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故事 | 历史上的奇闻——骂皇帝骂来的“高官”!

/有奖读书,请从公众号菜单进入/

说到骂人,大家都会。即使圣人孔子生气了也骂过学生“朽木不可雕”。但是骂人是讲究水平的,有的人骂人会惹祸上身,也有的人骂人却能骂来好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牛人,这个人写诗骂皇帝,没想到却换来了高官厚禄。这个人就是唐朝的诗人韩翃(hóng)。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先说一说传统节日“寒食节”的由来。

一说寒食节,人们往往会想到清明节。其实,寒食和清明不是一个节日,只是因为两个节日相隔太近,大家往往忽略了寒食节。清明节是24节气中的节日,那寒食节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受到迫害,到处流亡。在逃亡的路上,没有粮食,重耳饿得无法走路。跟随他的大臣介子推,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为重耳熬汤。介子推跟随重耳流亡了19年。后来重耳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可是在封赏大臣的时候晋文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就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听说后非常惭愧,就带着大臣去绵山寻访介子推。绵山山高林密,到哪里去找人呢?有个大臣就出了一个馊主意,让人放火烧山,希望能把介子推烧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到介子推的影子。等到大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和老母亲,抱着一棵老柳树已经被烧死了。晋文公见此,大哭一场。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段时间,全国禁止烟火三天,只能吃冷饭。所以叫做寒食节。

本来寒食节是要全国禁止烟火的。到了唐朝的时候,皇宫里面可以点蜡烛。在寒食节结束的时候,皇帝还会赏赐大臣们烟火。让一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去皇宫里面借火,也就是传蜡烛。到了唐朝中期,几任皇帝宠幸佞臣。这些佞臣权势很大,败坏朝纲。在寒食节期间的晚上,全国上下一片漆黑,只有他们这些特权阶级,能从皇宫里面得到烛光。这明显的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看到这种现象,诗人韩翃非常气愤,就写了一首诗来讽刺皇帝。他的诗是这样写的——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我们看这首诗,写得非常地唯美。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春天的时候,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期间,暖暖的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里的柳枝。夜色降临,汉朝的皇宫里忙着传递蜡烛,袅袅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戚的家里。这里的“五侯”,是指汉朝汉成帝分封的皇后的五个兄弟,这五个侯爷受到皇帝的特别恩宠。韩翃是唐朝人,而他的这首诗却写的是汉朝。汉成帝分封的“五侯”历史上的名声不好,所以在这里“五侯”就映射了皇帝宠幸的那些佞臣。加上题目叫做“寒食”,就可以看出这首诗的讽刺韵味。

但是这首诗在整体上写的朝气蓬勃,刻画出了春天里皇家宫殿的气派和勃勃生机,给人一种歌颂大唐盛世的感觉。因此受到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偏爱。唐朝皇帝唐德宗更是爱不释手。相传就因为这首诗,唐德宗提拔韩翃做了“驾部郎中知制诰”。成了历史奇闻。

这里是乾訸书苑,这里有文学,有历史,有远方,还有诗。

乾訸书苑有奖读书活动

增加"学力"可兑换奖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