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
【周秀义,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高考语文优秀阅卷员。曾参编《智慧背囊》《满分作文》,为《中学生语文报》撰稿。
人类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这类口号曾指引着人类大刀阔斧地向大自然猛烈开火,聪明的人类也曾因之头颅高昂。灵魂作家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原本可以为人类防风固沙、生命力极强的红柳,被人们残酷地刀砍火烧,“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尸骸散地”。理由是司务长说的“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眼前的经济账可以算清,未来的环境被破坏的账谁能算得清?
【披文入情】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一.交代写作背景,简洁明了。
这是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语言干净洗练,恶劣的环境尽收笔底。)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褶皱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技干,风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热和缺氧微笑(粗线条勾勒红柳的干、叶、花。给读者视觉、心理冲击,尤其用拟人手法写红柳的“微笑”,与恶劣环境相映衬,突出其顽强、乐观的精神。)。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在西藏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竟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二.写离太阳最近的红柳生长环境、样貌、生长周期以及作者认为它“永在”。与下文写挖红柳形成反差,从而引起作者以心灵震撼。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挖红柳,作者大惊,大不解。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灰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司务长算的账,以自身需求出发,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为了生存,司务长“残忍”决定挖红柳。
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的。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巨大的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到沙丘逶迤的边缘。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描写红柳的姿态,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在沙丘上,是因为这了这红柳,才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的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写红柳根的固沙作用,热情讴歌其伟大力量。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与沙子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傲然不屈的英魂。【文章珠玑】
四.写挖红柳。
作者在挖红柳前荡开一笔,先写红柳根不屈的英魂,再写红柳被挖之后触目惊心的惨景,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人类的控诉。。
称红柳为“高原上的原住居民”,表达了作者对红柳被挖净烧光的惋惜和痛心。呼吁人们要爱护自然、珍爱生命,有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