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黄宾虹】画学还从书中来(二)

我们先看中国绘画从写实到写意,从绢上到纸上的重要转折是以元代赵孟頫为首的文人画家们所开启的。赵孟頫按照书法的笔法原则和构成机制,按照文人画的笔墨要求把唐宋绘画进行了重新过滤和转化,凡是适合书法机制的画法留下,凡是适合书法笔法的画法留下,凡是不适合书法原则的画法全部涤除,他以书法的构成方式完成了文人写意绘画的构建。我们知道,唐宋绘画的发展方向是以宫廷画师和专业画家为主导,这和西方绘画的时代发展一样,是由宫廷画师和行业专门人员来主导绘画的发展方向。中国绘画到了元代就不同了,元代以后主要由文人来主导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文人画由“墨戏”成为学术,从“票友”成为专业,并建立了文人画的笔墨本体。笔墨本体的建立是要有条件的,首先是有人率先领导,其次要有众多的人在跟随,再次要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共识,并且本体一旦建立,它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人都奈何不了它,它一定会势不可挡地为自己寻找出路和通道。由于文人介入了画坛,使得中国绘画发生了一个大的转折,他们把书法引入了绘画,把诗的意境引入了绘画,进而提高了文人画的文化品性,是书法和诗词提高了中国画的文化品格和审美内涵,使得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更加纯粹,最终使得文人画成为以书为骨、以诗为魂、以笔墨为本体的文化载体,而离开了这些谈中国画就无从谈起了。

元代以后,中国绘画各画科都在向写意转化,包括工笔画、人物画,都是逐渐以文人画操作方式来生成 。由于书法的引入,画家对笔法认知度大大提高了,并在书法的推动下,元代之际又诞生了许多种符合书法法度要求的各种皴法,直至明代中国写意画的皴法、画法基本停止演化,中国画表现语汇完全成熟了。如果说赵孟頫为首的文人画家使得中国绘画发生第一次转折是借用书法为武器的话,那么第二次使中国绘画发生转折的董其昌又是以“引书入画”的方式完成的。当明代各种皴法和描法发明即将结束之际,董其昌便对以往的各种皴法、画法进行了整理。这次对传统的梳理,有点像古籍档案整理,他把各种画法,各种描法,各种皴法集中在一起进行了重组和排列,把唐、宋、元、明以往的画法全部进行了重新规范,按纲目,按篇章来重新梳理整饬,甚至把青绿山水也转化成了文人的绘画。如果说赵孟頫是以书法机制整理了唐宋绘画,那么董其昌就是以书法为支撑的笔墨眼光重新整理了元明文人写意绘画,中国绘画时代发展又一次发生转折。我们看到元代以前的画家,每个重要画家都发明有一种皴法或画法,这些画家的名字后面一定有着一种皴法和画法与画家并称。那时每个画家载入史册不是发明了一种画法,就是发明了一种皴

法,到了董其昌之后,就再也没有哪位幸运的画家再发明过一种皴法和画法,也就是说中国绘画发明语言、创造语言的历程结束了。按照我们的惯常思维,如果皴法、画法的发明停止了,中国绘画是不是就走到绝境了呢?回答是:没有。恰恰相反,中国绘画结束了画法和皴法的发明之际,却进入了一个如何运用语言、如何运用画法、如何运用皴法的时代。进入了这个时代所考验的是画家谁会运用这些语言和画法,谁运用得好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这和我们的文字发展也是一样的,中国文字到了汉代,也基本上停止了造字发明,因为文字已经够用了,它可以充分表现天、地、人“三才”和万事万物之数理,已不必再用发明文字来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了。到了汉代以后,新的文字发明就不太多了,唐代武则天发明的“曌”字,也就她自己名号能用,别人用不上。按照惯常的思维,文字停止发明,中国文化是不是就进入衰败期了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就因为此时中国文字进入了一个如何运用的时代,汉代文学就在这个基础上开始繁荣和发展了。当一种语言发明停止后,我们很难再创造新的语言,就网络语言而言,也是原来汉字的重组,只是排列方式发生变化,汉字本身不发生变化,计算
机三个字古代汉字里就有,并没有因为有了现代化的计算机我们就去重新发明出这三个字。董其昌就是在中国绘画表现语言发明停止之际,在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上对中国绘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赵孟頫也好,董其昌也罢,他们都是运用书法利器开创新境,让中国绘画“绝处逢生”。赵孟頫就说过画要有书法古意,董其昌更以草隶之笔入画,这是一种文化共识,他们都探索到了中国绘画的笔墨核心。我们也许从绘画性而言,从西方绘画眼光来看,书法与笔墨不应该成为中国绘画的内在支撑,不应成为本体的主要构件,但是画家想离开这个本体内核另行创造,那只有死路一条,这也是当今许多画家最终纷纷被淘汰的一个原因。我们总是希望发明一种皴法,总希望通过写生得到一种画法,可到目前为止收效甚微,因为对景写生只是一种途径而非中国画的大道或法门。董其昌的笔墨梳理实际上启发了清代绘画的走向,“四僧”也好,“四王”也好,都跟董其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惯常的说法是“四王”是守旧的,“四僧”是改革的,那是因为以前我们是以社会学来把握艺术所导致的结论,实际上他们在笔墨追求上是没有多大的差别。

近百年来,我们若干次把文化运动最后衍生成了革命运动,我们已习惯于用社会学的眼光来对待绘画艺术,在绘画上承载太多的社会内容,所以当我们今天回望我们的中国画时,会发现许多画家一直努力在寻找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总希望通过写生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总希望通过创作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从来对书法和临摹不加在意,好像一说临摹就有多么守旧和腐朽似的。而黄宾虹无论在绘画上,还是在书法上,几乎临摹了一辈子。我们要知道林散之是黄宾虹的学生,李可染也是黄宾虹的学生,一个在书法上成功了,一个在绘画上成功了,如果黄宾虹的绘画没有他的真内核,没有他的学术能量,怎么会影响到这两位书家和画家呢?黄宾虹是继赵孟頫、董其昌之后又一位引领时代的重要画家,他的画学实践和理论一定会给我们以重要的文化启示,这也是我们无法绕开他的重要原因。

我们研究他也并不是让大家都学习他的画法,而是要领会中国绘画时代发展的可能和方向。从黄宾虹的艺术历程中我们可以理会到书法与临摹对他的重要性。我们要知晓,为什么我们对那些临摹高手也有着崇高的敬意?就是因为中国绘画不是单靠形色来把握的,而是靠内在笔墨来把握,画家若要在笔法上和用笔品质上达到古人那个程度,不知要临摹多少张经典佳作,练多少张书法才能达到,这决不是外形像不像的问题,而是内在语言文字上的掌握。我们现在的临摹大多只是重视外形,对里边的结构生成漠不关心,抓不住真正要害。一般来说,我们认识多少才能看见多少,对中国画造型手法没有一个清醒认识,就只有得其表面形骸了。我们从对传统经典和临摹看,从中国绘画内在语言看,黄秋园山水画才有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按照绘画风格和样式来说,黄秋园的绘画怎么会成立?怎么会被认可?那不就奇怪了吗?就是因为他能达到古人的法度,他能在气象上、笔墨上和石涛、石溪相比肩,他虽然比不上石涛、石溪,但比我们却要高大得多;他虽然没有石涛、石溪画得好,但比我们要画得好多了,所以,当今画坛依然有他应有的地位。就实践而言,能画到那般地步,笔墨对他的人生,对他的心灵已经起作用了,他和古人相呼

吸,他才可以避世,他才可以默默无闻地画这么多画,虽然他没有脱尽古人习气,但是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时代,他确实是已经比我们懂得笔墨三味。眼下有些拟古风尚的绘画作品为什么还有人喜欢,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有些创新的东西却没人喜欢,人家学习古人的却受尊崇?就是因为拟古、临古达到一定程度,它对观众对画家的心灵都有一种陶冶,绘画可以承载和表现画家的心绪。中国绘画首先是画给自己看,其次是画给别人看。画家首先要自我陶醉,寄情于画,不是画之前就想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作为画家首先自己先要动情,自己动情了,别人才能动情,更重要的是,画家自己真的理解了传统,理解了笔墨,别人说好,画家也不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别人说坏,画家也不会恼怒得捶胸顿足,这是悟道后的一种境界。如果我们再加思量,会发现凡是对笔墨、对书法有一定体悟深度的人,都很淡泊名利,襟度宽厚,对社会上的名利事多少都会放得开,甚至对自己的生命都会看得开、放得下。

(连载)

——文章节选自《书画同源·黄宾虹》(荣宝斋出版社)

(0)

相关推荐

  • 【书画同源·黄宾虹】画学还从书中来(三)

    写意还需通书意 现在我们称之为中国写意画的称谓,原来应该叫文人写意画,在文人写意画的推动下,元代以后的工笔画也开始追求写意情怀和写意精神,也逃脱不了"写"字.不过,当下用的写意画的 ...

  • 【图文】从石涛、黄宾虹谈中国画的笔墨精神

    笔墨是中国画的标志性特征, 没有笔墨中国画是不能成立的.但是, 从终极意义上讲, 笔墨只能是作画的方法手段, 不是目的, 它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在黄宾虹.石涛看来, 笔墨只是描绘山川自然的形式, 不是 ...

  • 【书画同源·黄宾虹】直从书法参画法(二)

    在黄宾虹的学书历程中,还非常着意于画家书法的临池参悟,这一师法着眼点和其他书画家有所不同."画家书法"在书画界一直是一个褒贬不一的称谓.但通过书法史的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元代以后,推 ...

  • 神思:黄宾虹画学散记

    黄宾虹 作画须楮墨之外别有生趣,趣非狐媚取悦,须于苍古之中寓以秀好,极点染处见其清空. 黄宾虹  挹翠阁落成志庆图 心手两忘,笔墨俱化,气韵规矩,皆不可端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渭大而不可效之谓神. ...

  • 渊回禅修:如何判断修行境界?找师父帮忙,学南怀瑾去书中找答案

    渊回禅修:如何判断修行境界?找师父帮忙,学南怀瑾去书中找答案 渊回禅修和大家分享有关禅修方面的内容. 在修行途中,我们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境界.碰到这些所谓的境界的时候,我们如何去判断呢?如何去验证这些境 ...

  • 朱学东:书中乃文人自在之处(三月书单)|日常

    三月,我打江南返回北京,北京的雾霾毫不留情面地再度来袭. 不过,纵是天气不好,时令也到了春天,春光关不住,万物以荣,卉木萋萋,"等在季节里容颜如莲花开落". 相比乱世之中还临水而读 ...

  • 黄宾虹:天然图画大理石,神工诡秘滇南无——画学

    ﹁ 画 学 篇 ﹂ 拙作<画学篇>长歌,于中国画学升降略贡臆见.兹以清之道咸名流哲士追求画法胜于前人,以碑碣.金石之学,参以科学理化,分析精微,合于宋元作品精神,拟加诠释,详叙成帙.先附其 ...

  • 黄宾虹|画学散记:神思

    限时活动 多种热销图书限时特价,今晚12点截止! 作画须楮墨之外别有生趣,趣非狐媚取悦,须于苍古之中寓以秀好,极点染处见其清空. 心手两忘,笔墨俱化,气韵规矩,皆不可端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渭大而 ...

  • 画学通论-黄宾虹、潘天寿、傅雷谈国画

    最后右下可写留言评论,可为精彩评论点赞,从留言评论了解大众心声! 黄宾虹 桐君山山水 黄宾虹一生跨越两个世纪,两种时代,最终以中国画大师名世.他的绘画集中体现了他对艺术史传统的深层热忱和洞察,体现了他 ...

  • 梅林•古董之书画鉴赏之初中海画学之《藏家巨眼篇》

    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       以其不求售,故得之自然,世亦罕见,不知其所长也.       此梅林古董工作室主人之所激赏东坡公之宏论也. 梅林·古董之书画鉴赏之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