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老师领你读红楼】第七讲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是以前高中语文课本上的一篇很重要的课文,也是《红楼梦》里写的非常精彩的一折戏。葫芦,就是糊涂的意思,就是说糊涂的和尚判了一桩糊涂的案子。怎么是和尚在断案呢?是一桩什么案子?怎么个糊涂断案法?咱们且慢慢看吧。

话说急功近利的禄蠹小人贾雨村在被复用的时候,赖着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的推荐,倚仗贾府的势力,补授应天府知府。刚刚上任,就遇到了一场人命官司。两家争着买一个婢女,各不相让,金陵薛家倚财仗势打死了另一个买主冯渊。

这是贾雨村坐应天府大堂的第一件案子,原想公事公办显示自己的断案能力和正直无私,至少表面上他想这么做。

可是,一个门子的出现,直接改变了这桩案子的走向,导致了案子的另一种结局。门子,就是旧时在衙门里给官员端茶倒水的仆役。这个门子,原来是贾雨村落魄的时候寄居的葫芦庙里的一个小和尚,因为葫芦庙被烧,无处安身,又耐不住寺院的寂寞凄凉,趁着年轻蓄发还俗当了门子。巧的是,恰好在贾雨村任职的应天府当差。贾雨村没认出他来,他已经认出了贾雨村。

这门子的一番话,引出了一张本省有名的“护官符”,四大家族的情况正式开始介绍,四家的势力可不一般。一起看看这张“护官符”的内容: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贾府,宁国荣国二公之后)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史候府,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王家,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紫薇舍人薛公之后。)

这四大家族,皆有姻亲关系,贾家宁荣二府不必说了;史家是贾母的娘家,也是史湘云家;金陵王家是王夫人和王熙凤的娘家;薛家是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家,薛蟠、薛宝钗家。四大家族互有照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其实看了这张“护官符”,老谋深算的贾雨村心里已经有判断了,却故意不说。笑着问门子:“如你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

这门子自作聪明地把这案子的来龙去脉说了个遍。被打死的人叫冯渊,父母俱亡,家庭衰落。十八九岁上遇到一个小丫头,就喜欢上了,立意买来。可是,又想着郑重其事,三日后过门。到底是年轻,不知道夜长梦多,以致中间发生了变故。

这人贩子不讲信用,又偷偷卖给薛家。一个姑娘,许了两家,两家都不肯收银子,都要领人。薛公子就喝令手下打死了冯渊。引发了这场人命官司。

门子还告诉贾雨村,这被拐的小姑娘就是贾雨村的大恩人甄士隐的女儿,小名叫做英莲的。五岁被人贩子拐去,养到现在才卖。有一种人贩子,专门拐骗幼女,养到十二三岁再卖。

从古至今,人贩子最是可恶,可恨!就是这个人贩子,毁了甄士隐一家,也毁了英莲的一生!

贾雨村是深谙为官之道的,两害相权取其轻。此时甄家已经败落,贾家权势正盛,听了门子细说,贾雨村心里其实早就已经结案,为了以后出了问题好推脱,故意引着门子献计了结此案。看看这门子是怎么断案的:

老爷明日坐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原凶自然是拿不来的,原告固是定要将薛家族中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小的在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令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老爷只说善能扶鸾请仙,堂上设下乩坛,令军民人等只管来看。老爷就说:`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薛蟠原因夙孽相逢,今狭路既遇,原应了结。薛蟠今已得了无名之病,被冯魂追索已死。其祸皆因拐子某人而起,拐之人原系某乡某姓人氏,按法处治,余不略及'等语。小人暗中嘱托拐子,令其实招。众人见乩仙批语与拐子相符,余者自然也都不虚了。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见有了这个银子,想来也就无话了。

这案子断的这样,连扶鸾请仙这样神神道道的方式都用上掩人耳目,不是一桩葫芦案才怪呢。咱们来分析一下,门子断的案子吧。

一是虚张声势,发签拿人。做出公事公办清正廉明的样子,大张旗鼓的写官府文书,发逮捕证,又不是真的去把真凶抓来。

二是制造假象,嫁祸于人。人贩子是该按法处治,可是杀人凶手就该逍遥法外吗?

三是威逼利诱,花钱消灾。门子是看准了薛家有的是钱,不怕花钱,冯家没有什么要紧的人,用银子就可以摆平。

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见有了这个银子,想来也就无话了。

贾雨村嘴上说着不妥,说着再斟酌,其实第二天坐堂审案,就是这么断的案子。想必这门子对这桩案子也是下过一番功夫的,料事很准。这桩案子就这么糊里糊涂地结案了。冯渊,逢冤也,死的真是冤呢,可惜在那个时候作为弱势一方沉冤不能昭雪!

这件案子完结之后,贾雨村匆忙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忙着写信向贾政和王子腾邀功请赏。

在这里,再说一下贾雨村这禄蠹小人,忘恩负义,知恩不报。已经知道英莲是当年大恩人甄士隐的女儿,并且被“呆霸王”薛蟠生拉硬拽地拖到家里去,却没有任何表现,连同情也没有,恩人女儿的死活仿佛和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这时候已经坐上了应天府知府的位子,还是有些能力去帮帮她的,至少能去看看她吧。可是,他没有,而且还怕因此不堪往事被别人知道。

当年穷困潦倒寄身葫芦庙,得着甄士隐的接济才能去赶考中榜,才能有今日。恩公的女儿落到如此地步,他不管不问。世上就有一种人不知道感恩,知恩不报,甚至恩将仇报,说的就是贾雨村这样可耻的小人。

第二件事就是寻了个不是,远远的把门子充发了。这里,咱们得好好分析分析门子被充发这件事,也好汲取一下做人做事的教训。

门子这个人,其实就是一个特别小的角色,以至于连个名字也没有。先是在葫芦庙里当小和尚,葫芦庙失火被烧之后。他难耐寂寞,还俗去衙门里找了个差事。还有几分伶俐乖巧会察言观色,当了门子,给知府端茶倒水当勤务兵。还买了房子娶了媳妇,房子还不小,能租出去一部分。

应天府新任大老爷贾雨村竟是旧相识,葫芦庙小和尚众多,贾雨村已是不记得有这个小和尚。在提示了一次,贾雨村还是记不起来的时候。门子笑道:“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记得当年葫芦庙里之事?”

贾雨村听了,雷震一样想起从前。想必,贫贱时候栖身的葫芦庙,贾雨村这辈子都不想再提起。然后贾雨村就假模假样地拉着门子的手,说什么“贫贱之交不可忘”之类的假话。

门子也像他乡遇故知一样,开始不知道高低地说话:“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护官符'来不成?”言谈中透露着一些不屑不恭敬。

这门子混迹本地衙门官场多年,已经深谙应天府官场的“潜规则”,于是贡献出当地的“护官符”来。后面又是说,连“护官符”都不知道,怎样做的长久。说什么“大丈夫相时而动”,“ 趋吉避凶者为君子”,竟是有点教训的语气了,还提醒贾雨村做个顺水人情。又讲凶案的来龙去脉,又出主意让贾雨村断了个葫芦案。

作为一个端茶送水的门子,他知道的太多了,也做的太多了!

大家想,如果你是老板,你身边能容门子这样的下属吗?

说是葫芦僧,确实也是个糊涂虫。自作聪明,到底是小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都是说的小聪明,他就这样帮着贾雨村断了一桩糊涂案,然后糊里糊涂地亲手把自己的前程前给毁了。

第一、门子不该说出葫芦庙,揭贾雨村的老底。读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许攸就是死在这上面。当时曹操攻破邺城,占领霸州的时候,他的发小许攸曾经给他出过主意,有些功劳。许攸仗着自己是曹操的发小,又有点功劳,就有些轻慢,当众叫曹操的小名,说一些不堪往事。最终被曹操手下所杀。没有几个做官的愿意被别人揭老底。

第二、门子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上司面前耍小聪明,过于显摆。那上司不如你啊,像个傻子一样被你猜透心思,让你摆布?杨修是怎么死的,还记得不?别动不动跟着老板后面揣摩心思,打小报告大献殷勤,甚至出坏主意,显得怪能似的。其实,哪个老板是傻子呀,只是看着你在面前表演,就像看猴一样罢了。这样的小人,偶尔得一点好处,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当老板的,要善待单位里那些老实人,他们老实本分任劳任怨,可是并不傻。任何权利都是有期限的,要慎之又慎。《菜根谭》里说“弄权一时,凄凉万古”,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这门子就这样被贾雨村给远远地充发到外地去了,但愿他能汲取点教训,长点记性,不然有一天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最后再来说一下这个案子的凶手薛蟠。在过堂审案子的时候,作为凶手的薛蟠一直没有出现,仿佛这个案子和凶手无关。书里说他打死冯渊,抢了丫头,没事一般,带着家眷走他的路,没有躲避。说他挥金如土,倚财仗势,被称为“呆霸王”。其实,没有人天生就会如此。

这是家教使然。任何孩子长大出问题,都脱不了原生家庭的关系。书里原话说:“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

单亲,母亲纵容娇惯,家里豪富,不好好读书,性情傲慢,只是斗鸡走马,惹出事来有别人替他挡着。就是惹出人命官司,也不当回事。可是,总有失势的时候,总有别人挡不住的时候,后四十回续本里,薛蟠一次在小酒馆里喝酒,因为换酒晚了些,就用酒碗打死了店小二,那时候四大家族的势力没有这么大了,罩不住了,他被判了死刑。

薛家的大少爷“呆霸王”是这个样子,却有个才貌双全贤良淑德的妹妹,就是薛宝钗。这件案子处理完之后,薛家就到了贾府,在贾府安顿下来,并且常住。宝哥哥、林妹妹、宝姐姐就都住在贾府里了。薛宝钗来了,又发生了好些事情,咱们慢慢看,慢慢讲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