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边闲笔(5)
书边闲笔(5)
1.
看到网友评论《京华烟云》,使我回想起十几年前,初读此书时的情景。
那是一个特别寂寞的时期。因在船上工作,长年奔波在长江烟波里,特别忙的季节,比如在上海的日子,还比在家乡停留的时间要多。我这人感情脆弱,不适合在外飘流。翻捡那时所记日记,除开一些购书、读书文字外,尽是思家情怀,读来,也还心绪不能自已。
我读的是郁达夫之子郁飞以十年功夫译毕,书名《瞬息京华》的版本,以书名比较,当然还是《京华烟云》精准。不过,郁飞的译笔又比张振玉(台湾译者,注重京味儿)的译笔更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抄录当时的阅读日记:
一九九二年五月六日于回万船上。
终于读完林语堂的《瞬息京华》,有如大病一场。
几天来,手不离书,一天至少要读十个小时左右,本来读得慢(没有一目十行的本领),又常被书中情节激动不能自已。如此长时间处于沉重的激动之中,很是久违了。
在我所读的大陆文学史中,知道他是一个名声不太好,提倡闲适文风的小品文作家,文笔幽默、轻松、超脱、隐逸,有道家气派。读罢《瞬息京华》,林语堂在我面前面目全非,而是一个庄重而肩负使命感,热情而疾恶如仇的伟大世俗诗人。
林语堂的伟大,或许有许多史论家不能同意,但《瞬息京华》是一部现代文学不可多得的伟大小说,我想是没有异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有哪部作品能与之匹敌呢?当然,或许小说的道家思想影响是消极的,但我们丢掉政治的伪善面具,实看人生的兴衰成败、悲欢离合,离“浮生若梦”实不太远。积极的人生观是可爱的,象一个摆在案桌上的玩偶,只有表面的美丽,而没有深切打动人心的血肉,引人步入歧路。
《瞬息京华》分三部:‘道家的两位小姐’、‘园中的悲剧”、‘秋之歌’,作者用一种抒情、哲思而又明晰的笔致,深刻地、全面地描述了清未至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各路思潮、各类人物、各个历史大事,‘佳话、哲学、历史演义、风俗变迁、深谈、闲话’(林语堂女儿林如斯评语)等无不构筑于书中。加之书内人物的喜怒哀乐,使得全书纵横有致,景象万千,一会如江海奔涛,一会如道山幽妙;一会忧伤快乐,一会壮怀悲烈,交织的多种情感伴随你读至终页后的长长回味中。木兰、莫愁、曼妮、立夫无不令你喜爱,姚思安、曾文伯无不令你尊敬,而牛怀玉、牛太太、莺莺无不令你痛恨。
全书受庄子思想影响,给人一场大梦的印象。但我终觉全书超越了道学,因为它写那些肉身凡胎的欢乐与血泪之时,完全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不够超脱,也超脱不了,作者是一个有血肉有爱憎有正义思想的爱国者。
全书创作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特别题词“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他们牺牲了自已的生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成为自由的男女”。
全书798页,用了4天时间读完,除开其它的闲余时间,应该说,在我的阅读史上是很快了,全靠小说的吸引力所致。
2.
无论读多少优秀的范文,听多少知名作家的文章作法课,我们也一直为怎样将文章写得更好而困惑,缺乏可操作性,不得门径而入。
闲读梁实秋文集,内中一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有几句老师传授梁氏的作文秘技,或许有点可操作性,也给我们一点启示。特转录如下:
“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扑拙而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除了梁氏的经验之谈,要让文章有风骨,内容有创见,我也建议,文字上多读一点中国古代文章和诗词,思想上多读一点国外的新知识,作文时要在文体与精神这两方面有自觉地融洽,坚持多练笔,扫除文笔的生涩感,让它更圆润饱满,文章自然就会立体起来。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作者的情感要真挚,所写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