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重要的邮箱
很早以前,大概在去年9月份,我开始突发奇想,决定在家里设置一个邮箱.
这个想法来自于跟小花妈妈的聊天,那天我们在去上摄影课的路上,聊起让孩子练随笔这件事情,她跟我说起早上给孩子写小便条,互相鼓励,孩子也会写谢谢妈妈做早餐之类的话,听起来是很温馨的,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然后,她聊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跟孩子有连续不断的话题,就好像写作的人需要日更一样,就是要扩大写作范围了.
这个邮箱的制作很简单,用一个装红枣片的小盒子,挖了两个洞,外面贴了一些花胶带.
我们没有选择在网上购买,一方面是没有找到满意的样式,还有就是需要一种仪式感.
然后,我亲自示范给她们看,应该怎么写信.
每天白天,我给她们写信放进去,等她们放学回家,她们就会去取信,然后开始给我回信,不会写字的老二也很积极,当然,我不但要给她写信,还要负责帮她代笔,以及念来信.
对我来说,给孩子写信不是什么难事,渐渐地,我开始把她们当作朋友,有时候会告诉她们今天摄影课看到什么,有时候会分享我读到的书,然后会插入一些她们平时问我的问题,而孩子喜欢新鲜,她们开始给自己认识的每个人都写信,那段时间真的很忙碌.
我并没有明确告诉她们该如何写信,我只是写给她们看.
在写的时候,我内心的愿望是:希望我们可以一直保持沟通,希望我们可以对自己说真话,对自己信任的人说真话.
忘了我们坚持了多久,渐渐地还是被课程占据了时间.
然后那个邮箱就静默了.
今年过年回来,在打扫屋子时,我曾经一度想把它扔掉,为了房间看起来简洁利索,感谢这场疫情,我连扔垃圾都滞后了.
今天早上,老大拉着我说,妈妈你已经很久没去收信了,已经有好几封信给你的.
我最初的感觉是震惊.
然后,我就收到了这封信.
信是昨天晚上写的,我想她大概已经憋很久了,而最终的导火索在于,每天固定的纪录片节目,昨天竟没有时间看,妹妹一直在抱怨,说是姐姐做作业太慢,导致她没有娱乐时间,然后我就历数了她每一个环节的磨蹭,以及那么多未完成对事项,当然最难的一点是,我让她回想一下自己一天都干了些什么,她完全想不起来,而我滔滔不绝指出了她荒废时间的所有细节,我想姐姐写信的时候应该很沮丧吧.
我自己在家里算是最自律的一个,然后不自觉地要求她们变得像我一样,这是我的偏执.
我忘记了自己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变得自律的.
读完信,我的第一反应是开心.尽管她指出有时候不愿看见我.
我真的没想到这个被我遗忘的邮箱,在孩子心里一直复活着,她还记得我说过的它的作用.
再然后,我选择帮助她重建信心,我想她是在向我求助,而我也正好需要她的积极配合、才可能改变我们之间因为时间问题而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开始给她写回信,写了一半,发现要说算内容太多,于是决定来个研讨会.
我们坐在餐桌前,花了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重新梳理每天的生活,明确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以及对于时间的认识,并出台了第二版作息表.
也许,大概还会要出第四版第五版的时间表,这个我有心理准备,要养成严格自律,不是那么容易.
如今,再看那个作为手工作品,堪称丑陋的邮箱,觉得它有资格成为我们家的传家宝.
因为我从不知道,一个邮箱,也许代表的是一种沟通的力量,这种力量,走出家门一样有用.
它是理性的种子.
只不知,这个邮箱,是否遍地都是?
只不知,世人是否如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