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好医生】范建高教授:防治肝病从关注体重做起

近30年来,全球肥胖症的发病率增长迅速,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已远远超过营养不良。曾经以“低体重”著称的中国人,特别是慢性肝病患者,同样面临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的威胁。

普及肝病知识 聆听权威声音

由肝胆相照平台隆重打造的科普栏目“肝胆好医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范建高教授亲临直播间,呼吁广大群众:防治肝病从关注体重做起。

专家简介

范建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

上海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内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整合医学分会内分泌糖尿病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主委,中华肝病学会脂肪肝酒精肝学组名誉组长,北京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监事长兼上海市联盟理事长。JGH, JDD, Alcohol, HBPT Int, WJG, 中华内科/消化/肝病等30余本杂志编委、常委、副主编,《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共同主编,《实用肝脏病杂志》执行总编辑。

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国自然资助课题8项,主编专著和科普读物19本,发表论文600余篇(第1或通讯作者Hepatology,J Hepatol等SCI论文80余篇),获宝钢教育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二等奖,以及5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肥胖对人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它能增加酒精的肝毒性,促进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增加胆胰疾病及其相关肝损害的发生率,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累及肝脏的病理改变。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以及肝硬化和肝癌。

NAFLD是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我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达25%以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约占我国慢性肝病的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会引起哪些损害?

肝内危害:向肝硬化、肝细胞癌、肝衰竭进展(1-2%);

肝外危害:增加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脑肾疾病的发病风险。

“瘦人”隐源性脂肪肝的诊断

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明明看上去挺苗条,却被诊断为脂肪肝。

瘦人怎么会患脂肪肝呢?其实,他们的脂肪肝源于“隐形肥胖”。

“瘦人”主要指BMI介于18.5-23 kg/m2的成人。

“瘦人”隐源性脂肪肝的诊断

▪内脏性肥胖:腰围增粗,腰高比>0.5

▪隐性肥胖:体脂含量增加,体脂百分比>25%

▪肌少症:骨骼肌减少,体脂含量相对增高

▪代谢应激:近期体重/腰围增加、胰岛素抵抗

▪继发性脂肪肝:低体重/营养不良,Wilson病

▪遗传易感:PNPLA 3基因多态性改变

肥胖性脂肪肝的防治要点

肥胖性脂肪肝“可防”“可治”,但需要临床专业医生的指导。

合理膳食

合理运动

运动疗法是肥胖性脂肪肝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需要在运动医学科的专业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关于运动方式,范教授提倡大步快走(午后或晚上),并提醒大家,并非所有肥胖和脂肪肝患者都适合运动治疗(如:重度肥胖、心肺功能不全等)。运动治疗前,患者最好去医院进行健康评估。

配合药物

脂肪肝患者如果需要药物治疗,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并坚持随访和监测。

合并高粘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痛风的患者需用相应药物抗凝、降糖、降脂、降压;合并脂肪性肝炎特别是肝纤维化患者,需用保肝抗炎抗纤维化药物。

这些药物的效果取决于是否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是否有效管好体重和腰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