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社会的管理》第十三讲:人是最重要的资产

人是最重要的资产
至少在20世纪不是这样的,整个工业时代,社会的主力人群是体力工人。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资产当然是机器设备,因此随意对待员工,精心对待设备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了,必竟“两条腿行走的人有的是”。体力工作者需要依赖机器设备取得生存的机会,因此,他们流动性非常小,企业的稳定性也自然非常高。对于如何管理体力工人这个话题,人类在20世纪进行的大量的探索,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诞生之后,“体力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升了50倍”,他的理论很快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各个国家,甚至走向了全球,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交响。
到了21世纪的今天,最大的挑战已经不再是如何管理体力工作者,而是如何管理知识工作者。要知道,知识工作者的特点与体力工作者截然不同,知识工作的生产资料不再是机器设备而是知识本身,而知识就存储在工作者的大脑中,因此,知识工作者本身就成为了组织最大的资产,他们不再依附于平台和设备,他们大脑中储存的知识是巨大的固定资产并且可以带走的。正如前文看到的网易员工、阿里员工以及成千上万家企业的员工一样,他们与组织的关系不再是工业时代的依附,而是相互依存,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当企业管理者依然采用工业时代的原则去面对知识工作者时,员工的流动高就不足为奇了。
管理的责任之一是管理组织的资产,并使之创造价值。当知识工作者个人的知识成为组织的资产,而且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成为组织的主要资产时,对于人事决策意味着什么呢?为了吸引和留住生产力最高的知识工作者,我们需要做什么呢?为了提高他们的生产率,并将提高的生产率转化为组织的绩效和能力,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当他们选择离开时,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经理人工作中的一项特定资源是“人”。人是一种独特的资源,任何试图以人做为工作资源者,都需要具备特别的特质。
“运用”(working)人类是指发展他们。发展人才的方向将决定这个既为人、又为资源的人类能否变得更有生产力,或最终变成不再具有生产力。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被管理者,也适用于经理人本身,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经理人能否朝正确方向发展部署、能否帮助他们成长而变得更茁壮优秀,将直接影响经理人本身能否发展、成长、茁壮、进步,或变得衰弱与堕落。
在德鲁克后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中,德鲁克先生继续指出,“对于任何组织而言,伟大的关键在于寻找人的潜能并花时间开发潜能。如果失去了对人的尊重,这里的开发潜能很可能被理解成仅仅为了组织的绩效而把人视为使用的工具。只有恢复对人的尊重,才可能真正把人的才能释放出来。”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万豪国际集团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之一,总部设于美国首都华盛顿,雇用约123,000名员工。集团在美国和其他67个国家及地区拥有2,800多个业务单位,曾连续11年被《财富》杂志列入“100家最佳雇主”排行榜。
万豪国际集团的董事长兼CEO小马里奥特(J. W. Marriott,Jr.),继承了父亲的名字也继承了父亲的公司,但其成就却远远超过了父亲。小马里奥特一再强调的经营核心信念是:“人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这是我们不可动摇的信念”
在万豪集团,公司把“员工”称为“伙伴”(associate ),而不是“雇员”(employee)。在这种“伙伴”观念的指导下,万豪制定了许多具体的规定。比如,过去在公司的一家汽车旅馆中,小马里奥特的父亲常常坐在大厅的沙发上,听员工谈论他们的私人问题,并且协助他们解决问题。这种关心员工的做法至今仍然深植公司之中,小马里奥特定下大家互助的规定。其中有一条是,员工可以将累积未用的休假时间捐给生病需要请许多假的同事。
万豪把员工看作是公司的“合作伙伴”,看作是是公司的“资产”,因而对员工实行了一系列人性化的管理。创造为我们的伙伴成长和个人发展的环境; 营造家庭般的氛围以及友好的工作关系;不论是小时工,还是正式员工,我们都认同他们的重要贡献并给以报酬。
尽管在万豪的员工并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工作者,但是,就象德鲁克先生指出的那样,不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知识工作者,企业都必须把他们看作是公司的“资产”,而不是“成本”。
把员工看作是企业的“资产”,而不是“成本”这个观念,与把员工看作是公司的“合作伙伴”,而不是“雇员”一样,在现实的管理中,有深刻的意义。这是一种观念的改变,这种观念的改变并不能改变事实本身,但却会影响我们对员工的管理方式的变革。
德鲁克先生指出,根据统计学显示的规律,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找到足够多的“优秀人才”,一个组织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中成为杰出的唯一途径是——使得现有的人们产生更多的能力,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员工的管理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德鲁克先生将这个挑战称为“让凡人做非凡之事。”
在任何一个企业或者组织机构中,谁掌握的资源最多?谁最有“权力”动用这些资源?当然是这个企业或者组织的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对于下属来说,管理者总是比下属掌握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资源,更高的视觉。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离开了"人"这个基础与本性,管理就一定会成为束缚"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桎梏。因此,德鲁克先生才认为,组织的功能就是要让平凡的人在一起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所以,管理不是"管理人",而是"领导人"。所以,德鲁克管理原则的第一条就是:管理是关于人的。
如果人是组织最大的资产而不是最大的负债,如何让您的资产保值,增值将是一个巨大挑战,同样也是最大的机会所在。
我们要想更深入的了解德鲁克看待今天的世界,如何看待互联网、信息革命,电子商务,创新,那么,这本曾在书架上尘封了很久的《下一个社会的管理》就成了当仁不让的第一选择。
彭信之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DA)资深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创新研究院特聘专家、深圳骐骥资本联合创始人、国内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
十五年企业管理及创业经历,长期从事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师从国学导师傅佩荣先生,对儒学经典亦有深入研究。培训真诚感人,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
(0)

相关推荐

  • 每日智识分享丨三次生产力革命

    第三次生产力革命 第一次生产力革命:泰勒"科学管理"--催生了知识社会.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大幅提升了体力工作者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体力工作者收入大幅增加,其 ...

  •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第三讲:超越信息革命

    3 工业革命超越了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也必将超越信息革命. 先来讲讲工业革命的事情,从1829年火车产生,火车的热潮延续了将近100年,其中不仅包括美国和欧洲大陆,更是将南美,俄罗斯,中国全部包括在内, ...

  •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二十讲:全链接

    从历史看未来是德鲁克的思考方式,的确,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德鲁克好像做到了,但事业上,他只是尝试站在未来解读历史,从而解读"已经发生的未来".他一直在向前看.手里这本<下一个 ...

  •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第十六讲:管理企业的资产

    管理企业的资产 即然知识工作者已经代替机器,设备,厂房,成为企业最大的资产,而管理的责任之一就是管理组织的资产并使之增值,那么为了吸引和留住这些资产,我们需要做什么?第一个原则就是改变组织固有的观念, ...

  •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第十二讲: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

    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 对于体力工作者来说,凡是工作的主要成果都可以定量评估,绩效评估方法也不会太难,但是现在企业里还有一类员工是不能用常规的绩效评估方法来考核的,这就是知识工作者. 在知识工作当中,有很 ...

  •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第十讲:体力工作者的生产力

    体力工作者的生产力 即使从今天的角度上来看,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也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他的见解之多,兴趣之广,另人诧异. ...

  •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第二十讲:知识工作者重新定义管理(大结局)

    20 读<下一个社会>最大的感受在于,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下一个社会的大门,无论是公司的进化,还是社会的变迁以及人口结构的更迭,都让今天的我们在面对似曾相识的问题时必须使用不同的思考逻辑. 在 ...

  •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第十九讲:公司的进化

    工业时代的五个假设 公司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如何已经跨跃了2个世纪,如何说任何组织都有生命周期的话,公司自然也不例外,那么在未来,公司还会存在吗?还是会被其他"物种"所取代 ...

  •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第十二讲:人是最重要的资产

    12 德鲁克先生在本文中提到,"对于任何组织而言,伟大的关键在于寻找人的潜能并花时间开发潜能.如果失去了对人的尊重,这里的开发潜能很可能被理解成仅仅为了组织的绩效而把人视为使用的工具.只有恢 ...

  •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第十讲:人才派遣的前世今生

    10 人才派遣是指根据企业需求,人才派遣公司招募录用合适的人员,派遣到企业工作的全新人才服务方式. 随着企业用人观念的改变,企业希望拥有更加精简,灵活的用人方式,将企业雇佣的一部分员工转移到派遣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