更多的大众从中医得到健康方面的实惠,而大众要从中医得到健康方面的实惠,则需要大众具有判断中医真实水平的方法. 本文作者肺腑之心,给大 ...

  • 荨麻疹反复发作,中医看颜色知证型,一个传统方剂,两三天就见效

    荨麻疹反复发作,中医看颜色知证型,一个传统方剂,两三天就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