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母亲送给孩子的一封“情书”

21年春节档,贾玲将自导自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搬上荧屏,赚足了全国人民的眼泪,今天Wise妈也想和大家聊聊这部电影。

(PS:下方内容含部分剧透)

01

贾晓玲(贾玲饰)一个从小就不让人省心的小孩。

小学时别人都能自理但她还总是把屎拉到裤兜里;

初高中成绩更是不理想,每每成绩都垫底;

高考结束时作假的一本录取通知书,但其实自己只考上了成人教育。

而做这一切,贾晓玲也只是为了想让母亲高兴一回,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成为母亲骄傲。

当母亲发现自己造假,贾晓玲以为母亲会骂自己,但却没有,这也让贾晓玲内心非常难受,和母亲承诺自己以后肯定会有出息的。

母亲原谅了贾晓玲,但没想到两人在骑车展望未来时,一辆卡车驶来,撞上了二人。

也是因为这场意外让贾晓玲穿越回1981年,那时候自己还没有出生,母亲也风华正茂。

不仅如此,她还意外发现化肥厂厂长的儿子-沈光林(沈腾饰)居然喜欢母亲。

回想起自己在母亲病床前听到别人家叔叔阿姨在母亲面前夸耀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而自己却一直给母亲带来麻烦;

上学时母亲还常常被老师叫去学校批评,在回家路上她失落的对自己说:“你什么时候能给我长回脸”。

那是扎在贾晓玲心上最痛的一根刺。

贾晓玲也是很多中国平凡孩子的象征:他们没有傲人的成绩,也没有过人的特长,资质平平,一路默默无闻的努力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

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一直抱着一颗都是“为了你好”的心态去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

却不知道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更是父母在侧面告诉自己不够优秀。

02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曾说她不想让孩子有什么大成就,想让孩子去开奶茶店。

结果此言论一出,无数的家长说也要孩子去开奶茶店,刘瑜教授无奈的笑了笑说:“没想到开奶茶店竞争都这么大。”

她将这种现象称为:教育“军备竞争”。顾名思义,现在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而成为了“竞争”。

但这种“竞争”真的让我们的孩子更好了吗?这种教育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呢?

北京大学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据悉,全国13个省约1.5万名学生参与了调查。

同时刘瑜教授也在演讲中分享了我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区别,发现我国教育模式的孩子在小中学阶段成绩优异,而后劲不足;

而美国正好相反,他们的基础教育阶段孩子成绩平平,却在大学甚至研究生时期,都有不俗的成绩。

在解读诺贝尔奖历年获得者数据时也发现,美国获奖人数最多,而中国在榜上籍籍无名。

这种种现象的背后也体现了我们对于“成功”的刻板印象,觉得只有成绩好,考上好大学,能赚钱才叫出人头地。

03

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成功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承认了个人的价值,并赋予个人相应的酬劳,如金钱、地位、房屋等;

另一方面是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从而充满自信、获得充实感和幸福感。(毛春梅.2009)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不仅要让别人肯定,更多的是让孩子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

在教育的路上一味的给孩子各种“指向标”,会让孩子在你放手的那天失去目标,不知道自己如何前行。

不如尝试多引导孩子去进行探索,让他们知道更多的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在你放手的时候,他们也能自信满满的面对未来。

04

贾晓玲在穿越后一直想要改变母亲的命运,她不想让那个母亲再因自己而不幸,所以拼命撮合母亲和沈光林在一起。

但她不知道的是,母亲的灵魂也穿越到了1981年,她一次次配合女儿的行动,但最后还是选择和锅炉工(贾晓玲父亲)领了证。

她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女儿,即使自己重新选择,她还是想要贾晓玲这个“不完美”的女儿。

《你好,李焕英》让我们看到了广大母亲的内心—即使我的孩子不优秀,但他/她能够一辈子健康快乐已然知足

孩子成长的路上总会有跌跌撞撞,但在跌倒时他们希望回头有父母关心的怀抱,而不是一句:“让你不听我的”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或许我们在教育孩子,给他们报各种补课班之前,更应该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也更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去爱自己。

本文图片皆来源网络

编辑| Wise妈

(本文为三明治妈妈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即刻将“三明治妈妈”设为星标

每周推文准时分享

我们不见不散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