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抵隙”术中的三大智慧,贾诩、郭子仪教你处世良方!
投时抵隙,应变无方
【“抵隙”篇阐微】
“抵”有二义,一作“扺”,音(zh),《说文解字》云“扺,侧击也”。当取“击打”之意。二作“坻”,清末民初的湖湘名宿尹桐阳在为《鬼谷子》作注时,曾引汉代文学家贾谊所撰之诗云“《鹏鸟赋》曰‘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坻’字当同‘抵’,堵塞之谓。”巇,音(xì),就是缝隙。
这样一来,“抵巇”二字,便既有击打缝隙,又有弥合缝隙之意。所以先贤圣哲在施用“抵巇”之法的过程中,无一不是相时而动,弘思远益,应权通变:对于祸胎尚浅、形兆未现的国家,则采取“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的态度,令其防患未然,不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于已然“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社会,就要革故鼎新,重修宇内,再造乾坤了。
正如陶弘景在题注中所言:“抵,击实也;巇,衅隙也。墙崩因隙,器坏因衅,而系实之,则墙器不败。若不可救,因而除之,更有所营置,人事亦由是也。”
本篇言弥补缝隙之原理与方法,结构上由两个部分所组成:首言抵巇之理,即“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其次,列举了抵巇的两种方法——“抵而塞之”与“抵而得之”。缝隙不大,尚可挽救,则“抵而塞之”;缝隙太大,已无法挽救,则“抵而得之”。
此种理念,在韩非子所著之《亡征》中亦有体现:“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然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以为亡征之君风雨者,其兼天下不难矣。”
由此观之,“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古圣贤的安人定国之策,真是一脉相承啊!善用此法者,必能无往而不胜!
【经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1】。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2】。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3】。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 之理也【4】。
【译文】
万事万物都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时与规律相合,有时与规律背离。有时近在眼前却看不到,有时远在天边却了解的很清楚。近在眼前却看不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仔细考察对方的言辞;远在天边却被认知,是因为能够反观历史,鉴往知来。所谓“巇”,就是裂缝的意思。裂缝不及时堵塞,缝隙就会越来越大,最终令事物一溃千里。裂缝开始发生时是有征兆的,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待它:或者堵塞,或者排除,或者使事故平息,或者使事故消失;如果已经回天乏术了,便用新的事物来取代它。这就是“抵巇”的道理。
【注释】
【1】陶弘景注:“此言合离者,乃自然之理。”自然:非人为的,天然。此言人事合离像物自然而生一样,非人力之所能为。
【2】陶弘景注:“察辞观行则近情可见,反往验来则远事可知。古犹今也。故反考往古则可验来今,故曰反往以验来也。”反:反观。验:比证。
【3】陶弘景注:“隙大则崩毁将至,故宜有以抵之也。”涧:山沟。
【4】陶弘景注:“朕者,隙之将兆,谓其微也。自中成者,可抵而塞;自外来者,可抵而却;自下生者,可抵而息;其萌微者,可抵而匿;都不可治者,可抵而得。深知此五者,然后善抵巇之理也。”息:止息。得:获得。
【经文】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1】。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2】。其施外,兆萌芽蘖之谋,皆由抵巇。抵巇之隙,为道术用【3】。
【译文】
事情有危险的征兆出现,圣人就能有所洞察,并能采用相关措施进行自保。在保存有用之身的基础上,再因时制宜的筹划计谋和制定弥补的策略,并以此辨识细微缝隙产生的原因。祸端初起时如秋毫之末那样微小,发展起来就可以形成震动泰山的效果。所以如果要施策于外,必须根据抵巇的原理,在事物尚处在萌芽状态时,及时发现其漏洞,并想出新的计策来堵塞它。善于发现并运用抵巇之法来弥补缝隙,就是道术的精要所在,也是圣人处理事情的根本方法。
【注释】
【1】陶弘景注:“形而上者谓之圣人,故危兆才形,朗然先觉,既明且哲,故独保其用也。因化说事,随机逞术,通达计谋,以经纬识微,而预防之也。”因化:顺应变化。
【2】陶弘景注:“汉高祖布衣以登皇极,殷汤由百里而取万邦。经,始也,挥,发也。”
【3】陶弘景注:“宫乱政施外,兆萌牙孽之时,智谋因此而起。盖由善抵巇之理。故能不失其机。然则巇隙既发,乃可行道术,故曰:抵巇隙为道术用也。”施外:施教于人。
【经文】
天下纷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鼠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1】。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2】。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3】。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4】。
【译文】
天下混乱,庙堂之上没有明君圣主,公侯之家道德沦丧,贤臣遭到摒退,圣人逃离乱世隐居起来,贪婪奸诈之徒兴起,破坏朝纲;君臣之间互相猜忌,各种势力之间互相攻伐,国家的形势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局面;而普通民众中也是父子离散,彼此反目成仇;这些都叫社会有裂缝的状态。圣人有鉴及此,就会用“抵巇”之法来处理。世道如果还可以治理,就运用“抵巇”之法查缺补漏,使之走上正轨。如果不能治理,就运用“抵巇”之法,循其缝隙,彻底将其打破,然后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秩序。或者用“抵巇”之法达到弥补缝隙的目的,或者用“抵巇”之法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或者用抵的手法反过来,或者用抵的手法倒过去。
五帝时期,政通人和,即令有隙,不过是纤芥之疾,所以就用“抵巇”之法来弥缝漏洞。三王之时,天下大乱,缝隙已不能弥补,故而汤武革命,推陈出新。现在各诸侯国之间,都是利用对方的缝隙,或抵而塞,或抵而得,不可胜计。在当今的这个时代,善于运用“抵巇”之法者,可以在诸侯之间占尽上风。
【注释】
【1】陶弘景注:“此谓乱政萌芽,为国之巇罅,伐射谓相攻伐而激射也。”纷错:错乱,杂乱。道德:指通物得理。父子离散:“父不父,子不子”,指父子关系失去礼仪。乖:背离,不一致。反目:指不合。
【2】陶弘景注:“如此谓抵而塞之,如彼谓抵而得之。反之谓助之为理,覆之谓自取其国。”
【3】陶弘景注:“五帝之政,世犹可理,故日抵而塞之,是以有禅让之事。三王之事,世不可理,故日抵而得之,是以有征伐之事。”
【4】陶弘景注:“谓五伯时,右犹‘上’也。”相抵:相互抵制、抵抗。
【经文】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1】。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2】。圣人者,天地之使也【3】。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4】。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5】。
【译文】
天地万物之间有合有离,有开始有终结,必然会产生缝隙,不能不明察秋毫。事先能够察觉到休咎否泰,并且能够用“抵巇”之术加以控制的,就是圣人。圣人,乃是天地所派遣的特使,假如世间没有裂隙需要抵塞,那么就深深地隐藏以等待时机;遇到裂隙出现需要抵塞,那么就为此谋划。这样,对上可以匡扶社稷,经国纬政,对下可以约束民众,使之归附。如果能够顺应自然规律来运用,那么就能掌握天地间一切事理玄妙。
【注释】
【1】陶弘景注:“合离谓否泰,言天地之道。正观尚有否泰,为之巘隙,又况於人乎!故曰:不可不察也。”
【2】陶弘景注:“捭阖亦否泰也。体大道以经人事者,圣人也。”许富宏先生按:以此“捭阖”御“抵巇”。鬼谷子反应、内揵、抵巇、飞箝、忤合均以捭阖篇立论。捭阖是总纲,此为一例。
【3】陶弘景注:“后天而奉天时,故曰天地之使也。”
【4】陶弘景注:“上合谓抵而塞之,助时为治;检下谓抵而得之,使来归己也。”检:约束。
【5】陶弘景注:“言能因循此道,则大宝之位可居,故能为天地守其神化也。”余樾引《国语-鲁语》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守为公侯。”故此云为天地守神。注谓为“天地守其神祀”,失之。因:根据。循:遵循。
丹阳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