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建筑工程领域的"专家乱象"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疾控中心”、“病毒所”、“论文”等词汇频上热搜,几位疾控及病毒方面的专家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公众似乎一直在质疑,疫情甫一出现,疾控中心专家组几位专程进行疫情调查的专家,到底做了什么,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职责。沸沸扬扬,莫衷一是。

这些言论其中,能够理性地进行客观评判的解读是少之又少的。毕竟,在这个医疗领域里,解读是有其专业门槛的,键盘上的敲敲打打,很难推敲出真相。

“专业门槛”,对业内人士是门,对外行来说就是槛。

我相信,既然某些话题已是众矢之的,那事情终究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作为非专业领域的一名普通旁观者,无妨就让子弹先飞一会儿,别急着站队或者下结论。

毕竟,在抗击疫情这个事件面前,我们还有许多可以做到的、应该去做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更有实际意义的事。

01

面对这次影响如此深广的疫情,几位专家被置于公众的聚焦点上并不算意外。

我们在缺乏认知的专业领域,遇到棘手的问题,当然非常期待专家能出面来答疑解惑,期待专家用他们的学识,为我们指点迷津。

同样,在我所从事的建筑工程领域,也会遇到许多技术性难题,也是要寻求专家帮助。

有时我甚至觉得,建筑工程领域的专家,跟医疗领域的专家是有相通之处的。比如,都很讲求经验的积累,都依赖实例来验证和积累知识或经验。

从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多年,因工程需要,我参加过的大大小小的各种专家论证会,也有几十次。

在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各路专家后我发现,专家也有多种类型,这个群体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众生相,下面分而述之。

从专家的专业水平角度划分,专家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个类型:有疑问,有方法;有疑问,没方法;没疑问,没方法。

第一类,有疑问,有方法。毫无疑问,这是真专家。因为专家不但会给你提出问题,还会教给你解决的方法。

他能够提出疑问,是因为他学养深厚,经验丰富,可以看出你工程方案存在的隐患,并预判将来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更可贵的是,他会用他在专业领域的知识来帮你解决问题。

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这样的论证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智力输出过程,让你觉得受益匪浅。专家论证或者评审中遇到这样的专家,实乃幸事。

不得不说的一点是,这样专家,还有个共同的特点,严谨而谦逊。水平高高在上,态度却平易近人。遇到的这样真专家的概率,十之有三。

第二类,有疑问,没方法。这类专家情况比较复杂,可能还要再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确实发现了问题,但专家一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这个是能够理解的,这是由建筑工程的复杂性造成的。专家不是救世主,不能“包治百病”。

另外一种情况就比较难应对了,比如遇到了那种本本主义的专家。拘泥于成规,不越雷池半步。专家的目的很明确:绝不出错。

比如我们在上海某项目上使用工具式悬挑脚手架,专家论证会上,我们举例说,这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工艺,在邻省已经有相应的地方规范。

但有位专家不同意,理由是邻省地方规范,不能用于本市。

这个说法固然没错,但你来进行专家论证,就是希望借助外脑,寻求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结果专家上来,马上就砌了一堵墙。

实践中,这类专家的比例甚高,往往十之有四。

第三类,没疑问,没方法。这类专家,颇有走过场、凑数的嫌疑。但他们往往是履历光鲜,各种头衔汇聚,各类资格认证大把。

他们成为专家的软条件没有问题,但是达不到指导工程实践的硬实力。

02

记得钱钟书先生说过:科学跟科学家大不相同,科学家像酒,越老越可贵,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

专家也算是科学家的范畴吧,那境遇也大致如此。但现实有些情况是,如果专家除了“值钱”外,总是想着赚钱,那事情恐怕要糟。

我看某些专家论证会,本质就是在找“背锅侠”。而有些专家,或许是“侠之大者”所致,也是来者不拒。

上海某项目,进行过一次节能保温构造的专家论证。专业分包方请来了节能领域的专家,论证的内容是,可否将规范上规定的粘贴面砖基层所需的钢丝网,换成耐碱玻纤网。

这个诉求,罕见先例,所以还是有风险的。结果专家爽快落笔,予以通过。说到安全隐患,可能要在二三十年后再暴露出来,暂且通过何妨?

再如山东某项目,建设单位为抢工期,拟取消规范中“后浇带”的构造,改用“跳仓法”工法替代。但设计单位不敢越界,因为跟设计规范抵触。

于是建设单位请来工法的发明人,专家一到,果然皆大欢喜——设计不用担责,建设单位省工期,施工单位少麻烦。

这种关键工艺的重大修改,专家组的其他专家难道没有异议?

一般说来,咖位最大的专家发话了,其他人也就不疼不痒地附和几句就行了。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个节点,你按现行规范做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让我想起去年那起“金缕玉衣”造假骗贷案中的事情。问到专家组的其他几位专家,难道,你们就没有怀疑这是赝品?大家纷纷表示,既然故宫专家都说是真的了,我们能说是假的吗?

03

上述这些专家乱象的背后,其实是学术领域混乱的一个映射。

学术领域的泛市场化,即带来了优胜劣汰的机制,提高产学对接的效率,也带来了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

不良风气之下,许多事情就不再坚持严谨的科学精神去对待。专家的行列里,难免有遗珠之憾。

我曾遇到过一位“老法师”,看看各方面资历,是真专家。我便问他,为何不申请去专家库呢?

他解释说,专家之间也讲“搭子”的。比如几个人配合要默契,收放的尺度如何把握都要统一,所以专家也是有“圈子”之说的。

他属于性格直率的,喜欢就事论事,做不了“连裆模子”,还是算了吧。

几年前,甚至某些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也顶着专家的头衔出来做评审。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这个,就有点儿变相受贿之嫌了。

好在,这个现象近些年已经有了极大的收敛。

这里我觉得有必要说说专家的待遇问题了。那些真正的专家,不应该让他们有后顾之忧。他们的知识,就应该让他可以有体面的生活。只有这样,他在学术领域做出判断时,才不会受各种因素掣肘,不能让专家为五斗米折腰。

我反对那种一味形而上地强调知识无价。我支持为知识付费,只有知识有价,才是对知识分子的最大尊重。专家这种高智力的技术服务,理应有高溢价的回报。

同样,在专家的晋级之路上,一定要有甄别机制,淘汰假专家,让学术回归科学本身。

在专业知识领域,真专家的脑力,才是我们大国崛起的基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