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行(6)~~揭开神秘的面纱,走近莫高窟

石窟壁画之美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处,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

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人文荟萃,文化粲然……

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游罢居延海,次日清晨我们继续乘车向莫高窟进发……神秘的莫高窟出现在眼前,……

心中不禁怦然……眼前是干涸的大泉河,对岸的山是三危山,上面寸草不生,再前面是茫茫沙海……在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侧壁的莫高窟是谁建?为何建?什么内容?有何影响?……

挺拔伟岸的白桦树仿佛忠诚的战士,守卫着莫高窟……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通向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千百年来,碧天黄沙的丝路贯通着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而敦煌,地处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当年曾是一座繁华的都会,贸易兴盛,寺院遍布。以艺术形象宣传思想的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遗产,其中以莫高窟为主体的敦煌石窟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

据老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这恐怕是修窟的原因吧!……

西方文学者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说到莫高窟,不得不提这座《道士塔》的主人公~~王圆篆,一个在清朝时掌握着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瑰宝——敦煌莫高窟大门钥匙的那个人……

是他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集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贡献

是他在1900年清理16洞窟积沙时,偶然发现了藏经等……有功

是他为保护莫高窟,向各级官员求助,甚至冒死向慈禧上书……无畏

是他上当受骗,把法国们伯希和看作印度取经的使者……无知

是他不懂文物的价值,卖给英国们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日本的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至使4万件文物遗失……悲痛

是他将所得钱财全部用于保护洞窟,无私人使用任一文钱……无私

看,大泉河枯竭裸露,仿佛是为流失的万件文物哭泣流干了眼泪……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

时间关系,我们购买了B类票(12000张/日)参观莫高窟4个开放洞窟……洞窟配备讲解员……

其中有莫高窟第96窟,建于初唐。 此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米,依靠山崖而建,气势恢宏。从远处观看,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它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这是它的内部结构……可能是为了保护佛像,人们在佛像上盖了9层房子……

门前图画……

这尊弥勒佛呈依坐之式,……目光下视,高大威严,……大佛的右手上扬作施无畏印,意思是拔除众生的痛苦;左手平伸作兴愿印,意思是满足众生的愿望……

在北大像前留张合影……

涅槃窟为138窟,中唐

佛祖是释迦牟尼,他的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29岁出家,35岁开始度化众生,80岁涅槃成佛,释迦是他的祖姓,牟尼是圣人的意思,合起来为“释迦族的圣人”,这是他的弟子对他的尊称。在佛的头上有肉髻,代表佛的智慧,肉髻越多,智慧越多。……

这是涅槃窟,158窟,盛唐, 莫高窟的睡佛有16米长,高度有两至三米。卧佛表示的是佛祖释迦摩尼涅槃(即为解脱轮回、跳出生死的一种境界,多数人将其理解为圆寂)时候的样子。睡佛身后的画像,画的是释迦摩尼的弟子,表现的是他的72个弟子们看到佛祖涅槃时的不同状态,有的是笑着的,有的悲伤的大哭,还有的困惑等等不同的表情……(仿同时代的孔子有72个弟子而来)

这是极乐世界的壁画……反映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这是泥塑……栩栩如生……

门前彩图……

参观138号洞……盛唐138窟的供养人像画保存完好。此图中的妇人怀抱幼儿,在妇人的前方有一对牵手的儿童画像。人物形象生动,生活化气息浓郁……

民间认为观音菩萨是专司人间子嗣的女神,又因为观音形象逐渐女性化,故又称其为“送子娘娘”……

这幅反弹琵琶,来白112窟,……从图中可以找出1000多种乐器,可见当时的音乐的发达……亦可见最具魅力的飞天……

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

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敦煌飞天是中国艺术家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历时千余年的众多飞天形象,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艺术中璀璨夺目的一枝奇葩……震撼人心……

以至于张大千的敦煌三年临摹画展,说道“要做一个中国画家,一定要到敦煌去”,不知吸引了多少艺术青年前往敦煌……

或许从法国塞纳河边的旧书摊上看到伯希和编著的《敦煌石窟图录》那一刻,常书鸿的魂儿就被勾走了。

参观人群络绎不绝……

看,这儿的石窟建有三层……

看完四个窟,余犹未尽……有机会再来参观其它各窟(A类票)……

来到敦煌研究院……

敦煌石窟的保护始于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画家常书鸿担任首任所长,莫高窟四百年无人管理、任凭破坏和偷盗的历史宣告结束……

20世纪80年代初,段文杰接任第二任所长,也是后来成立的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樊锦诗是保护敦煌的第三任掌门人,1998年上任,2014年退休……

1935年秋的一天,常书鸿在巴黎塞纳河畔一个旧书摊上,偶然看到由伯希和编辑的一部名为《敦煌图录》的画册。全书共分六册,约400幅有关敦煌石窟和塑像照片,他十分惊奇,方知在中国还有这样一座艺术宝库存在,而且在国外引起了轰动,中国人却不知,他内心感到一种震撼……

为了敦煌艺术宝库,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毅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回国之后,他一直挂念着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向往着早日能实现梦想……

看,这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仿佛来到南方花园……

绿树成荫……

花开敦煌——这里不得不提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之女,曾担任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院长常沙娜……她小时候没有没有上过学……只跟随父亲临摹壁画……

常沙娜的壁画临摹、花卉写生、应用设计等不同类别的艺术作品贯穿其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经历……

这是和平鸽丝巾(50年代)……

这是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顶设计……

拍不够的美景……

敦煌飞天,带给我梦想……更要创造……

神奇的地理风景令我们震撼,

深厚的人文景观令我们敬畏……

如果说敦煌是中国人的“诗与远方”,那么,敦煌艺术就是我们心灵深处浪漫与激情的灿烂花朵……

  一洞一世界,一窟一朝代,一画一故事!纵贯千余年,跨越十朝代。我好象看到,一代代苦役劳工的汗水,一辈辈匠人画师的心血,开凿绘就了世界文明的艺术瑰宝……逝去的总会逝去,但是我们的敦煌精神要传承,丝路精神永在……

石窟壁画之美
782篇内容 2.8万人参与
更新于 2020-12-27
打开美篇,阅读剩余100%内容
(0)

相关推荐

  • 延续千年的敦煌壁画供养人画像

    2021-04-21 11:00 我们都知道,在莫高窟中窟顶及四壁都绘满了壁画,主要题材类型有: 佛教尊像画.佛经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中国传统神仙画.装饰图案.以及我们今天的"主人公 ...

  • 中国佛教建筑·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之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背靠鸣沙山东麓之崖壁,面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之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之断 ...

  • 敦煌历史背景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简述敦煌石窟的形成历史背景和价值 敦煌石窟 石窟寺源于印度,随佛教 ...

  • 张枣诗歌《预感》:三个疑问句,揭开神秘的面纱

    老舍在<茶馆>第一幕中说到:"有几个茶客好像预感到什么灾祸,一个个往外溜."这种预感,是基于前因的铺垫,而在某一刻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产生事先的感觉.在生活中,心灵的 ...

  • 媄研社温州校区揭开神秘的面纱,开业啦~

    5月29日,期待已久的媄研社温州校区终于开业啦!温州的小伙伴们激不激动哇~

  • 揭开神秘的面纱,观景台原来是这样的......

    观景台形式手法各有不同,但观景本质都是不变的.重要的是让人们感受景观的美丽,让建筑融于景观,让建筑成为景观.不同的建造形式营造的是差异化的环境空间,归根结底都是让我们更加近距离的接触自然.融入自然,感 ...

  • 明朝才子解缙,为什么会含冤而死呢?我来为大家揭开神秘的面纱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此对联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缙所写. 洪武二年(1369年)江西吉水降,解府降生一位"神童".洪武21年( ...

  • 当年那个【核心区爆款万人迷】,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

    猜猜这是哪里! 前几天,考察完中央公园土石方进度的返程途中,突然狂风乌云大作,前方发生汽车擦挂事故,因此堵了2分钟. 2分钟,究竟是长还是短呢?这取决于你是在堵的这一边还是在不堵的那一边. 虽然天空是 ...

  • 踏浪非洲三//揭开神秘刚果面纱之植物篇

    下面这段视频是我探秘非洲刚果金热带草原拍的片段,希望大家喜欢! 朋友继续猜图片中植物果实的名字,答案将在帖尾揭晓. 我在桃花源间推出踏浪非洲一二后,获得了众多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很多朋友给我提出了中肯建 ...

  • 西北行(4)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

    我们是9月18日早晨乘旅游专列到达敦煌,下车后立即奔向海西区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将写在另外一篇) 提到敦煌你会有什么样的想象?我自己想到的,大概就是丝路花语中"飞天"画像和唐代彩塑 ...

  • 美爆网络的海口云洞图书馆揭开神秘面纱,竟是高晓松的“晓岛”|书店|滨海|旅游

    近日,海口云洞图书馆一直吸引着海口人民的目光,很多人预期,这个推窗看到海的图书馆,因其高颜值和小布尔乔亚的气息,将成为未来海口最热门的打卡地之一. 在很多透露的打卡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晓岛 ...

  • 核医学在做“he”事情?带你揭开神秘面纱

    "厚厚的防护门.黄黑相间的醒目辐射危害警示标识.幽深的病房--"让人有种望而却步的感觉.很多人"谈核色变",对"核"的理解还多停留在原子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