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商业思维》

《商道——商业思维》

记忆中,初次接触到商业方面的知识是在上大学时学“商业经济管理”课程时,可也只是囫囵吞枣,对真正的商业连一知半解也达不到,若非如此,可能今天自己已经会是一名略算成功的商人了(有点自我吹捧)。课本中,也只是对商业有大概的介绍,算是对商业知识的一个启蒙吧,不过,接触了总比没接触好。至少现在回忆起来,还能对当时讲课的老师和一起听课的同学、同学对老师的评价、老师上面讲,同学下面私语并不算安静的上课气氛有朦胧的印象。

第一次商业方面的举动是在感觉大学学费高而想为家庭减轻负担的自发行动上。说起来也不怕笑话,至少在当时对父母家人说:把大姐做的大裤衩带到其他村里卖时,家里人都为这一“出奇”的想法感到很惊讶,但还是支持这一想法,嘱咐不管卖了没卖,早点回家。于是在下午,骑着自行车带着几条大裤衩去到离村有五六里的一个村里去卖,进村初时还是觉得不好意思开口,直到走到一户人家院墙外,才壮起胆喊了一嗓子:“有买大裤衩的吗?”也算是运气爆棚,话音一落,这家院墙里就有人问:“多少钱一条?”连忙回答:“五块钱一条。”院里人说:“等一等,我出去看看。”不多时,院里走出来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同志,我给介绍:“这是我大姐自己加工做的大裤衩,您看看怎么样。”那女同志拿起一条端详了一会,夸赞说:“做得还真不错,买一条,不过,五块钱太贵了,三块钱吧,怎么样?”第一笔生意,不能让溜了,于是回答:“行,三块就三块。”第一笔交易成功,心情振奋,于是又吆喝着往前走,然而再没有人应声。看看天快黑了,就出村往回赶。走到村口时,看到一家的门口站着一位老大娘,就问她买不买。老大娘说没钱买,也用不着买,自己家里有。想一想,短短时间,毕竟做成了一笔小生意,也算是小有成就,便骑车往回走。可惜的是,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还是缺乏必要的思考,当行至出村必经的一个小桥边时,两个倚在桥栏杆上的青年喝喊一声:“下车!”心里暗道不妙,遇到抢劫的了。青年上前问道:“刚才你在村口喊得什么,谁让你在村里大喊大叫的?还卖那么贵。”(画外音:不吆喝怎么卖东西,真是无语)“你是哪个村的?”听到回答后,青年说:“哦,是那个村的,在你们村卖不开,跑到我们村里卖?”话音一落,一脚踹来,本能反应,小腹一收倒地。那青年咦了一声,没再动脚,却对着自行车踹了一脚,把自行车踹倒,然后说:“起来,推着你的车走吧,下次不要再来了。”急忙起身,推着车往回走,其时心里惴惴,感觉脸色有点变化,心想:这个村的个别人果然如以前听说过的不讲理。回到家,若无其事的样子,把钱交给妈妈,得到了一通表扬。不过,有过在村口被阻拦的经历后,就没有再到其他村去卖大裤衩了,也许是家里人看到我脸色多少有点不对时也不再鼓励我去冒类似的风险了。时隔多年,第一次做生意的回忆大概就是这样,也是第一次鼓起勇气把这段经历写出来。

有小及大,推己及人,“商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还是很有道理的。如今,经商环境好了,却已是一名踏踏实实的上班族,偶尔会写一点心得文章。也许这就是自己应该走的道路吧。但历史前进的步伐在一次次激发思维的触点,尽管没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但耳濡目染,读书学习,接触世事,也会有一点对于经商之道的思考。比如:企业家的四大素质。

企业家群体,近几年才逐步形成——之前的经济发展形态还不够成熟。只有形成按市场规律推动的体制和机制,才会产生企业家,否则叫工作人员。学者智慧、商业思维、江湖行动、家国情怀,可称为企业家的四大素质。

学者智慧是解决判断力的问题, 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没有对知识的深刻认知、对趋势的清晰判断,一定做不出好企业。

商业思维是企业家和其他职业的本质差异,军事家是军事思维,教育家是教育思维。 没有商业思维的人来领导商业,就容易出问题,例如,用干部的思维、行政的思维做企业,怎么可能做好?要懂市场,它解决的是什么?是决策力,要按商业规律和对商业的判断来决策。

江湖行动。什么是江湖?就是有信誉、懂规则,得懂规则还得懂潜规则,当然不要做违背良知的事儿。但是很多规则不是写在纸上的,所以,江湖行动是解决执行力的问题。当一个企业能够判断力准确、决策力坚定、执行力完美,这个企业不就做好了吗?

家国情怀。企业家和商人的区别是什么?商人就是赚一笔钱,做一个好生意,或者赢得了很多财富,但他不是企业家——只有那些有强烈的使命感,能通过带领企业不断创造,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人类更加幸福的人才叫企业家。所以,企业家和一般企业领导人的差异,或者和商人的差异,最核心的就是要有家国情怀,要有使命,这解决的是号召力或者感召力的问题。此时,你已经不是一家企业,你的客户、你的合作伙伴、你的上下游,都愿意和你一起来推动一个事业。没有家国情怀的企业领导人称不上为企业家,这是企业家精神所必备的要素。当然,其他三项也很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