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老白:分稻草“捡勾”,农村很多事大家不知道,我来说给你听

前两天我写了篇文章,说的是以前农民交公粮的事情,引来了很多朋友围观,大家的评论我都看了,大多数朋友都能理解文中的意思,但有少数朋友持反对意见,觉得当年的农村不是那个样子。下面,我就来说一下农村收割稻子和分稻草的事情。

那个时候没有收割机,稻子全都是用镰刀手工收割的。对于镰刀,可能现在的年轻人又不知道是什么工具了。镰刀是当地铁匠用熟铁打的,上面用錾子錾了像鱼尾纹一样的小齿,装个小把在上面,捏在手里特别轻巧。

农村人有两怕,一怕插秧,二怕割稻子,因为这两种活都得长久弯腰,累得腰酸背疼,两脚都站不稳是常事。我累到极限的时候感觉腰部麻木了,真的很想在田路上躺一会儿。晚上,我睡到半夜腿抽筋,真的疼呀,疼得我眼泪哗哗地流。

割稻子大都是选在晴天,割完让太阳晒三天,稻草晒干了,谷子也晒干了一半,然后再用稻草一小捆一小捆地扎起来,五小捆放一堆,这样挑稻子的人抱起来更方便。力气大的男人一担能挑八十捆,力气小点的只能挑六十捆。

有人会说,这样捆扎稻子会导致谷子掉下来,掉肯定会掉几粒,掉得不多。农民有经验,捆扎稻子时尽量避免碰到谷子,担子上肩时也是一气呵成。如果一口气没上肩,吃不住劲,担子落到地上了,那会掉下很多谷子。这种失误的情况基本上没有,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挑不了那么多不会勉强。这即是人们常说的“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笠。”,不能损失粮食。

如果割好的稻子遇到下雨天,那是很糟糕的事情。

下一两天的雨问题不大,太阳出来了,等上面的稻子晒干了,翻个面,把下面的稻子晒干就可捆扎起来挑到晒谷场去了。最怕接连几天下雨,稻子在田里会发芽,损失可就大了。发了芽的谷子是不能交公粮的,只能分开来脱粒,留给自己吃。

接连的雨天不仅会损失稻谷,稻草还会变质、发霉,牛吃了这种变质的稻草会咳嗽,只能用来垫猪舍。

说到这里,思想缜密的人肯定又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稻子割倒在田里,下一个礼拜的雨怎么办?难道就让它们在田里发芽,烂掉吗?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种事情不是不可能发生,的确有,该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挑湿禾。队长哨子一吹,全体社员冒雨冲进田里,女的扎,男的挑。

粘泥带水的稻子很沉,力气大的一担能挑四十捆就不错了,所以速度很慢。男男女女浑身上下都是泥,骂老天瞎了眼,害得大家都来受这个苦。

冒雨挑上来的谷子肯定不能放在晒谷场,只能堆在仓库里,必须马上脱粒,不然,隔一天就会发热,腐烂的腐烂,发芽的发芽。那时,稻草是顾不了的,脱了粒之后往门外一扔,让它们淋雨去,主要是保谷子。湿漉漉的谷子堆在一起也不行,照样会发热发芽,必须把它们摊开来。仓库位置肯定不够,各家各户的厅堂就成了晒谷场。

好在这样的天气还是比较少,不然,种田的人是真的愈加难了。

当年,我所在的生产队真的有台电动的滚轮式脱粒机,用脱粒机脱粒又快又干净,瘪谷都能全部脱下来。

谷子交了公粮之后,余留下来的分口粮,按人头来分,人人都一样。人口多劳力少的人家,口粮不会少分,但年终总结时没有底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不敢出声,感觉拖了大家的后腿,沾了大家的光。当然,工分折算的钱劳力少的人家也分得少点,但也少不到哪里去,干一天的活也就一两毛钱。

稻草在农村大有用途,是宝。稻草的分配也是大有讲究,不是你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必须做到公平公正。

一大捆稻草有十小捆,由于割稻子时有的人手大,有的人手小,所以每小捆的大小有差别,每大捆的重量也就有差别。如果按重量来分,分到各家各户还要称一下,费时费力,一般不称重,按捆来分。

分稻草之前,肯定要先预留生产队的牛的“口粮”。牛要吃稻草,一头牛大概要吃多少,经验丰富的农民早就知道。分稻草不像分谷子按人头来,按户来分,没谁有意见,到底稻草不是给人吃的,就是生活中要用到的东西,家家的用量差不多。

在晒谷场,大家按户摆堆,一个堆放十捆,如果还有剩余,就再加一捆,不够分就减一捆。每堆捆数一样多,接下来就是“捡勾”。

“捡勾”是当地人的说法,其实就是抓阄。用纸条写上号,揉成一团往地上一扔,谁捡到一号先挑,捡到末号的只能拿别人挑剩的。每堆的重量相差不大,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怕有人有意见,说自家的分量不如别人家的,采用捡勾的办法就是看各人的手气问题,也就无话可说了。

大家都把分来的稻草放在自家的阁楼上,用处可大了。

冬天冷,把稻草衣扯掉,用来铺床,保暖效果非常好。用稻草铺的床容易藏跳蚤,大家也有办法,在稻草上撒些六六粉,跳蚤全会被毒死掉。

猪舍和茅房的顶大都也是用稻草盖的。取来几根竹竿,把稻草编在竹竿上,然后搭在土坯墙上,用绳子横竖拉几条固定不让风刮走,就成了。稻草容易着火,端着煤油灯喂猪或点着火把上茅房,稍不留神就把房顶给点燃了。有户人家的猪舍房顶烧着了,那头猪很聪明,钻到垫圈的稻草里,垫圈的稻草尿湿了,烧不着,避免了一难。

有的老年人还会用稻草打草鞋穿,或打个草盘,放在灶前的石凳子上垫坐。稻草的最神奇的用处便是纺绳。

纺绳可不是简单地用稻草搓成绳子,没有经验的人根本纺不了。

纺绳要选没有淋过雨的稻草,把稻草衣扯掉,只留稻杆。稻杆放在木桩上,有专门砸稻杆的木锤使劲地砸,把稻杆砸软。这样砸过之后的稻杆柔韧性增强,密度增大,纺出来的绳子就结实多了。

为什么叫纺绳不叫搓绳呢?因为绳子根本不是用手搓出来的,是用自制的转轴纺出来的。一个人转动转轴,另一个人添加稻杆,觉得长度够了时,添加稻杆的人将拧紧的草绳一头系在树上,再捏住草绳的三分之一处,转轴的人拉紧草绳走到草绳的另一头,跟着结绳人的手同步绕草绳。

一根草绳要结三股才算成了,这样结出来的草绳非常结实,水不容易浸进去,用来拉犁用。

稻草还可以扎成扫帚,家家都是用稻草扫帚扫地。

看似不起眼的稻草,被农民运用到了极致,充分显示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有多高。

在此,我还能再说些什么呢?请允许我道一声:农民兄弟,你们辛苦了!

20210425晚

(0)

相关推荐

  • 初秋印象

    每年八月初,重庆的天气在一年中最为酷热,经常立秋以后,连续多日晴天,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乃家常便饭,火红的太阳从早到晚一刻也不躲避,因为天上根本没有云彩,云彩到了傍晚的时候才惊鸿一现,仿佛害怕被秋老虎 ...

  • 双抢,是90以后的孩子无法想象的峥嵘岁月

    一句话.一首诗.一种观点 都是出自灵魂.来源于生活的一种声音 诗之勤正是有这种声音的地方 双抢,是90后的孩子无法想象的峥嵘岁月 文|祝欣诗勤 双抢,对于我们60后.70后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倍感亲切, ...

  • 文学看台902 | 庄友烈的晒谷场下了一场及时雨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晒谷场(组诗) ·庄友烈 晒谷 六月天的脸说变就变 一家老少进入备战的状态 云飘过,阵雨随时来 抢收,手脚得麻利 过后,晴空万里 重新晒上的金黄谷粒 贵得比金子还要命 ...

  • 知青老白:忆起交公粮时的往事,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

    原创鬼眼穿魂2021-04-22 00:01:15 当年,我插队的地方属于丘陵地带,半田半地,四季分明.水稻种两季,早稻和晚稻,夏收早稻,秋收晚稻. 夏收非常繁忙,又要抢收,又要抢插,俗称双抢. 夏收 ...

  • 姚增华:割禾

    割  禾 姚增华 这一觉也睡的太熟了,都快八点了才被窗外的鸟叫声惊醒.要是晴天有日头的话,早就让那透过窗子的阳光照晒屁股了.我很不情愿地爬了起来,穿衣,手臂不能顺溜地伸直:穿裤,小腿大腿都觉得有点胀痛 ...

  • 农事回忆:双抢到底抢得是什么?

    双抢 顾成光 炎炎赤日,流火七月:金乌含笑,稻穗弯腰:远望原野,黄光一片:蝉儿嘶鸣,树影瞳瞳.在秦岭.淮河以南中国广亵的水稻主产区,就会迎来一场繁忙的双抢. 双抢,即抢收,抢种.村民在暮春四月底栽插好 ...

  • 消失的晒谷场,永远的乡愁

    消失的晒谷场 路过南渡河的时候,看到东西田洋金灿灿的一片稻田,心里顿时明亮起来.几辆收割机正在不慌不忙地收割着,收割机爬过的地方,留下的稻草渣铺成一条小路,人们拿着塑料袋装稻谷.机械化真方便,真好,但 ...

  • 很多事,不知道更好(深度好文)

    很多事,不知道更好(深度好文)

  • 劝告大家!上海老知青的糖尿病秘方,喝一种树叶血糖降到5.5,农村很常见

    最近,在和糖朋友交流的过程中,一位65岁的上海知青向我推荐了一种她坚持使用的稳定糖和还原糖的方法.同时也欢迎更多的糖朋友反馈给我,一个接一个地分享他们的糖控制技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14年前她被诊断为 ...

  • 秘方来了:上海老知青的糖尿病秘方,喝一种树叶血糖降到5.5,农村很常见

    她14年前确诊二型糖尿病,空腹10,餐后14.一直吃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理想,老是8点多.后来她就经常喝一种树叶泡的茶,血糖慢慢稳定到了5.5左右,这么多年也没有任何并发症.她说,这种树叶许多农村很常 ...

  • 它在农村很常见,绿化庭院的好选择,殊不知种在屋顶上作用更大

    文|农情万家 导读:农村这"野草",本就珍贵,殊不知还是炎热夏季的"天然空调"! 一直都喜欢农村的原野,喜欢山间缥缈的云雾,大自然从来就不吝啬,能呈现多大的壮美 ...

  • 俗语“门前有三树,家兴富三代”,是哪三种树农村很常见

    刷新翻看我关注搜索出行政策俗语"门前有三树,家兴富三代",是哪三种树农村很常见 飞短流长关注今天09:34大图模式导读:在中国人的居住习惯中,钢筋水泥的房子都是"舶来品& ...

  • 作文分格训练——一种很有代表性的作文训练

    题记:非常喜欢分格作文训练,一直在自己的作文训练中借鉴常青老师的作文教学成果,一直也想进一步完善分格作文训练体系,总觉得技巧.语言.思维.材料应该是一个统一体,分格已经涉及材料和思维的基本关系,但和学 ...

  • 我,清华毕业,分不清“的地得”很丢人?

    老板发来10条60s语音消息  很久没联系的同学发来结婚请柬 凌晨3点,甲方发来修改意见 对方发来的消息有错别字 尽管以上所有情况都让人难以忍受,但其中更常见且最让人火大的,莫过于收到一条" ...

  • 明明是虫却被农村人称作“鼠”,网上售价70元1斤,农村很常见

    明明是虫却被农村人称作"鼠",网上售价70元1斤,农村很常见 对于农村来说我们都知道,农村稀奇古怪的东西是非常多的,尤其是虫子,在农村更是随处可见,很多虫子虽然都有规范的命名,但是 ...

  • “拜把兄弟”在以前的农村很流行,如今没有了,你拜过吗?

    "拜把兄弟"在以前的农村,现在比较少见,是现在的人虚伪了,还是缺少江湖义气了?连嘴上说的都不能信,你还拜吗? 那些曾经结拜的人都为人父母了,然后警告自己的儿子,以后可千万别和别人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