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阴道流血:是最主要症状,由于子宫病灶侵蚀血管或阴道转移结节破溃导致。产后、流产后或葡萄胎清除后,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多少不定。由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可能引起闭经。
腹痛:因癌组织侵及子宫壁或子宫腔积血引起下腹胀痛,也可因癌组织穿破子宫或脏器转移灶破裂而致急性腹痛。
盆腔肿块:因子宫内病灶、子宫旁转移性肿块或卵巢黄素化囊肿,在妇科检查时可触及肿块。
1.肺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80%),癌肿侵及支气管,多有咳嗽、血痰或反复咯血;阻塞支气管,则形成肺不张;转移灶接近胸膜,可出现胸痛及血胸;急性肺栓塞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及呼吸循环功能障碍。X线胸片或肺部CT的最初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很快出现小结节状阴影,以后因病灶扩大呈棉花团状。
2.阴道转移:子宫旁静脉逆行性转移所致,转移灶多位于阴道下段前壁,呈紫红色结节突起,破溃后可引起大出血。
3.脑转移:常继发于肺转移后,是绒毛膜癌致死的主要原因。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跌倒、失明、失语、头痛、呕吐、抽搐、偏瘫以至昏迷,甚至脑疝死亡。
4.肝转移:常同时有肺或阴道转移,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可出现黄疸、肝区疼痛及消化道症状,通过B超、CT,或者MRI(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及时诊断。
肺转移:胸片或CT显示肺野外带可见单个或多个半透明小圆形阴影,棉花团样转移灶。MRI可明确诊断脑转移、肝转移。简便的超声更是能够发现肝转移灶。
抗癌药物的选择:滋养细胞肿瘤的全身化疗使治愈率明显提高,成为妇科肿瘤中第一个可以应用化疗药物治愈的肿瘤。全身化疗最常用的化疗药物有以下几种:5-氟尿嘧啶、氨甲蝶呤、长春新碱等。这些药物由于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决定需要低浓度持续滴注。对于介入动脉化疗的特点是大剂量冲击化疗,因此要选择毒副作用较低,作用速度快的化疗药物,近年来常选择卡铂(CBP)的应用剂量,在单用时为400毫克/平方米。
动脉栓塞的优点:大部分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通过全身化疗即可达到治愈效果。目前,动脉治疗仅限于晚期有转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情况下才考虑应用。滋养细胞肿瘤的特点是细胞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对血流的需求量大、对血供的要求高,具有丰富的血管网,因此对抗癌药物反应好,对缺血和缺氧敏感。这是滋养细胞肿瘤实施动脉化疗很好的基础,通过动脉灌注化疗提高了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而动脉栓塞阻断了动脉血流,使肿瘤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化疗与栓塞结合起来,更加有效地消灭肿瘤细胞。由于转移灶瘤体破裂出血是致命性的,应用动脉化疗具有创伤小,疗效高的优点。可有效控制出血、杀死肿瘤细胞,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低。
(本文刊载于医药卫生报第九十五期)
好文推荐 recommend 1、奋斗的人生最幸福—— 牛年开年介入科护理精英科研座谈会 2、2021年炎黄介入科普论坛(第八期)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 3、舌癌的诊断与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