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能否看懂时大彬紫砂壶 !
关于时大彬一生制作的壶应该有多少,粗略的分析,根据上述三马堂藏时大彬23岁(见时大彬万历丙申年制壶)时就开始做壶,并一直做到清顺治年末(见上述时大彬丁亥年制“荊溪地名壶”)的证据,再以时大彬20天做一把壶的“中等速度”、以时大彬从20岁不到开始做壶,共做了70年计算,则时大彬一生大约能做出:150把/年×70年=10500把壶;如以时大彬10天做一把壶的“快速度”计算,则时大彬一生中可做壶21000把。
大彬壶艺在明代就享有盛誉,多见于文人记述。明许次纾《茶疏》:“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时大彬继供春之后,创制了许多制壶专用工具,创制了许多壶式,并培养了李仲芳、徐友泉等一批徒弟。承上启下,发展了紫砂艺术。时大彬的早期作品,坚致朴雅。好仿供春大壶。自从他游苏州娄东,交接陈眉公诸辈后,制壶风格为之一变。制壶由大转小。据称,时大彬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肃,每遇不满意的作品,即行毁弃。即打碎十之八九也在所不惜,当时茶风盛行,对壶艺要求很高。
时大彬(1573-1649),号少山,是明代著 名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在紫砂壶制作的历史上是一位开创型人物。他对紫砂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铭文镌刻等都极有研究与造诣,从而创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所沿用的高难度的技术体系,典籍称他“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明代良陶让一时”。明末“壶家妙手称三大”之一的徐友泉直到晚年仍然自叹曰:“吾之精,终不及时之粗”,可见时大彬在紫砂界的声誉与威望。
时大彬对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和铭刻等,均有深入的研究,成就卓 著。他善用各色陶土,或在陶土中掺杂砂缸土、碎瓦片,当时有“沙粗质古肌理匀”之赞语。
据考古发现所知,最早的有款识的紫砂壶,为近些年来出土的时大彬壶。
时大彬,号少山,又称大彬、时彬,是供春之后知名度和影响最 大的紫砂大家,可以说寥寥可见的大彬传世之作,皆是精品。
大彬壶艺在明代就享有盛誉,多见于文人记述。明许次纾《茶疏》:「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