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年轻人:垮掉的90后、凋零的00后?用第三只眼看待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垮掉的90后,与凋零的00后,并非他们愿意披挂上身的“头衔”。
说90后垮掉,多半是因为“不思进取”、“过度追名求利”、“一无是处”等标签。再加上疯狂追星,非主流言行,日常的娇生惯养,和极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等时代特征,让90后听起来就令人头疼。然后,还特别爱乱花钱。这可是父辈们最讨厌的习惯。
此外,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90后,还曾因为生育率低,被抨击没有“家国情怀”;社会统计显示结婚率降低,90后又被抨击不孝;而“95后7个月就离职”的新闻刷屏后,90后又被说太自我,娇生惯养吃不了苦。
再联想到90后年纪轻轻就秃头、被垃圾快餐撑垮的胃、不明所以熬过的夜、动不动就出家、不分青红皂白先贷款买奢侈品,以及习以为常的整容……
如此种种操作下来,老一辈眼中的90后,简直已经“垮成了渣”。
诸多标签与定义之下跨入社会的90后,被这股偏见的巨浪死死拍在了岸上,并“荣膺”“90后,你们撑不起这个时代”的评价。
言论之犀利,令听闻此言的他们心生寒意,并对自我产生怀疑:90后的我们,当真如此不堪吗?不过是做些自己能做的,喜欢的,怎么就变成垮掉的一代呢?
显然,垮掉这一动词背后的评价,来自第三方,60、70、80后皆属于第三方团队。
向来老一辈们看待新生代,总是毛病多于优点,缺点大过特长。以过往经验与生活俗常来框取新一代的心理定势,往往发生得不知不觉。正是因为这样,90后才陷入了来自整个社会,尤其是老一辈们巨大的负面恶评之中。
但事实上,90后并非老一代们眼中所见的样子,不是他们的全貌。
父辈们只是看到了90后身上,与自己那个时代的种种不同,却丝毫没有注意到,一大批90后已经悄悄承担起时代的责任,开始默默守护这个世界了。
正如武汉抗疫期间,一个护士长所言:来武汉抗疫的这群医生护士,哪里是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穿着医护服的90后孩子们,从死神手里抢人。
悉数成年的90后,正以身作则的,奋斗在祖国各条战线,并逐步成为驱动国家快速奔跑的核心动力。而外界对他们的那些恶评和曲解,不过是每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遭遇的迷茫青春与人生的坑。
但他们毕竟成年了,哪怕是以垮掉的面貌面世,如今也开始直面遭受社会的毒打。
这些毒打包括:生育问题、职业发展、时代责任。

独立思考 VS 先富再育

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则,90后不爱工作的段子:“千万不要骂90后,他们会立刻马上辞职”。
90后看重自我,一有不爽立马走人;并且,绝对不会在实习期间,帮前辈或老师订盒饭的。这样耿直的90后,自然不受前辈的待见,负面评价也由此而来。
此外,在中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少子化的时代背景之下,生孩子,第一次成为了被公开呼吁的社会议题。
但是成年了却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的90后,也因此被拉来批斗:
国家困难时期,让我们生几个就生几个,完全响应国家号召;70、80后实行计划生育;当下中国人口出生率下跌,国家希望你们早结婚早生孩子(这也是爸妈的心愿),你们为啥一直拒绝不执行?看看爹妈当年为国家做的贡献,你们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不忠不孝,极度自私自利吗?
然而90后上完生育史课程,感觉很憋屈:
作为421家庭(四个老人,两个家庭,一个孩子养四个老人)出身的我,月薪不过万,物价房价这么高,我倒是想结婚,但是谈个恋爱都花不起钱,还妄图生孩子呢?国家号召我们生,为什么不见一毛钱补助和福利制度改革?
当90后倒出自己的苦水,社会也集体陷入了沉默。
有声音说,难得后辈这么清醒,对为国生娃有独立见解。而不是像老一辈一样,言听计从,心中无我(心中盲从)。
其实,根据调查显示,近90%的90后愿意生至少一个孩子。但同时他们坚决反对为了传宗接代而生,也反对到了年龄因为生理本能而生孩子。
90后们认为,人又不是动物,要生孩子,至少先要做好经济上、心理上的准备后再生。所以,“先富再生”,才是90后关于生娃的共识。
毕竟,富足的物质条件,可是生育自由的前提与基础。
如此看来,90后这番理性和对现实的考量,不可谓不冷静有理,比之父辈一腔爱国热情不问家庭状况的生与不生,强太多了。关键问题上,他们一点都不垮,反而体现出了十足的理性和特点。

凋零的00后

所谓00后,也称零零后。它是指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中国公民。这群年轻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三个十年期,出生的新一代。
出生于计划生育时期,现下还是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则以70后为主,80后为辅。从2018年开始,“00后”逐渐开始成为大学校园中的新生主角,也由此成为继90后、95后世代之后,最受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00后身上,时代特征既多也十分明显:
  • 移动互联网一代
  • 二次元时代
  • “独二代”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到社会,C位出场的00后身上都自带标签。而这些时代烙印以鲜明的横断面镌刻在他们身上,也让他们更为多元化,个性化。

智能手机、护肤品、最新科技产品,都能在“00后”身上找到映射。作为千禧宝宝、出生于中国“入世”时间点上、成长于中国移动互联网兴起时代的“00后”们,是完全被时代所选中的一群人。
他们不仅享受到全球化、移动互联网、整体性消费升级的复合红利,在物质上也更充裕,在精神上则完全没有父辈身上的包袱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生长环境到心理状态都全新的一代。
而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凋零的00后”,主要还在于他们的身后,是中国社会越来越明显的低生育率现实。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00后比90后的人口数,足足少了4700万!
人口负增长不是要来了,是真的来了!
在总生育率和人口惯性两方面数据同时下调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忧虑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动力来源。
而社会,则把人们对此的焦虑,牢牢镶嵌在了90后与00后身上,并对他们报以不切实际的“热望”,并不惜误解正常出生成长的他们。
综合各种情况,正如白岩松所说,我们的社会,的确应该善待年轻人。
不要轻易就将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悉数推到年轻人身上,而应让他们去自然承受与经历自己应尽的人生和社会责任,也要在有效规范和引导之下,让他们有权力自主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与生活。
这样的态度,是一个社会和国家,对年轻一代应尽的责任。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Winnicott, D. W. (1953). 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 A study of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4, 89–9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