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日新1217】反面教育(图:2019年沟东偶拍)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琐事杂记 

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矛盾、很复杂的“生物体”,有时候心里明明想着这样,嘴里却说成那样;明明希望并相信一切一定会好好的,却非要扮演着“坏人”的角色进行一些反面的说教。

这种“毛病”,或许是源于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妈总是教导我,要做个好人。我自以为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从小到大基本上做到了:在“育红班”(幼儿园)的时候,捡到过5块钱交给了老师;上小学的时候,帮助邻居家的老奶奶打水,坚持了很长时间;高中的时候,曾经把从医院看病出来摔倒在路边的老人送回了家......那时候没有医保卡,也不怕被讹,做得心安理得,助人之后心里真的很乐。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假期再回到老家的时候,父母对我的教育就不再是正面教育,常常跟我说邻村谁谁谁又被骗了、电视上说谁做好事又被讹了等等,“教导”我在外面不要太好心眼、不要太实诚、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帮助别人......

可是,他们说的太晚了,本性难移,我只是听着,心里也想着听他们的话,但是真遇到事的时候,我还是想伸手帮一把,还是坚信天下还是好人多。

当我有了孩子,我也一直教导孩子要做个好人,自己有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帮助别人一把就尽量帮一把。如今,孩子马上要离开我们、踏入大学的校园了,今天我却不自觉地开始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反面教育:要学会看人识人,不要与那些思想偏执的人较真儿,远离那些容易容易冲动的人,不要太好心地去帮助别人,不要一个人到那些偏僻的地方去等等......

关于大学生活,我告诉孩子,大学里学到的那些所谓的知识,只是用来考试拿分的,在实际生活中能用到的或许很少;真正有用的,是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学习积累的“情商”,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四年,首先要学会的是“玩”,在“玩”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组织调动更多的人“玩好”。为了让孩子到大学里能找到好玩的事,我要求她现在开始去尝试各种“好玩”的东西,发现那些好玩且有意义的活动培养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大学之后去参加相关的“社团”,把这些好玩的活动继续玩下去,玩出新花样、新境界......

但是我说我的,她做她的,答应的挺痛快,却迟迟不见行动。从“高考结束5天以后”到“下来成绩”,再到“报完志愿”,今天问她什么时候开始写《一路走来》,她答复得很直接:“下来录取通知书吧!”

我笑了:“下来录取通知书之后能开始走吗?不会等到开学之后吧?那干脆别写《一路走来》了,就写写《一路 gu  yong下去》吧!”

我们都笑了!她写与不写,我都没有办法......

信息时代的“家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