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超8千亿,是怎么做到的?

“春节黄金周”刚刚过去,中国消费迎来“开门红”。“就地过年”没能阻碍人们“剁手”买买买的热情。
据商务部监测,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11日—17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4.9%。

1.消费总额超疫情前水平

与往年不同,8210亿元仅是“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而非全口径消费额。不过根据商务部数据,这一销售额也已超过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的水平。

在太平洋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陈曦看来,数据实际上偏弱。他在文章中指出,今年春节消费同比增长28.7%,完全是因为低基数效应。“我们要看的是剔除基数效应的增速,就像GDP数据,每一年都是新高,重要的是增速如何。”他写道,“剔除基数效应,2021年春节消费增速为-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则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这需要辩证地看:一方面,今年春节假期有个大背景——疫情防控和各地因此提倡的就地过年。这些是影响春节消费市场的很大变量,客观上对消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如果与正常年份的春节相比,今年春节消费市场可能是比较平淡的。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在这大背景下,今年春节消费市场仍有不少亮点,一些指标增幅不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即使在疫情防控的条件下,我国消费市场依然展现了巨大潜力和现实张力,这有助于推动消费恢复性增长。
“从这个意义上看,在疫情防控和就地过年的大背景下,今年春节消费市场仍然有不俗表现,也可以说是符合预期甚至是超预期的。”张德勇评价。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的结论也是如此。他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从整体数据来看,因疫情产生的负面影响持续存在,但趋势还是向好的。
2.线上消费火爆
从线上消费的表现来看,其数据十分抢眼。
广东、湖北、黑龙江、新疆、西藏等地开展“一部手机逛商圈”“线上云花市”“线上打年货”等活动,市民可在云端看烟花、逛庙会、赏花灯、走亲友、买年货。
趁着春节,不少电商平台推出了优惠活动。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的“全国网上年货节”,假期前6天网络零售额超1200亿元。
以海南省为例,该省2月11日—17日线上总消费19.87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城市线上消费额实现16.60亿元,同比增长84.97%,农村线上消费额实现3.27亿元,同比增长77.10%。与此同时,北京、深圳、苏州等地还发放了上千万元的数字红包,进一步刺激消费。
线上消费的火爆也体现在快递上。
 春节前夕,多家快递公司承诺“春节不打烊”。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监测显示,2月11日—1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6.6亿件,同比增长260%。仅除夕和初一两天,全国快递处理超过1.3亿件,同比增长223%。
 与往年大量快递从大城市发往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不同,今年春节期间,“双向流动”成了“快递春运”的标志。据在线寄件平台菜鸟裹裹发布春节寄快递报告,春节不打烊期间(2月4日—18日),河南、贵州等人口流出大省的家乡年货主要寄往东部沿海省份。
与包裹快递同样红红火火的,还有线上餐饮消费。

春节期间,大型支付机构监测餐饮商户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3倍,部分外卖平台线上餐饮消费额增长2倍以上。除夕当天,有的平台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70%,上海、安徽、青海、陕西等地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79.0%、40.5%、21.0%和18.1%。

“不少商家针对在一二线城市过年的异乡人增多,推出小份年夜饭或按需定制的年夜饭,是就地过年新态势下的创新。”付一夫表示。

3.线下消费得到提振

根据陈曦的说法,今年春节线上消费很高,“造成消费整体高的幻觉”,这实际是对线下的替代,而不是增量。但事实上,线下消费还是得以从去年的颓势中“喘口气”。

据有关机构监测,全国10个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日均客流量同比增幅超200%,达到2019年春节同期86%水平。支付宝数据显示,全国热门商圈的支付宝交易金额平均增长108%。

不过在另一程度上,线下消费也确实没能彻底恢复。

 受“就地过年”政策影响,春运客流大幅减少,跨省旅游遭受了冲击。以四川省为例,今年春节黄金周,全省各地共接待游客4365.87万人次,旅游收入285.53亿元,分别只恢复到2019同期的52.9%和49.2%。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周边游和本地游市场的“飘红”。

据同程航旅数据,假期前六天周边游整体环比涨幅达289%,部分城市周边游同比增长300%以上;飞猪平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本地游预定量同比涨超660%;携程门票的数据亦显示,本地预订门票的订单量比2019年春节增长超300%。

付一夫认为,本地游和周边游的兴起,对于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业起到了非常好的修复和补充。“旅游的产业链很长,从出行到餐饮、购物等等,都能得到提振。”他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旅游可能还是以本土旅游为主,这对大城市周边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

就近休闲,除了旅游,没有比看电影更好的选择。《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刺杀小说家》等多部国产电影在春节期间上映,引爆电影市场,一些影院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场面。

 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11日除夕—17日正月初六,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继2019年59.05亿元后,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增长32.47%,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其中,截至2月21日22时03分,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正式超过《唐人街探案3》,成为中国影视票房第五名,而上述两部影片累计票房均已突破40亿元。

然而,高涨的票房背后也有票价上涨的因素。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0时,2021年电影平均票价为44.2元,远高于过去7年。陈曦认为,春节影院票房高,也造成了消费整体高的幻觉。

4.高端消费带动较强
值得注意的是,支撑起这些消费数据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超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等。以电影票房为例,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春节黄金周三四线城市的票房远低于一线城市。

△ 2月14日,消费者在深免海口观澜湖免税城体验电子产品。

另一方面,高端消费也为整体消费上涨出了一大部分力。
春节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珠宝首饰、服装、通讯器材、家电数码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0.8%、107.1%、39.0%和29.9%,部分电商平台健身器材销售同比增长49%。辽宁、吉林、浙江等地重点监测企业通讯器材、高端日用品、汽车类商品销售实现成倍增长。
上海市商务委抽样调查497家零售和餐饮企业数据显示,2月11日至17日,390家零售重点样本企业实现销售额76.1亿元,同比增长1.2倍;其中,港汇恒隆广场、百联奥特莱斯等售卖奢侈品的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0倍以上。
在海南,离岛免税店在2月11日至17日间的销售额超15亿元,其中免税销售额约14亿元,接待购物人数超过20万人次。

△ 消费者(右)在位于海口的深免海口观澜湖免税城选购离岛免税品。

张德勇认为,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主因,在百姓满足了常见的大众消费后,往往就会提升消费层次,形成消费升级;今年1—2月份,既有元旦又有春节,假期相对集中,旅游购物是假期必不可少的节目,尤其是春节,是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人们也因此愿意多花钱消费,增加喜庆过大年的年味;众所周知,由于疫情原因,特别是国外疫情不确定性高,往年一样的出国旅游购物已难实现,所以,今年海南免税店、各地奢侈品消费火热,也有“海外购”“全球买”变为国内买买买的愿意,即从以前的消费外流变为当前的消费回流。
付一夫也认为,未来免税行业会持续火爆,受目前海外消费的高门槛影响,消费外流的情况会得到改变,曾经旺盛的海外购买力会留在国内,值得期待。但他也指出,除了在海南,也应当鼓励设立如位于北京前门的“市内免税店”。

△ 中免集团旗下北京市内免税店。(来源:中免集团官网)

“目前中国免税行业正处在起步期,主要场景还是在机场,存在局限性。如果未来放开市内免税店,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大的利好,同时也利于行业发展,对未来消费回流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付一夫说。

5.仍将处于恢复性增长的阶段
以上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于新型消费的青睐与热情。

“事实上,新型消费发展最核心的根源,就是以数字经济、数字技术为轴进行拓展,本质是消费数字化领域的转型。”付一夫认为,回看2020年,已经有很多新型消费在蓬勃发展。目前很多传统领域都在拓展线上业务,这对于对抗疫情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复工复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指出,今年新型消费很抢眼,也是因为经过了过去一年的培育,那些不太适应的人群已经得到了一些强化,这也对新型消费的进一步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整个数字化转型也是对数字技术发展的正向反馈,这也会进一步强化消费者的意识。”付一夫表示。

△ 2月3日, 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京西皮影非遗园,京西皮影传承人王熙介绍牛年主题皮影。

付一夫认为,在未来,零售业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是大方向,“会带来双赢局面”。他表示,线下商家一直承受着经营压力,迫切需要转型,线上商家也存在着获客成本高等问题,彼此都有诉求。

在餐饮领域,付一夫认为,企业首先需要拓展服务边界和半径,如与相关平台合作,尽力向线上拓展业务;另一方面,疫情之下人们对食材的质量更加重视,因此企业也要更加重视食材的选购、对品质的监测和把控;与此同时,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餐饮门店除了关注菜品,也要进一步完善服务、装修等,提高消费者进店体验;最后就是要紧跟政策,针对餐饮浪费的行为采取进一步措施,比如强化宣传、推出小份菜等。

在张德勇看来,消费是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在当前疫情仍未彻底根除的情形下,消费也会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因此,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发展逐步恢复并走向正轨需要一个过程,消费也是如此,仍将处于一个恢复性增长的阶段。
“当然,我国居民消费仍具有很大潜力,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已成趋势,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需要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以应对当前疫情的巨大冲击。”张德勇表示。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左琳

责编:何晶

制图:左琳

图片来源:

大家还在看
权威解读 | 如何做好新征程背景下的“三农”工作?
解读一号文件 | 协同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全文 |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 我们的微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