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走出你的舒适区,让自己获得更好的进步?

你是不是厌倦自己的碌碌无为?

你是不是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一事无成?

你是不是总是原地踏步,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进步?

为什么?

因为你并没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很多文章都说,想要获得进步,就必须要走出你的舒适区。但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无法做到,只能一复一日地空耗时间。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可以更好地走出舒适区?

又要去做些什么,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获得进步呢?

什么是舒适区?

舒适区这个概念,我相信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百度百科就能找到答案: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

在这个区域里,我们有种掌控自如的感觉,身心感到很放松,没有压迫感,没有紧张感。相反,我们在这里可以找到非常高的安全感,一举一动都非常舒适,稳固。

通常这样的对比,我们就知道,睡觉睡到自然醒会让你感到很舒适,那么每天早起,就是你舒适区范围以外的行动;不喜欢说话,习惯沉默寡言会让你感到很舒适,那么主动开口跟别人聊天打招呼,就超出了你的舒适区范围。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诺埃尔·蒂希(Noel Tichy),运用三个同心圆来阐述了我们行动状况。

舒适区:你已经掌握技能的部分。

学习区:距离你现有能力远一点的新技能部分。

恐慌区:你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到的陌生技能部分。

用一个例子说明,就是如果你想学习开车拿到驾照,那么你的舒适区就是乘坐公车,呼叫滴滴打车,甚至是走路。

而学习区就是掌握科目一至科目四的驾考内容,学会基本的交通规则,习得汽车的操作技能。至于恐慌区,当然就是参加每个科目的考试,或者是真正在街道上驾驶汽车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三个区域都会发生变化。

当你有能力通过所有科目的考试,可以操控汽车,你的舒适区就会从走路、乘坐公车,扩大到懂得如何操控驾驶汽车这个范围。也就是说,你舒适区的范围变大了,操控汽车变成了你新舒适区的一部分。

而学习区就从原本的学习车辆基本操作,变成了学习自如地在街道上驾驶汽车。至于恐慌区就更进一步,变成了敢于在高速公路行驶,或者懂得应对各种突发的交通情况等。

当你的能力越来越高,越来越强,你的舒适区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大,而学习区和恐慌区,也会慢慢变得越来越小。

当然,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我们是还没掌握到的,就算我们穷其一生去学习,也无法将其一一学完。所以,我们没办法让学习区和恐慌区完全收窄消失,我们只需要不断扩展自身的舒适区去提高能力,直到可以让我们实现既定的目标就行了。

这才是走出舒适区的核心宗旨。

确定你的舒适区

每个人的舒适区都各不相同。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掌握不同种类和不同程度的能力。

所以,想要自己的努力取得进步,你必须要确定自己的舒适区。而这个舒适区,却你跟设定的目标息息相关。

例如,你的目标是想提高自己当众说话的能力,因为你觉得跟别人聊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那么习惯沉默寡言,不喜欢跟别人说话,就是你当前的舒适区。

一旦你清楚自己处于能力程度范围内的哪个舒适区,接下来,你就需要明确,想要提高这种能力,阻碍你前进的原因是什么;是外在原因,还是内在原因,你需要怎么克服。到底是对知识理解得不透彻,还是对技能掌握得不到位,这可以确定你具体的学习区。

如同你想学习摄影,相机的操作,或者构图、光圈、曝光度等摄影知识不明白,这会阻碍你掌握这项技能,你需要克服它们。

又如你想提高当众说话的能力,那么阻碍你不敢这样做的原因,到底是你性格过于内向,抑或是你缺乏自信,还是因为你不知道表达的技巧呢?

如果你找不到阻碍你提高这种能力的深层原因,你就无法确定你的学习区。否则导致你不敢说话的原因是由于自信心不足,那就算你背诵所有的说话技巧,你也无法站在人群面前大胆说话。

换言之,方向不对,你做得再努力,这种勤奋也只是“自我感动式”的勤奋,是不会输出有价值的结果的。

因此,解决你自信心不足,学习如何提高你的自信心,就成为了你提高当众说话能力而走出舒适区学习的首要任务。这就要你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以攻克的难题,逐个解决限制你前进的障碍。

确定你的舒适区,找到你要克服的地方,这就是迈向学习区的第一步。

如果走出舒适区?

从舒适区走到恐慌区,需要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才能取得成功。

千万不要幻想自己能一蹴而就而急于求成。当你一步一脚印做好当前的锻炼,量变产生质变,你自然学有所成。

正确的做法,就是朝着学习区迈出一步,然后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逐渐尝试去适应那种难受的感觉。

例如你希望能够早起,那么你平时自然醒的时间是早上九点,现在你提前一个小时在八点醒来,持续一段时间去适应。然后接着把起床的时间提早到七点钟,然后又适应几天,直到最终实现你早起的时间,早上六点。

只要你能够走出舒适区,哪怕是走出一点点,去到学习区待上一段时间,你也会由此扩展你舒适区的范围,获得进步。

尽管这种细微的进步,看上去好像没有任何具体的收获,但一旦你将那种难受、焦虑的感觉,锻炼成习以为常的心理状态,你就有了继续进步的基础。

所以,假如你不敢当众说话与人聊天,那么你就先去熟悉那种身处人群的感觉。找一个人多的地方,例如商场,电影院,步行街等,找个能够接触人群的位置站在那里待上一个小时,感受一下身边的行人带给你熙熙攘攘的感觉。

你刚开始肯定会觉得自己像个白痴,局促不安,不知所措,请相信我,我体验过这种情况。但这种感觉如同你跟人聊天那样,说错了话或者不知道怎么回应别人,你同样也会觉得自己像个白痴,局促不安,不知所措。一旦你能够在这种环境下习以为常,锻炼出自己的心理素质,你心里有了底气,那真正跟别人聊天时也很容易表现自如了。

也就是说,你不必强求自己一下子就能够当众说话,先走出舒适区一小步,让你感受一下待在学习区的感觉,然后适应它。只要你每天刻意做一些你舒适区以外的事情,每天刺激一下自己,不需要做太多的,超出你舒适区范围一步也可以,你就会慢慢获得进步。

正因为迈开的步伐很小,你自然不会有努力过后失败的受挫心理。毕竟你平时自然醒是九点钟,现在只不过提早半个小时起床而已,难度不大吧。

只要你愿意行动,这些付出一定不会失败;哪怕就算失败了,大不了明天再试一次而已,有什么好气馁的呢?今天你在人群中无法待上一个小时,可你待了十五分钟,也算是成功啊,毕竟你离开了舒适区,下一次再争取待上二十分钟就行。

如果你真的缺乏行动的意愿,那么给你的行动设立一个仪式感,每天空出一个固定的行为时间,当时间一到,闹钟一响,你就有意识开始行动了。

当你可以行动起来后,最主要的问题是,你该如何坚持下去。

积累你坚持的投入成本

经济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做“沉没成本”,就是以往你对一件事情已经投入了相当程度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却会对你现在或者将来的决策产生了某种影响。

好比谈恋爱,你和另一半已经在一起三年了,你为了这段关系投入了不少时间、感情和金钱。可三年相处下来,你发现这个另一半压根无法跟你开花结果,给予你一个美好的未来,你很想分手,很想放弃。

但是,一想到这三年来你对这段感情的付出,就心有不甘。你总是希望对方能够“改邪归正”,重回正轨,于是你迟迟不愿意放手,直到最后自己遍体鳞伤。

再如你肚子很饿,去到餐厅点了一大堆东西吃,可吃到一半,你就已经吃撑了,饱的想吐。但为了不浪费这些食物,更加不希望浪费买这些食物的钱,你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吃下去,最后吃完弄得自己胃痛得不行。

这些都是沉没成本对你行为的影响,因为你不希望付出的成本打水漂,为了让你的投入变得值得,所以有时候你的决策就会做出不理性的举动。

一旦你对一件事投入了不可收回的成本,期间触碰到初始反馈出来的结果,而你又不确定到底应不应该继续投入下去,那么受到沉没成本这种心理影响,在to be or not to be的选择上,大多数人往往会选择to be.

用在坚持上,也是如此。

当你用微小的步伐走出舒适区,由于步伐小,所以行动起来没有任何难度,然后以此持续投入一段时间,直到你习惯了这种付出。如果你到了初始反馈的临界点,你获得的反馈结果的好,那你就有动力继续投入;如果反馈结果不好,你也可以找出问题,调整努力的方式,继续投入。

接着,开始增大你的投入力度,这时难度越来越大,耗费的精神也越来越多。不过那时的你,已经“骑虎难下”了。一旦选择放弃,你就会前功尽弃,什么都没有。在沉没成本的心理作用下,你肯定不会这么轻易放弃。正如我当初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公众号,去写这么多文章,但既然已经开始做了,我只好继续做下去。

换言之,只要你愿意在事情上投入一定量的成本,你肯定不会这么轻易罢休的。

用最简单的方式走出舒适区,用最容易的方式待在学习区,然后透过沉没成本来让你坚持到恐慌区,你自然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了。

最后,你还要懂得识别扩展后的舒适区。

当你的舒适区扩大了,原本的学习区就变成了舒适区,你继续在原先学习区的范围内无论投入多少努力,你也不会再取得进一步的收获。正如你已经拿到驾照开始驾驶汽车上路,当你熟悉了怎么开车之后,无论你用了几年时间每天开车上下班锻炼,你的驾驶技术还是不会有特别显著的提高,至少跟你成为驾驶专家,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因为你这种重复驾驶的练习,已经在以前的学习区转移到现在的舒适区。

当然,如果你的目标是能够驾驶汽车上路,这时的你已经实现了目标,没必要继续提高能力。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想去到沙漠驾驶越野车,那么你就不能单靠每天上下班开车来提高这种驾驶技能了。

定下一个具体的目标,然后勇于迈出一步走出舒适区,运用刻意练习来锻炼技能。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假以时日,你收获到的肯定是与别不同的人生。

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