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很贵
1
前一段,我读了迈克尔·刘易斯的新书——《思维的发现》,英文名是 “The Undoing Project - 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
如果你看过《思考,快与慢》,你一定听说过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而他一生的挚友阿莫斯·特沃斯基,恐怕就没有那么多人知道了。
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 50 年前,丹尼尔和阿莫斯一起对人类的思维过程进行研究和发现的精彩过程,也揭秘了诸如框架效应、前景理论、损失厌恶等行为金融学概念的诞生始末。
但书中更吸引我的,是阿莫斯和丹尼尔对人类如何做出决策所做的推测。
阿莫斯认为,人们做出决策的过程,实则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对象和理想世界的假想对象进行相似性判断的过程。
简单说,人是根据自己脑海中已有的知识(或者说样本),去和现实世界中的信息进行比对、裁剪,然后做出决策。
面对同样的信息,由于每个人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和样本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也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决策,而这些不停积累的决策,最终也塑造了不同的人生。
举个简单的例子,春节前,股市的行情如火如荼。如果你的脑海中有估值的概念,有历史上抱团行情最后的结果,恐怕你就会对那些「抱团股」谨慎一些。而如果你是一个新股民,你的脑海中并没有这些样本,在你看来,这些股票会一直涨涨涨,自然就可能会做出 All In 的决策。
当然,这里额外多说一句,另一个影响决策的因素是情绪。你需要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让自己能够有一个稳定的输出。否则,如果贪婪击溃了你的决策系统,你就有可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丹尼尔·卡尼曼说,知识实际就是预测,所有能够提高你预测能力的东西都是知识。基本上你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在试图得出正确的答案,只不过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那么,如何增加我们的知识,来提高我们的预测成功率,或者说做出更好的决策呢?
2
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威林厄姆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人脑思考的过程。
这张图展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人类大脑的模型。
左边是周边环境,有很多我们看到、听到的信息,待解决的问题等等。右边是被称作「工作记忆」的大脑组成,我们可以简单把它等价于意识,它保存我们正在思考的事情。
从周边环境指向工作记忆的箭头,表示工作记忆是大脑让你意识到周围有什么信息的地方,比如你正在读的这篇文章,你听到窗外响起了鞭炮声等等。当然,你也能突然想起不存在于周围环境的东西,比如「明天又要上班了,好开心」……
长期记忆是一个储存你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的巨大仓库:比如「一年有四季、冬天过了是春天」,比如「最好的网球运动员是纳达尔」,比如「最近的股市分化很严重,少数股票估值很高,大多数小股票估值很低」……
长期记忆中的所有信息都存在于意识之外,在使用之前静静地待在那里,等待着我们的呼唤。当我们使用时,它们会浮现在意识中。
比如说,你的朋友告诉你有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每年回报 12%,保本保收益,随时可以存取」。当你听到这样的消息时,下面这条来源于《有知有行·投资第一课》的,躺在你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就会进入工作记忆,帮助你进行思考。
「在投资领域,一定要去了解投资的底层资产是什么,也就是不管某种产品被包装成什么样、名字叫得多么好听、由什么大牌公司出品或者销售,我们都应该去关心钱最终放在哪儿了,它获得回报的来源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满足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常识与公理。」
这从另一个角度呼应了丹尼尔和阿莫斯的结论。思考也好,决策也好,就是我们将周边环境和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用新的方法进行组合。
这一组合的过程,发生在工作记忆中。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因为人脑中的工作记忆空间是有限的,一旦信息过多,我们的思考就会变得异常困难。想象一下在你大脑中计算一下 1234 X 4321,你就明白我在说什么了。
3
当我写下这篇周报的时候,我会忽略很多信息。因为我知道,屏幕前的你,有能力填补我省略的东西。
我不会每篇都写「有知有行」是什么,我不会每篇都写「年化收益」怎么算,我也不会每篇都写「这是我的投资实证,我从 2017 年开始记录,每周末一篇」……
我之所以要忽略这些信息,是因为我无法把所有相关细节都写出来,那样这篇文章就会太长了。更重要的是,读者会认为都是重复信息而感到无趣。
一个好的作者,需要有足够的能力来做出好的假设:我在对着谁说话,哪些信息我应该怎样表达,哪些故事我应该如何描写。
另一个角度,作为读者,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背景信息,也就是上面图中的长期记忆,否则我们就很可能无法理解所读到的东西。
再来看一下这张图:
我们并不是凭空学习新知识的,我们会根据我们大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释我们读到的新东西。
当你在读这篇文章时,或者你也可以想象你读《有知有行·投资第一课》的某一讲,这些内容只是一些「周边环境」的信息。你需要在自己的工作记忆中调取长期记忆中背景知识,来理解作者想要对你说的话。
你的背景信息越多,你能从这篇文章中「读懂」的也越多。
一篇文章,由作者写下的文字,和读者的想象共同组成。
任何作者都不可能写下全部的信息。这样,你能读出来的东西,取决于你的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换句话说,背景知识多的人,可能读懂了 80% 的内容,而背景知识少的人,只读懂了 20%。
这就带来一个惊人的事实:懂得多的人,学到的更多。你拥有越多的背景知识,你就能从同样的信息中获取更多,而这又积累成更多的背景知识。
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复利效应,你懂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疯狂地读书,或者去上各种知识付费的课程吗?
4
我今年计划把更多精力放到产品上,于是最近重新看很多与产品有关的书。
2018 年,我当时推荐过一本书 ——《颠覆式创新》的作者克莱顿·克里斯滕森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运气竞争》。
作者认为,用户并非是在购买产品或者服务,而是将产品或者服务带入自己的生活,以实现某种进步。他把这种关系,比作「雇佣」的关系。
这句话我 2018 年就读过了,我猜当时也把它当成了金句,但这句话进入到我的长期记忆中了吗?显然没有。最近我重读这本书的时候,才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
比如说,我们「雇佣」微信,是通过它和我们的朋友以及感兴趣的人保持连接,我们「雇佣」微博,是通过它了解最新的信息和八卦,我们「雇佣」有知有行最新推出的记账功能,是通过它对自己的财务有更强的掌控感,可以让自己更加安心和平静。
我身上不断增加的「背景知识」,让我真的读懂了这句话。
再看另一个故事。
「一个好的作者,需要知道自己在对着谁讲话,需要自己在写作时压缩哪些信息」,这句话,或者说这个知识,我在 2017 年读《写出我心》的时候就读到了。
但是,也只是读到了。
过去几年的写作经历,特别是过去 4 个月的写课过程,才让我彻底理解了这句话在说什么。而没有这样的经历,恐怕我也无法读懂威林厄姆教授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所说的这些知识,以及上面的那张图。
这两个我身上的小故事,都在说一个道理:我们是无法通过只读书来获取知识的。
怎样才能让知识进入到「长期记忆」中呢?需要「思考」。
我们的大脑大概是这样工作的,如果你不经常思考一件事情,你可能不会需要再想它,所以这个信息可以丢弃;如果你真的在想、在思考一件事,以后你可能还会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它。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还是拿读这篇文章来举例。
当你拿着手机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这只是周围环境中的一个信息而已。只有当你真正的在工作记忆中,调取长期记忆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思考,它才有机会形成新的知识,进入到你的长期记忆。
因此,
做作业是有用的,因为它会引发你的思考;
记笔记、画脑图是有用的,因为它会引发你的思考;
输出、写文章是有用的,因为它会引发你的思考……
你也许听说过费曼学习法,其实是一样的道理。(篇幅所限,这里我故意隐去了背景信息,如果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自己搜索这个学习方法)。
5
我从小就有一个习惯,喜欢发呆,喜欢坐在那里、一个人想事情。
看完《思维的发现》和《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我才明白我很幸运,我比很多人有了更多的时间花在「思考」这件事上,而这也形成了更多的背景知识和长期记忆,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决策、学习和思考。
除了发呆、做练习、做笔记、写文章输出,有一个更好的引发思考的方式,就是真实地做事情。
前一段我建议一个朋友去创业,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创业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碰到各种真实的、压力巨大的复杂问题。在这些问题的逼迫下,我们不得不努力思考,寻求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有机会,把看似读懂了的那些道理,真的变成自己身上的一部分。
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人都适合创业。创业只是一个碰到问题格外多的环境而已,你也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努力地去做事情、解决问题,因为只有这个过程,才能真的学到知识。你碰到的让你睡不着觉、抓耳挠腮的问题越多,你就越有机会积累知识,取得进步。
只是读书、看文章、听课程,是没有机会让那些知识进入你的长期记忆的。
把手弄脏,有知有行。
6
可是,如果我做的事情看起来没有什么用怎么办?我没有一技之长怎么办?
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学习?》中,威林厄姆教授还讲到了「知识迁移」的概念。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获取「表面知识」,而无法获取到更深层次的「深层知识」,原因很简单,深度不够。
但如果你在任何一个领域钻研到足够深,其实你都能获取到这些「深层知识」,而这些知识通常是人类社会或者说宇宙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公理,这些东西是可以被迁移,被用来解决新问题的。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一篇好的文章,是由作者的文字,和读者的想象所共同组成的。这是我从写作这件事上所学到的道理,但它是不是可以用到别的领域呢?
由艺入道。
我学习到的是,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而文字其实无法完全表达这些信息。如果一篇文字写得足够好,它会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想象,从而形成一篇好的文章。
做产品不是一样吗?
一个好的产品,是由产品本身,和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感受所共同组成的。
如果一个产品能够解决用户真实的痛点,引发用户的真实感受,能够让用户产生情感共鸣,这个产品和用户使用它时候的感受,就共同构成了一个好的产品。
你看,这就是我从「写作」到「做产品」的迁移。当然,前提是,你需要钻研到足够深,而这意味着非常多时间的投入和思考。
功不唐捐,由艺入道。
7
当你打开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会想,孟岩这个家伙也学会标题党了。
其实我就是开个玩笑,但我也是认真的,我真的认为这些文字很贵,它总结了我对人是如何获取知识,做出决策的一些底层思考,如果简单概括一下,就是:
去学习,去经历,去多涉猎各种知识;
有知、有行,把手弄脏,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
控制情绪,让决策可以稳定输出;
功不唐捐,由艺入道。
我经常说「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在 2020 年打造有知有行的 MVP 的过程中,我们甚至开过脑洞,向用户展现一个「认知账户」,这个账户会包括你读过多少文章、做过多少笔记,然后给出一个评分。这个账户得分越高,代表你的「认知」越高,将来的资产账户也可能会有更高的收益。
显然,我们肯定不会这么做了。
但是,这个账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真实存在的,它就在你的「长期记忆」中,而我们终其一生在做的事情,就是让这个账户变得越来越丰盈,从而不断做出更好的决策。
而这,就是认知变现的根本道理。
本周操作
无
最新净值
实盘投资周报第 175 期,最新的资产是 7,477,699.00,基金净值是 1.4579,本周增长 0.84%。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