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这座寺庙,被金庸写进小说里,皇帝在此出家

随 我 行 走 山 西      许 你 万 里 荣 耀鉴古  | 知非  |  旅途  | 视野  |  生活

山西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上寺庙林立,历史悠久。五台山因有五座山峰而得名,峰顶平坦如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台山大多数的寺庙就集中在台怀镇,不过有一座寺庙却比较偏僻,叫做清凉寺。

清凉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不过现在的这座寺庙是在原址重建的。相传佛教在东汉时期就传入了五台山,大孚灵鹫寺是五台山上建起的第一座寺院,也是显通寺的前身。到了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发展迎来第一个高潮时期,许多寺庙都是这段时间建起来的。

清凉寺距离寺庙集中的台怀镇大约有15公里,位置比较偏僻,所以来这里的游客并不多,平时也是冷冷清清的。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这才是真正清修的好地方。

其实许多人对五台山清凉寺是有所耳闻的,因为金庸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中就多次提到五台山清凉寺。如《天龙八部》中的神山上人就是清凉寺的方丈,它曾到少林寺求师,被少林方丈婉拒后投入清凉寺。而金庸的《鹿鼎记》中对清凉寺的描写就更多了,在小说中清凉寺成为了顺治皇帝出家的寺庙。

清凉寺得名于寺内的这一块巨石,叫做清凉石。文殊菩萨曾于清凉石上讲经说法,因此也称“曼殊床”。

现在这座清凉寺是在90年代重建的,由香港黄惠卿等居士投资,经山西省文物总店高级美术大师胡银玉的主持、规划、设计、施工已建了大雄宝殿、五方文殊、三大士殿、罗汉殿、天王殿、钟楼殿、东西厢房、门楼、山门等古建筑。

自南北朝时期建成以来,清凉寺受到多位帝王的重视,多次修建扩建,清凉寺依次成为皇家、华严、唯识、净土、密宗、镇国、律宗、黄教、禅宗等道场。

五台山景色优美,四季景色不同,其最高处海拔3061.1米,被称为华北屋脊。2009年,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五台山,环周500公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中国唯一兼有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中国佛教第一圣地。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东汉时,五台山便兴建有大孚灵鹫寺,也就是如今的显通寺。后经历朝续修扩建,使五台山成为寺庙林立、佛塔高耸的寺庙集群区。历史上,寺庙最多达到300余座,僧人3000余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被列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显通寺显通寺坐落于台怀中心区灵鹫峰脚下。寺宇坐北向南,寺内院落重叠,树木交荫,苍松翠柏,肃穆安宁。全寺占地面积43700平方米,现有大小房屋400多间,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殿堂、厢房布局严整,中轴线分明,配殿左右对称。布列于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宇7座,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此外,还有钟楼、僧舍和各种配殿。建筑样式各异,多带宫廷建筑色彩,堪称明清寺庙建筑的典型。

据《清凉山志》记载,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因寺侧有一大花园,赐名花园寺;唐武则天时,更名为大华严寺。明洪武年间重修,赐额“大显通寺”。万历年间改名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复名为大显通寺。历代帝王朝台、僧尼礼佛、文人游览,都要到显通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陆续拨款90多万元予以修葺,到1966年共修缮117处,新塑和补塑佛像1171尊。该寺为五台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显通寺建筑群无量殿

无量殿这是一座砖结构建筑物,取释迦佛曾于七处讲经九次之意而命名。因殿内供铜铸毗卢遮那佛像,故亦称无量殿。殿建面宽明七暗三,计28.2米;进深四间,计16米;高20.3米。重檐歇山顶,砖䃠而成。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之间依靠开拱门联系。该殿形制奇特,宏伟壮观,是我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1956—1957年,政府拨款按照原样进行了翻修。殿内有一座八角十三层木质古塔,高约10米,结构巧妙,雕刻精湛,是五台山少见的木雕艺术品。相传,唐代清凉国师,曾于唐建中四年(783)在此殿内著《华严疏抄》等达四年之久。

毗卢遮那佛像明建铜殿铜殿位于千钵殿后,是一座罕见的青铜建筑物,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为明代妙峰祖师募化十三省青铜所铸。相传重十万斤。

殿建平面见方,进深4.2米,宽约4.65米,高约5米,重檐歇山顶,外观两层,内为一室,四角四柱,柱础似鼓。上层四面,各装六块格扇;下层四面,各装八块格扇。格扇内壁铸有佛像,重重叠叠,号称万佛;格扇外壁铸有花卉图案,以及二龙戏球、鱼跃龙门、丹风朝阳、喜鹊登梅、犀牛望月、玉兔拜月、牡丹出瓶、狮子滚绣球、老鼠盗葡萄等,共计36幅,形象生动,线条精细舒缓,富有生活情趣。殿内供文殊菩萨铜像,连同殿壁佛像,共称为万佛朝文殊。清建大佛殿和文殊殿

大佛殿大佛殿和文殊殿均为木结构建筑物,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佛殿占地一亩三分,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亦称大雄宝殿。殿建明七暗三,面宽34.4米,进深21米。上为四阿顶,下为四出廊,108根木柱围于四周,前置重檐抱厦,显得庄重而瑰丽。殿内泥塑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和十八罗汉,与殿建为同期遗物。殿内“真如权应”木匾系清康熙皇帝御笔亲书。文殊殿五间重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面宽25.5米,进深11.6米,单檐歇山顶,后置重檐抱厦,装绘华丽,亦为全寺主体建筑。大文殊殿内,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大智文殊后面是甘露文殊。此外,文殊像前有护法神韦驮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

文殊殿清代碑刻山门两侧,立碑4通。其中两通分别书“龙”“虎”二字,以应左青龙、右白虎之意,为雷雨居士所书。字体自由潇洒,一笔写就,似蛇游弋,像风飞舞,颇像龙虎身形,引人注目。另两通石碑碑记记载了显通寺明清时代的土地钱粮状况,是研究五台山佛教历史的珍贵资料。寺内文殊殿前,有碑亭2座,碑亭里各立一通汉白玉石碑,宽约0.8米,高约3米,立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左边的石碑上有字,系康熙皇帝御笔。右边的碑上没有字,人称“无字碑”。

塔院寺塔院寺坐落于显通寺之南,占地15625平方米,据记载,在未建寺宇之前,大塔就凌空矗立。据专家考证,佛舍利塔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系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建成后,最初作为显通寺的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朱棣命太监杨升重修此塔并独立起寺。明万历七年(1579),皇太后李娘娘又令太监范江和李友重建。1952年,由政府拨款6亿元(建国初期币值)将塔院寺修葺一新。是研究高层建筑如何历经地震和风丽侵蚀而不衰的重要实物资料,现为省级保护文物。

塔院寺牌坊佛舍利塔佛舍利塔坐落于寺院中心处,俗称大白塔,人们常以此为五台山标志。这是一座砖结构建筑物,通高75.3米。塔基为正方形,环周83.3米,外围建走廊,内设木制法轮120个。塔身状如藻瓶,造型优美,宏伟高大。塔顶盖铜板8块,形成圆形,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方位安置,远视如斗笠。塔顶正中装铜顶1枚,高一丈六尺,覆盘七丈余,饰以垂带,金光闪闪。铜板边沿,吊装铜制垂檐,每块长约七尺,宽约二尺,共计36块。每块垂檐顶端,又挂风钟3个,连同塔腰风钟在内,共计252个。塔基四角,建亭4个。

大藏经阁大藏经阁坐落于佛舍利塔之北,面宽五间,25.3米,进深13米,两层三檐硬山顶。正中上方悬一木匾,上书:“两塔今唯一尚存,现成必坏有名言。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菩萨与世尊。”为清乾隆皇帝五十七年(1792)所写。藏经阁内有一木制经架,叫转轮藏,六角形,33层,高约10米,最上面一层周长11.5米,最下面层周长6.5米,构成上大下小形状,每层分若干小格,放置经书。最下层底下有转盘,能够来回运转。所以制成这种转轮藏,按佛教的说法是转动诵经,能为朝山拜佛者消灾除难。藏经阁现存汉、蒙、藏多种文字经书2万册,其中属于宋以后至乾隆年间版本的2000余册经卷为国家善本书,是研究我国佛教理论的珍贵资料。

罗睺寺罗睺寺坐落于显通寺东南侧,占地15225平方米。寺院一进四层,始建于唐,明弘治五年(1492)重建,清初又多次修缮。《清凉山志》载,唐时,张天觉在此见灯,有感而建寺。因相传文殊菩萨经常在这里讲经说法,故寺院落成后,名为“落佛寺”,清时改为现名。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寺宇再经修葺。是五台山著名的黄庙。

天王殿、文殊殿和大佛殿寺内第一层殿为天王殿,面宽三间,14米,进深9.5米,单檐歇山顶。殿内四大天王的塑制不同于青庙踏八怪的形象。西方广目天王的脸不是红色,而是棕色;不是手执绢索,而是一手抓长蛇,一手握宝珠。北方多闻天王的脸不是绿色,而是黄色;不是手执宝幢,而是一手攥老鼠,一手拿巨伞。这是按喇嘛教《度量经》的规矩塑制的。

第二层殿为文殊殿,面宽三间,17.6米,进深13.5米,单檐歇山顶,四出廊。殿内文殊塑像亦与青庙不同:文殊菩萨的坐狮不在砖台或地面,而是卧在莲台上;文殊面容不是金色,而是白色;两肩膀上添了肩花,肩上一边放置智慧剑一边放置经书。这种塑法和着彩,体现了喇嘛庙文殊菩萨塑像的一般特征。

第三层殿为大佛殿,面宽五间,17.6米,进深12.8米,四阿顶,前置重檐抱厦。殿内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及八大供养菩萨,亦按喇嘛教《度量经》的规矩而塑制。八大供养菩萨拿着仙桃、海螺、琵琶、镜子、如意钩等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及殿内泥塑均为清代遗物。

木雕“开花现佛”“开花现佛”安装在第四层殿,即藏经殿内。殿内正中砌砖台一座。砌台成方形,边长3.6米。砖台正中,装一木制圆盘,上刻水浪图案,图案之上,塑十八罗汉。圆盘正中,安莲花一朵,高达丈余,似芙蓉出水。莲花由花瓣组成,四尊佛像端坐于内,八片莲瓣合围于外,莲瓣涂以红彩。通过地下机关,圆盘可以转动,花可以随开随合。

殊像寺殊像寺坐落于大白塔西南0.5公里处,占地6420平方米。寺宇始建于元,后毁于火,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再建,曾称殊祥寺。1983—1984年,政府拨款数十万元进行整修。寺建并排二院,东院有天王殿、文殊殿和后殿,西院有门殿和中殿。寺外左前方有般若泉。明建文殊殿寺内文殊殿是五台县台怀地区最大的殿宇。殿建面宽五间,27.2米,进深4间10.4米,重檐九脊顶,高大雄伟。檐下斗拱密致,檐上三彩琉璃剪边,壮中显丽。殿前置月台,长21米,宽9.7米。殿内有梁记曰:“时大明弘治二年(1489)拾月拾壹日吉时重修殊像寺。”后虽经明万历年间和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修过,但大木构架和殿内塑像大都仍是明弘治时期的原物。

文殊驾狻猊像

“五百罗汉过江”悬塑

菩萨顶

菩萨顶坐落于灵鹫峰上,占地9160平方米,寺分前后两部,前部居高,并列三院。中院为主体,建有天王殿、佛殿和文殊殿,东西院为僧舍禅堂。后部较低,并列二院,均为僧舍。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形制、手法及雕刻装绘多参照皇宫官式制度营造,金碧辉煌,极为华丽,是五台山清代佛寺建筑的典型。寺宇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称真容院。唐时,僧人法云重修殿堂,并塑圣像。明永乐年间,曾予改建,称大文殊寺。清代康熙年间,寺内改住喇嘛,遂成黄庙。康熙帝和乾隆帝朝台时,曾在此过宿,书匾碑刻为数较多。

菩萨顶山门清建大佛殿和文殊殿

大佛殿大佛殿为三开间,面宽13米,进深12.3米,单檐五脊四出廊,前置重檐抱厦,勾柱围绕,朱漆彩绘,三彩琉璃瓦盖顶。文殊殿亦为三开间,面宽18.8米,进深14米,单檐四阿顶,四出廊,四面围以石栏杆。文殊殿石阶一处,状似蜂窝,系殿滴水而成。此前,不分阴晴,滴水不息,为五台山奇景之一,故殿亦称滴水殿。大佛殿与文殊殿之间,立石门一座,横书曰“五台圣境”,系清康熙皇帝御笔。

文殊殿清建木牌楼

木牌楼立于山门之前,四柱三门,上下三层,斗拱重叠,挑角四出,木结构灵巧多姿,琉璃瓦黄绿相衬,五彩斑斓,牌楼正中,嵌有木刻“灵峰胜境”四字,为康熙皇帝所书。牌楼与山门之间,有石雕九龙吸水铺于石阶处,形成一个斜升的大平面。牌楼两侧又置石雕卧狮。牌楼下连108级石阶。它南对梵仙山,下俯大白塔,东西与黛螺顶和寿宁寺相呼应,构成了台怀中心区佛寺布局的特色。登临此地,可以一览台怀佛寺风光。

菩萨顶前108级石阶清建四棱碑菩萨顶现存汉白玉四棱碑两座,分别坐落于东院的过厅与后院。两碑大小相仿,高约6米,平面见方。碑座边长1.33米,碑身边长1.15米。碑身四面,分刻汉、蒙、藏、满四种文宇,均为清乾隆所书。碑文为乾隆皇帝自述游历五台山的情怀和感受。康熙御碑方座螭首,矗立在前院。

乾隆御碑来源:五台山云数据网

(0)

相关推荐

  • 五台山寺庙传说之——无字碑

    五台山的寺庙传说,大都与寺庙中的具体物件有关,如泥塑菩萨.铁铸罗汉.砖建佛塔.石雕卧狮等等.这些传说当中,虽然菩萨显圣的内容仍占很大比重,但不可忽视的是,离开佛与菩萨的社会生活,已有了明显的反映.传说 ...

  • 山西五台:罗睺寺·殊像寺

                 从菩萨顶下山,我们来到了的罗睺寺.         罗睺寺始建于唐代,是大华严寺(即后来的显通寺)十二个下院之一善住阁院,后分开独立为寺初名落佛寺,据说文殊菩萨曾在此落脚讲经 ...

  • 话说普宁寺

    普宁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一座汉藏结合寺庙.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整座寺院雄伟壮观,占地面积约2. ...

  • 山西五台:清凉寺

    五台清凉寺位于五台山中台南瓦厂村东北的清凉谷,因寺内有著名的文殊圣迹"清凉石"而得其名.清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至太和十七年间(472--493年).唐代是替国行道的镇国道场 ...

  • 【五台山】总有一种力量,让人不再迷茫......

    旅行 是一种主动补充能量的方式 也是大道至简的自我疗愈 当我们说 要去山清水秀的地方 其实内心从未丢失过 对自然的渴望 以及对自然中那些 让人心安的神奇力量的幻想 是时候出发五台山 来一场放松身心的疗 ...

  • 带你了解中国最古老的二十七座千年古刹,少林寺都排不进前十位

    两千年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两千年来,佛教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融合,并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座座人文荟萃.香火缭绕的佛教寺庙正是这一切的最好体现. 1983年 ...

  • 暑期自驾打卡05:五台山中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添加关注-- 五台山可谓中国佛教圣地.锦绣山川内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稠密的绿色植被也挡不住寺庙的金碧辉煌风采,据说在唐代全盛时期,五台山共有寺庙300多座, ...

  • 当年老僧疑无踪,千载白云绕禅寺--慨叹保护不足的顺治出家的白云寺

    顺治出家的事,官史言之凿凿,为出天花而驾崩.但民间纷传其看破红尘而出家,出家地在山西五台山.但争议还是有的,所谓无风不起浪,传闻背后往往是鲜为人知的秘密. 且,顺治出家之事,不但民间纷传,还有不同的版 ...

  • 你只知道金庸写了小说,并不知道他身世显赫

    你只知道金庸写了小说,并不知道他身世显赫

  • 晏非隩州行读诗第18期:我被两次写进小说里,一次单身,一次加入爱情

    隩州者,河曲也,鸡鸣三省之地.2021年5月21日至22日,应邀赴河曲,其间有过一次谈诗.认真是我的特点,也是对邀请者的尊重.这次谈诗我大致说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读诗.我一向不太喜欢泛泛而谈诗 ...

  • 写作合伙人3.0 | 想和你谈7天甜甜的恋爱,并写进小说里

    一想到你在关注我就忍不住有点紧张 许多对CP参与小说接龙活动 在平行时空中续写剧情 共同创造小说里的世界 如今,我们希望继续这个活动 让未完结的剧情续写出新篇章 完成一本或多本惊世骇俗的作品 请输入标 ...

  • 鹿鼎记中有一女子差点成了韦小宝的老婆,只因金庸写着写着给忘了

    熟悉金庸小说的朋友应该知道,他笔下的男主角一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有女人缘,身边的美女至少不会低于两个.像"射雕三部曲"中的郭靖身边就有黄蓉.华筝.程瑶迦:杨过身边则有小龙女. ...

  • 金庸写过的那几场强暴戏...

    图:金庸和他的武侠世界 金庸小说中,出现过几次强暴戏?一个巴掌可以数得过来.杨潇强奸纪晓芙.成昆强奸谢逊妻子,但这两个都是口述回忆时一句话带过,而且一个不悔生爱,一个另有所图,给读者的心理阴影面积较小 ...

  • 关于金庸写武侠小说的一些文字

    金庸:"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有十分的力气,绝不使九分.即便是小事情,也要认真对待." 目录 每天坚持看一部电影写一篇影评 日更不辍 熟读古代武侠经典 81 岁剑桥求学读博士 ...

  • 此人是亡国公主,金庸写了她前半生,梁羽生写了她后半生

    长平公主是明朝亡国君崇祯的女儿,她身世坎坷,历来为人们所同情,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和梁羽生也将其写进了小说,有趣的是金庸写了她的前半生,梁羽生写了她的后半生. 长平公主在金庸的小说里初次出场是在<碧 ...

  • 27年前,此人取笔名“金庸新”,假冒金庸写武侠小说,如今怎样了|九阴九阳|金庸|武侠

    金庸,本名查良镛,出生在浙江海宁市的一个望族,是曾经的一位报业巨子,近代著名的武侠小说大家. 从1955年开始,查良镛就应当时的武侠小说家梁羽生之邀,将自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拆开,以笔名"金庸 ...

  • 金庸写的是梦想,古龙写的是人生,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文/迈克尔乔峰 流星的光芒虽短促,但天上还有什么星能比它更灿烂.辉煌?当流星出现的时候,就算是永恒不变的星座,也夺不去它的光芒.蝴蝶的生命的脆弱的,甚至比鲜艳的花还要脆弱.可是它永远是活在春天里.它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