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我看来,复杂性科学的兴起,是东方文化思维的苏醒?

说到复杂科学,可能不少朋友会怀疑这种概念泛化的名称,真的是一门科学吗?实际上正如我们直观的判断,复杂科学,的确不是具体的学科,它可以说是对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范式的概括,运用突破性的复杂性科学思维与方法来重新审视我们世界与社会。

为什么要谈复杂性科学呢?因为这是难一见的科学界承认有可能引发全面科学研究革命的趋势。不同于具体科学领域,比如有望成为终极万物理论的弦理论,在经历几波研究热潮后,渐渐失去了人们对它寄予的希望,如今即使物理学泰斗级人物也建议科研人员远离虚无缥缈的弦理论。但对于复杂性科学,不但有著名物理学家霍金“21世纪将是复杂科学的世纪”的背书,实际上也在近几十年做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当然最为笔者所看重的一点是,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其实可以理解为人类科学探索征途正在朝东方尤其中国文化做转向,会是中国科学家大有可为和大有优势的机遇。

从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机体论开始,系统科学就开始在西方科学界发展起来,直到70-80年代,系统论的研究思维被深入运用后,历史进入到复杂性科学的新阶段。而复杂科学面向如生命、社会等复杂性对象,要超越牛顿以来的线性的研究模式和均衡的世界观,尝试揭示复杂系统的内在运行规律,它的出现几乎颠覆了自笛卡尔以来“还原论”式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而方法论正是科学探索的核心所在,因此也就意味着要重塑西方近现代400多年的科学史。

复杂性科学如今的流派很多,可以说处于方兴未艾的黄金探索期,各种研究方向有不少处女地等待开掘宝藏。从创立早期的一般系统论、控制论等,到后期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混沌理论等,都将孕育大量的新的研究成果。不但在自然科学领域如物理、数学和生物成绩斐然,而且在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社会和管理上更能显示其威力。社会科学领域由于其系统本身混沌复杂的特点,很难运用纯粹的定量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有效结论,而复杂科学就因此大显身手。

比如人工生命与人工社会研究,是一门正在兴起的复杂科学流派,方法是基于计算机建模构建从一个程序生命扩展到仿真社会的系统。要知道不同于自然科学,可以对小白鼠反复做实验,但社会科学却不能复现试验结果,所以这门学科可以帮助科学家自由操控调整研究对象和参数,更细致观察“社会”机制的形成深化,间接理解我们真实社会的运作。又如在经济学领域,国内有陈平教授在80年代末首先发现经济混沌的实际证据,从而将复杂性科学思维引入到经济学的腹地中。传统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规律,视野过于局限在经济现象上,过于强调数学定量计算,孰不知经济与政治、文化系统紧密关联,互相牵动。

为什么会发生复杂性科学的转向呢?笔者的观点是这是大的文化范式转向在科学研究上的体现。西方文明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占据人类文明指引者的地位已经半个世纪了,然而世道沧桑,其发韧于古希腊的思维方法已经穷尽其对人类的贡献,东方尤其是传承性很好的中国文化中思维特质正潜移默化地加速改变人类的头脑和精神。

与复杂性科学对比的是西方传统的“还原论”科研思路,还原论发端于古希腊的“原子论”哲学,在笛卡尔、牛顿等科学巨匠的打造下成型完善,其含义可以简单理解为把复杂事物分解成细小单位进行研究,进而把握该事物的本质。可是有些事物不能作这种简单切分,好比研究人的生命时,当你把人大卸八块来仔细看每个器官时,这个人已经不在了。所以复杂性科学则是以整体观为基础,配合分析科学发展出来的工具,从而完整深入认识对象。

整体论或整体观,是中国文化特别看重和擅长的地方。我国古人凭着高超的智慧,很早就给这个世界一个明确的整体论述,无论是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起源论述,还是无处不在的“天人合一,阴阳合和”的精神坐标,都彰显出我们民族独特的思想追求与精神审美。但是也不得不看到限于生产力水平等历史因素,这些朴素的哲学观点过于宏大,我们所知的细节太少,而显得空洞。所以,复杂性科学不是简单的反还原论,而是超越它,也不是简单的重复整体论,而是发展它。

因此,今天有了西方分析科学充分解析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重建综合思维的大厦就更有信心。打个通俗的比方,当我们面对一件精密的玩具时,特别想搞清楚它时,这时我们的探索和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拿在手里把玩观看,仅仅只是知道它的外形和大致性质,这时就叫朴素的整体观,第二阶段我们把它拆开,仔细观察每个零件,就了解了里面的构造,这时叫还原论或分析思维,然后如果我们不能把零件装回去,那对玩具的认识就停留散落缺乏联系的碎片上,所以第三阶段是复杂性科学思维,把玩具重新装好,也就吃透这个事物的内部关联。

事实上,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也不仅是“原子论”之类的分析思想,也有如赫拉克利特学派那样强调动态和综合性的学说,他的知名言论就是那句“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同理,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如墨家这种比较另类的思想流派,政治主张基于平民视角,后期重视科学技术研究。但是各个文明童年期的丰富想象力终究要经过历史与文化性格的选择,西方文明此后成为主流的文化特质还是分析式和二元对立的思维,这个一直延续到今天科学研究领域的方法论基础,而中国文明则选择了综合辩证思维作为自己的正统风格,成为整体观的文化代表。

因此笔者相信,在全球化东西方深入交流的情况下,是追求综合整体理念的东方尤其中国文化,唤醒了人类思维精神深处遗失的角落,间接催生出诸如复杂科学之类的创新。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和发挥这份遗产,使之能为人类科技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衷心希望中国人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不要缺席这份担当。

内容来源:微信公号生态观察站

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