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中医人生(9)

我的中医人生(3)

作者:李惠   2017年02月08日

患者:张叔叔,80岁,症状:长时间玩电脑,手臂无法抬起做拉伸运动,疼痛像针刺一样,有些轻微感冒症状,发冷,没有胃口(纳呆)头项僵痛;

到门店来就诊,病情分析及治疗方法如下:玩电脑时间过长后,肩膀一个姿势过久导致寒气聚集于此,气血流通缓慢,不能及时把寒气排除,久而久之阻碍经络,气血无法正常流通,不通则痛;太阳表证,阳气(气血)卫外,相对内部脾胃缺少阳气而功能下降;治疗:1、先做全身能量灸补阳,促进气血循环、疏通经络,打开体表毛孔,让寒气排除;这个艾灸调理对感冒和肩颈疼痛均有很好的疗效

2、针对瘀堵严重的肩膀疏通,有水泡排除,疏通后,针灸后溪穴、中渚穴、二间、三间,并喝了一剂桂枝汤加干姜,第二天患者反馈,感冒完全好了,肩膀可以做拉伸运动了。

今天把背诵的伤寒论125条和126条仔细的研读了一下,太阳病,身黄的原因是血热互结或水邪内留,阻滞气机,影响肝胆气机,蓄水或蓄血发黄;脉沉结是由于多为瘀血阻滞,结代;少腹硬一般多为瘀血留下焦;小便不利是鉴别蓄血蓄水关键;为无血也(说明是蓄水证);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这说明为蓄血症),用抵当汤来调理

伤寒有热(有热的表现,热势轻微),少腹满(瘀热互结,无硬满及拘急,病情和缓),应小便不利(蓄水);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1.不要用药力有余的抵当汤2.不要去药渣),宜抵当丸(化瘀缓消)。此条说明热和淤都比较轻。热重于淤者是桃核承气汤证,淤重于热者是抵当汤证,淤热皆轻者是抵当丸证。

我的中医人生(5)

李仁昌  2017年2月8日

莫某某,女,78岁

口干1月余,口干而不欲饮水,四肢觉冷,头晕无头痛,无汗,小便次多,便量多而清,淋漓不尽,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浮弦。林师辩以阳不化气之证,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故有无汗、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口渴欲饮;水饮上犯,阻遏清阳,则见头晕、四肢觉冷;膀胱气化失司,水蓄不化,则有小便清长、尿频。林师治以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投以五苓散原方,拟方为:猪苓20g、白术50g、泽泻24g、桂枝9g、茯苓15g。服三剂而病症除之大半。

五苓散病位多为下焦,故以泽泻、猪苓、茯苓直达下焦,利水渗湿为主,主治饮停下焦之证;苓桂术甘汤四药皆入中焦脾胃,主治饮停中焦之证。两方药物相差无几,所治病证却差之千里。

我的中医人生(6)

作者:符英 2017.02.08

以前上学的时候跟着老师出门诊,诊脉,曾碰到过病人脉象浮数有力,重按减而不空的,但查患者病史,近段时间未曾有过外感,当下只是疑惑,但未深入思考,过了就过了。近日听心下痞之讲解,郝老讲到,浮脉亦主里热:因脉反映了气血活动状态,因有里热,逼迫气血活跃,故能触到脉浮。又因与外感正气抗邪于表而浮盛于外的浮不同,热浮脉重按感到滑数,方恍然大悟,默默记下,现记录于此,点滴积累。

我的中医人生(6)
作者:刘敏   2017.02.08

林老师和我讲了六经辩证的鉴别阴阳问诊思路,觉得豁然开朗,从最简单的开始,根据六经辩证的提纲入手,先来判断,病人是阴病还是阳病,无阴即阳。确定了主经病后,再判断有无合并它经病变。只有确立了正确的辩证思路,正确的辩证方法,处方用药方可一击即中。

1、有无怕冷、下利清谷、呕吐、神倦乏力、闭目似卧等虚寒表现,或表现为心烦、不寐等阴虚内热征象,考虑有无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有无腹满、纳差、腹痛腹泻等脾胃虚弱症状,考虑有无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
3、有无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表现,如口渴、心中疼热、饥不欲食等上热征象,同时伴有腹泻等下寒征象,考虑有无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4、有无恶寒发热,头痛项僵,鼻塞流涕等营卫失和表现或者说表证,考虑有无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5、有无口干、口苦、心烦欲吐、寒战发热、头晕目眩、纳差等胆经郁热征象,考虑有无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6、有无便秘、痞满、潮热、腹胀、口干欲饮等邪热盛极之象,考虑有无阳明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我认为我们在临床中需要不断地强化临床思维,如果这样分门别类去学习记忆的话,应该比较容易入手,也就像我们西医问现病史一样,从起病情况到主要症状的特点到伴随症状,到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缓解或诱发因素等等。按照这样有步骤地有思考地去采集病史,方能形成对疾病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65天(83)

作者:林佳明 2017.02.08

年前看的多动症的孩子回来复诊,看着他,安静的看着他说话,他的语言,他坐在那里,看着我打开抽屉,看见里面有口香糖,他问我,你能后给我吃口香糖吗?

我说,可以啊,看着他搅动口香糖那种快乐的样子,不由的会心一笑。

关于抽动症和多动症,妈妈问得很多,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打过多少次也改不过来,怎么办?妈妈只认为这个孩子是故意的,不知道其实这是病,叫多动症,有的孩子在小时候注意力很集中,学习积极性很高,上学以后,却发现这个孩子坐不住,用通俗的话讲叫手贱,好动别人,妈妈采取的方法就是打,老师就是批评,越批评孩子越皮,越批评孩子越动,其实,这是一种病,叫多动症,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另外孩子经常清嗓,眨眼、吸鼻有时还会耸肩摇头,其实这叫抽动症,一般抽动症都会合并多动症,同样,多动症也会合并抽动症,这样的孩子真的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地挤眉弄眼,不是故意地做怪动作,是因为他身体出问题了。

我用中医的理论简单的跟大家说下叫土虚木摇,什么时候会土虚木摇,大家注意过没?如果一棵树种在土里,可是这个土质很松,一阵风刮来,就会摇起来,这就是土虚木松。还有像我们的墙头草,就像我们芦苇墙头草,一阵风刮来,左右摇摆不定。

在中医里,谁为土,脾为土,谁为木,肝为木,土虚木摇,孩子脾胃弱。所以说多动症的孩子重点还是调脾胃,脾胃好了,树根扎实了,这棵树就不动了。还有一种情况,孩子肝火比较旺,肝风内动,风太大,也会有这种情况。所以妈妈们分析下,你的孩子有没有这些症状。那么小儿多动抽动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考第一第二,可是为什么他的成绩越来越差呢,是因为坐不住,因为注意力不好,因为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认为他是故意所为,而不是疾病,就会导致孩子学习越来越差,这个和家人的情绪也有很大关系,如果夫妻关系不好,婆媳关系不好,或者父母是高压政策、完美妈妈、完美家长的时候,孩子容易患多动症和抽动症,所以,希望我们所有的家长能够重视小儿多动症和抽动症,因为这个病实际上也是一种慢性病,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问题。

我的中医人生(6)

作者:林利城  2017年2月8日

对湿热疾病的治疗上,叶天士的《温热论》提出一条大法:“渗湿于热下”,是指治疗湿热病邪,当以祛湿为要,湿邪粘腻,容易留邪,湿邪不去,热邪难除,故叶天士又说:“热自湿中而起,湿不去则热不除也。”叶天士指出湿热病治湿的大法就是“淡渗利湿”,使湿“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他提的湿热病主要指外感的湿热病,但是他提的淡渗利湿法同样适合于内伤的湿热病邪,他在书中说道“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我们临床上常用的淡渗利湿药有:茯苓、猪苓、泽泻、滑石、车前子、通草、冬瓜子、薏苡仁等。

吴鞠通在《温热条辨》中也说到:“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湿是阴邪,热湿阳邪,两者属性不同,治疗方法大异,在治疗上,要评估湿热之偏胜,确定清热与祛湿的比重。

早在金元时期,刘完素就说:“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利用利小便的方法,给湿邪以出路。以前我在治疗中焦湿热的疾病时,总是运用苦寒燥湿的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等,我想以后一定要加用淡渗利湿药,给邪以出路,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我的中医人生(6)

作者:周志阳   2017-02-08

今晚有幸听林师讲课,简单记录如下:首先,老师讲了头晕、眩晕、晕厥的概念及鉴别。

头晕是一个广泛性的概念,包括了一个现在大家经常所说的中医诊断里面它不叫头晕,叫做眩晕,头晕狭义的概念的实际上是不包含眩晕的,它主要的表现就是以头昏头胀,眼前发黑或者是头重脚轻,呈持续性或是阵发性为主的,这一类的症状表现,我们称之为头晕。

另外一个概念就是眩晕,眩晕包括了目眩,有头晕目眩的就叫做眩晕,这一个目眩的话呢,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整个空间的,运动的这种变化。 这一类的人群在发作之前的话呢,多数都会出现有自己觉得要晕了,胸闷,多汗出冷汗,皮肤湿冷,恶心呕吐,血压的波动症之类的表现,有时候严重的时候,那种天旋地转感你发胀说什么也不敢不能够睁开眼睛。你这个人就晕得很厉害,最终换了这里的话就是我们所说的眩晕了。

第三个我们要区分的就是一个晕厥。晕厥,就是晕倒下来。出现了一个一时的有时候出现一个意识的改变,但是他的话呢,过了段时间就好了,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晕厥。

头晕、眩晕、晕厥。我们就是要注意区分是他们之间的一个不同。我们临床中大家都说的是什么呢?就是眩晕。

眩晕通常没有意识的障碍,他是一种自我的一种感官自我的一种主观感觉的一个障碍。他是由一种空间的定位,他自己觉得一个是自身的旋转。第一个是周围物体的运动。眩晕的概念他就包括了一个有些他就是事物旋转看东西转。有些话自己觉得自身的旋转感,表现也就说他分了一个主观性的,也分为一个客观性的。

再次,全身系统里面也会出现眩晕,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比如说。高血压、低血压,血液系统的疾病贫血,还有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些内科系统的疾病话都会引起眩晕。这就需要我们在接诊的时候,要注意询问患者里面的多个系统的一个疾病的表现。还有一些是妇科系统的眩晕,比如崩漏,宫外孕等。育龄期妇女注意询问经带胎产等月经婚育史。

还有要注意外在的因素。比如说病人高温,站立过久,过劳,体力劳动,中暑等等这类的,都可以发生眩晕,这个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问的也要注意检查的。

一般来说周围性程度比较重,而中枢性的话呢,比较轻。

第三个是痫性眩晕,在临床中也容易见到。眩晕就是一个发作性的疾病,癫痫,有些部分性发作的病人,他就是表现为一个没有癫痫的典型表现,他可能也不会出现腹痛。他可能只出现一个眩晕,可能是一个头痛的一个症状。 反复的眩晕,反复的发作,经过治疗以后,还有头痛,那么换的大家的话呢,就要警惕有没有痫性眩晕了,一个医生的妹妹,读艺校的,她在外面治疗头痛也治了很久。做了血管的阿磁共振的血管也没问题,从这里面也没有问题。然后吃了好多药也不好,后面的话呢,他找到我,我说那你做过脑电图吧!结果显示就是一个典型的一个痫性发作的表现。

第四个,是最容易误诊的,叫做bppv,叫做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这个病的话了实际上很有特点的,我们知道了,心中有这个概念以后,那么应该注意点,因为临床上太容易误诊了,太容易诊断为后循环缺血了!太容易诊断为颈椎病和脑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了。大家日常生活中稍微注意一下。他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个的话呢,它主要跟头位变化时发作眩晕。 当头位,体位改变的时候出现眩晕,而且他发作的时间的特点的话呢。都是在十秒到二十秒之内,很少说是大于四十秒的,有些病人的话可能会出现眼球的震颤,会有恶心呕吐,很容易疲劳,而且容易反复的发作。这个病的话,最主要的一个特点的话,他没有我们所说的耳鸣,没有听力的下降,没有中枢的症候群。做个头位改变检查以咨鉴别。

第五个就是我们所说大家最常见的梅尼埃病,梅尼埃病的特点就是耳鸣,听力下降,眼球震颤的三联征。这个病最主要的特点是他休息不好的时候,失眠的时候,容易复发。

第六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前庭神经元。特点是有发热的上感史,就说他发病之前的话都会有呼吸道的感染病史,比如发烧,咽喉疼痛,鼻塞流鼻涕等这个表现,然后出现一个时间长少复发的一个特点。我们神经内科里面大家一定要注意的。那么叫做中枢性的眩晕。

中枢性眩晕的话呢,我们前两天有一个八十几岁老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来就诊,患者在家里面反复的出现了呕吐。检查血钾很低,补充电解质什么之类的,各方面都好。小脑的病变,脑血管里面的小病变,很多不一定是出现肌力的障碍,平衡障碍患者的话也没有。后面检查结果一出来的话,就是脑出血,两到三毫升,二点几毫升出血量不多。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枢性眩晕,大家要注意的。那么这个小脑的梗塞或者是小脑的出血,或者是颅内的肿瘤,还有些感染性的疾病,蛛网膜炎等这些都可能会引起。叫做脑性眩晕,那么这一类的疾病的一个特点的话呢,就是说他晕的特点。比较重,而且经过你一般的治疗,对症的治疗,补液等这类的治疗以后效果不明显的。我们就要注意了。

鉴别,中枢性眩晕,没有耳鸣或者是说耳聋不明显,周围性常常伴有耳鸣和耳聋,旋转的特点:周围性主要是上下左右旋转,而中枢性,它旋转向一侧移位,周围性伴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胸闷,恶心出汗呕吐。中枢性较少,或者是说不太明显。

第三大类叫做精神性眩晕。这往往也是容易被误诊或者是容易被忽略的。它主要表现为一个眩晕的表现。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是否患者合并有精神性的一些症状,比如失眠,胸闷,难入睡,经济焦虑,抑郁强迫等这一类的症状,我们所说的,就叫做精神性眩晕。还有就是颈椎病引起的眩晕了。

今晚林师给我们讲了很多知识,感谢林老师。

我的中医人生(6)

陈小芳   2017-02-08

中医以为疾病即阴阳失调,治病则用药针石之偏来调整人体疾病之偏。偏性越大,毒性也就越大。《周礼·天官冢宰》有“医师掌医之政变,聚毒药以供医事。”药物、食物都有它的性味,即四气五味,四气指寒、热、温、凉,五味即酸、辛、甘、苦、咸。五谷杂粮都有性味,只是相对平和,可用做常用食物。药物如植物的根茎叶花,动物的骨骼内脏及矿物等,皆取其偏,以偏纠偏,以毒攻毒。此今日学习中药之体会。

我的中医人生(6)

梁天 2017年02月08日
肾病科患者苏某某,女,64岁,因反复腰部胀痛10余年入院,诊断是双肾结石,患者多年有腰部胀痛,小便不利,夜寐差,夜里凌晨4-5点常有汗出,每遇情志因素则精神紧张,头胀,胸闷,心情压抑,焦虑,纳差,常便秘。查其舌暗红,苔黄厚,脉弦。按:《伤寒论》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患者为常年疾病烦扰,少阳枢机不利,治疗上可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疏肝解郁,宁心安神,加用黄芪益期固表敛汗,加金钱草、鸡内金、车前草等利水通淋。

(0)

相关推荐

  • 说疾解病:热与暑

    中.西方医学对发热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医学根据发热与季节气候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热病学理论及诊疗方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巨大的贡献.西方传统医学对发热的认识落后于中医学近一千八百余年, ...

  • 芒种时节要防2种病:湿热病和热伤风——99健康网

    芒种时节,除了注重养生之外,也要注意预防疾病,特别是以下要介绍的这两种,一种是湿热病,一种是热伤风.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了解. 1.芒种预防湿热病 (1)真菌 在湿热的天气,要经常更换内衣裤,才能够预防真 ...

  •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却在灯火阑珊处

    2017.10.14  作者:春宏 <针灸大成><针灸问答>这都是针灸名著,笔者都去查阅了,应该不只查阅这两本书,可能很多,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求真谛.这种人都是高人! 九,应 ...

  •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1)粗工守形,上工守神,让内针发挥出应有的巨大作用

    2017.10.09 作者  春宏 奇经八脉的治疗作用分两类,一类是治表病,督脉.带脉.阳维脉.阳跷脉都属阳,主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另一类治里病,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都属阴,主治心腹胁肋在里之病 ...

  • 林利城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5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82)    作者:林利城   2017年5月1日 今日学习竹叶石膏汤: 竹叶二把(15g)石膏一斤(30g)半夏半升(10g)人参二两(10g)麦门冬一升(30g)甘草二两(10g)粳 ...

  • 陈小芳记录:我的中医人生(5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82) 陈小芳   2017年05月01日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运"丁壬木,戊癸火,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 ...

  • 符英记录:我的中医人生(4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56) 符英  2017年4月5日 提到背俞穴和募穴,上课时老师说到过"背俞腹募"的说法.背俞穴又称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课本提到"六脏六腑各 ...

  • 林利城记录:我的中医人生(4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56) 作者:林利城   2017年4月5日 今日学习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大黄三两(15g)附子三枚(30g,先煎1小时)细辛二两(10g)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 ...

  • 李惠记录:我的中医人生(4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53) 作者:李惠  2017年04月05日 今天背诵伤寒论161条时有些不解,然后查书对此条认真研读了一下,"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

  • 周志阳记录:我的中医人生(4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56) 周志阳 2017-4-5 近来,又发生了一起医生猝死案,又一次给我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敲响了警钟.<黄帝内经>: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 ...

  • 刘敏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27) 作者:刘敏     2017年03月01日 赵某,女,59岁 原诊为不寐,失眠较前好转,能入睡,心烦纳差,舌质淡苔腻微黄,脉弦.诊断:不寐(肝郁化火).拟方:小柴胡汤加栀子豉汤. ...

  • 周志阳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27) 周志阳  2017-03-01 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以养肝为主,加上春天肝气旺盛,也是疏通肝胆经的最佳时节. "肝主情志"."怒伤肝&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