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姆效应”|屡试不爽的心理学法则,你也会中招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窥探人性、评价别人,我们常常乐此不疲。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最难的不是了解别人,而是认识自己!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足够独特,从外表到思想。
还是用这个经典的答卷来验证吧,这里有一段对心理特征的描述,认真读完后对照自己,如果你觉得描述与你相符就答“是”,不符就答“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你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有自我批判的意识。
你有很多特殊的能力有望成为你的优势,但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
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轻松克服它们。
你喜欢每天的生活都有新意,讨厌受到束缚。
你喜欢独立思考,并因此而自豪,同时也会听取别人的建议,但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你是不会断然接受的。
你不喜欢过于坦率地表露展示真实的自己,认为这是不明智的举动。
你时而外向、友善、喜欢交朋友,时而内向、谨慎、沉默寡言。
你有梦想和抱负,有些往往是不现实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请问您的答案是“是”还是“否”呢?
如果您的答案是“是”,那么很遗憾,您也不幸中招了!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选择的,他们都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活灵活现。
而如果您选择的是“否”,那么恭喜您足够有个性。如果您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您就是为数不多的能打破“巴纳姆效应”的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是以著名魔术师费尼尔斯.泰勒.巴纳姆来命名的。他曾经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巴纳姆效应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借助外界的信息来评判自己,经常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或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
巴纳姆效应旨在提醒我们清醒地认识自己,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
都说“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这下你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