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跟踪2万多学生,科学家揭秘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出学霸!

这篇文章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D. Levitt)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被称为“小诺贝尔奖”),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

文章引自他的书《 魔鬼经济学》,重点探讨了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业成绩究竟有多重要?什么样的父母才能养育出成绩优异的孩子?

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的因素众多:

基因、家庭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学校、歧视、运气、疾病等等。

那这些因素的权重又该如何划分呢?

虽然儿童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如性格或创造力,不容易用数据衡量,但学校成绩却可以。而且,多数家长都认为教育是儿童成长的核心所在,因此研究一组发人深省的学校数据,是合理可行的切入点。

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教育部开展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项目,名为“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这个项目测算2万多名孩子从幼儿园到五年级期间的学业进展,研究对象是从全国各地抽取,基本体现了美国小学生的构成结构。

那么,孩子从入学到五年级学业表现,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哪些看起来相关的因素其实又是无关的呢?

项目统计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收集了每名儿童的一般调研信息:种族、性别、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教育水平等等。

但研究的调查内容远远不止这些基本信息,还包括对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的采访。采访问题很多,且内容比普通的政府采访更为私密:父母是否打孩子、多久打一次;父母是否会带孩子去图书馆或博物馆;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有多长。

结果,他们得到了一组极其丰富的数据,可见只要问题能问到点子上,这些数据就能呈现出出人意料的规律

以下是与考试分数高度相关的8个因素:

1. 父母学历高;

2. 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3. 母亲在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为30岁或30岁以上;

4. 出生体重低;

5. 父母在家讲英语;

6. 是否是被收养的孩子;

7. 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8. 家中藏书多。

以下是无关的8个因素:

1. 家庭完整;

2. 父母最近搬入了条件较好的小区;

3. 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4. 参加过启智计划;

5. 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馆;

6. 经常被打;

7. 经常看电视;

8.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

接下来我们依次成对分析:

有关:父母学历高

无关:家庭完整

拥有高学历父母的儿童通常在学校成绩优异,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教育水平高的家庭往往很看重教育,或许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智商较高的父母往往教育水平也比较高,而智商具有高度遗传性。

但孩子的家庭是否完整,似乎并无影响,研究表明,家庭结构对儿童的性格并无影响。

同理,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学业水平似乎也毫无影响,至少在低年级阶段确实如此。这并不是说“家庭可以说散就散”,而是说美国约2000万名单亲家庭的儿童应该感到些许慰藉。

有关: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无关:父母最近搬入了条件较好的小区

社会经济地位高与考试分数高高度相关,这似乎合情合理。

总的来说,社会经济地位是成功的重要表现,这说明这个人的智商较高且教育水平较高,所以事业有成的父母所养育的子女,获得成功的概率也较高。

但搬入条件较好的小区对孩子的学校成绩并无帮助,这可能是因为搬家本身就有负面作用,更有可能是就像“换了好鞋不会跳得更高,好房子也无法提高数学或阅读成绩”。

有关:母亲生育第一胎时年龄为30岁或以上

无关:母亲在孩子出生后不工作

假如一名妇女30岁之后才要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在学校成绩好的概率会较高。因为这样的母亲往往是会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或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她们很可能也比未成年妈妈更想要孩子。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初为人母时年纪较大,就一定是更加称职的妈妈,而是说明这样的妈妈会为自己和孩子双方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未成年妈妈,即便等到30岁之后再要第二胎,也不具备这种条件。“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的数据表明,她们的第二胎并未优于第一胎。)

与此同时,母亲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都辞职在家,似乎也毫无帮助。养育过度的父母或许会觉得二者毫无关联这一点令人泄气,如此一来,那些亲子课程还有什么意义?但数据表现出来的规律确实如此。

有关:出生体重低

无关:参加过启智计划

低体重儿往往在学校成绩不佳。这或是因为早产对儿童的整体健康有害,或是因为出生体重低,预示着父母极有可能会养育不当。毕竟怀孕期间抽烟、喝酒的妈妈,不会因为孩子出生就幡然悔悟。因此,低体重儿成为贫困儿童的概率较高,因而需要参加启智计划的概率也较高。

启智计划,是联邦政府推行的学前教育计划,但“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的数据表明,启智计划对儿童未来的考试成绩毫无帮助。

尽管启智计划广受好评(本书作者之一曾是特许学校的学生),我们也得承认,事实已经一次次地证明,启智计划从长期来看,收效甚微。

有关:父母在家讲英语

无关: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馆

父母讲英语的儿童在学校的成绩要优于父母不讲英语的儿童。

这也不足为奇。在“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中,拉美裔学生的成绩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相关关系,拉美裔学生的整体成绩偏低,同时父母不讲英语的比例也较高。(不过,他们往往能在高年级迎头赶上。)

那么反面例子又如何?假如父母不仅讲英语,还会在周末带孩子参观博物馆以拓展文化视野,结果会怎样?

抱歉。填鸭式的文化教育或许是养育过度的一个基本信条,但“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的数据表明,参观博物馆与考试成绩并不相关。

有关:是被收养儿童

无关:经常被打

被收养与学校考试成绩高度负相关。

为什么?研究表明,亲生父母的智商对儿童的学业水平造成的影响远高于养父母的智商,而将自己孩子交予他人收养的母亲智商往往明显低于收养者。

被收养儿童成绩平平的另一个原因听起来或许令人反感,它与主张人性自私的基本经济学理论有关:想弃养孩子的母亲可能不会像想要孩子的母亲一样认真做产前保健。(试想一下:你如何对待自家车与租来的度周末的车。)

不过,虽然被收养儿童往往考试成绩不佳,经常被打的儿童则不然。这或许有些出人意料,但这不是因为打孩子不会造成伤害,而是因为传统观念认为,打孩子是不文明的做法。

我们可能会因此认为打孩子的父母在其他方面也不文明,但事实可能如此,打孩子对于父母或许是另有内情。

请记住,“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这一调查包含对儿童父母的直接采访,因此父母要同政府调查人员促膝而谈,当面承认自己打孩子。这表明,能坦白这种行径的父母也许是本性诚实。或许诚实作为正确育儿方式的一部分,诚实的影响要大于打孩子这种不当的育儿方式。

有关: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无关:经常看电视

父母如果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孩子往往能在学校取得好成绩,这很可能表明,与教育行业息息相关的父母才会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但参加联谊会本身并不会提高孩子的成绩。

与此同时,“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的数据表明,儿童的考试成绩与看电视的时间并不相关

这虽与传统观念相悖,但看电视显然不会让儿童的大脑变成一团浆糊。(芬兰的教育系统名列全球最佳,多数芬兰儿童7岁才开始上学,但在上学之前,就已经通过看配有芬兰语字幕的美国电视节目,自学了识字。)

不过,在家常用电脑也不会让孩子成为爱因斯坦:“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的数据表明,使用电脑与学校考试成绩也不相关

有关:家中藏书多

无关: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

家中藏书多的儿童确实在学校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但经常给孩子读书却对童年早期的考试成绩并无影响。这似乎有些蹊跷,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父母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以及体现在什么方面?

首先,看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因素:家中藏书多,考试成绩更好。多数人看到这对相关因素,会以此推断出其中存在显而易见的因果关系。

举个例子,男孩艾赛亚家里有很多藏书,他在学校的阅读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一定是因为他的父母经常读书给他听。艾赛亚的朋友埃米莉家里也有很多藏书,但她几乎连碰都没碰过这些书,她更喜欢打扮她的布拉茨娃娃或看动画片,但她的考试分数与艾赛亚不相上下。相反的,艾赛亚和埃米莉的朋友里基家里一本书都没有,但里基每天都跟妈妈一起去图书馆,可他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却不及埃米莉或艾赛亚。

这如何理解?如果阅读对童年早期的考试成绩并无影响,那是否仅仅家中有藏书就可以让儿童变聪明?书籍是否对儿童的大脑有某种潜移默化的神奇影响?要真这样,可能会有人打算装上一卡车的书,给所有育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发书。

实际上,这正是伊利诺伊州州长的计划。2004年初,罗德·布拉戈耶维奇州长宣布该州计划每月寄一本书给每名还没上幼儿园年龄的儿童。计划每年将耗资2600万美元,因为布拉戈耶维奇认为,伊利诺伊州有40%的三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不达标,此举是至关重要的干预措施。

“一旦你有了(书),书籍为你所有,”他说,“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会让你意识到,书籍应该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此,所有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的儿童到入学之时,家里都会有约60本藏书。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的阅读成绩会有所提高?

想必不会。(不过我们或许永远无法证实这点。最后,伊利诺伊州的立法机关驳回了这个图书计划。)毕竟,“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的数据无法说明家中藏书导致了考试高分,只能说明二者存在相关关系

如何解读这种相关关系?

以下为可能的理论之一:会买大量童书的父母多数本身便聪明睿智、学历很高。(而且他们将自己的智慧和工作理念传授给了自己的孩子。)抑或他们本身便很注重教育,也关怀子女的总体发展(他们会去创造鼓励学习、学有所获的环境)。

这样的父母或许和伊利诺伊州州长一样笃定不移地认为所有童书都是开发儿童智力的不二法宝。

但他们很可能错了,实际上,阅读书籍并非智力提高的原因,而是智力出众的表现。

那么,这一切又如何解释育儿之道的总体效果呢?再来看一下“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中与学校考试成绩相关的8个因素以及无关的8个因素。

笼统地讲,前8个因素是对父母特点的描述,后8个因素是对父母行为的描述。

高学历、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的父母所生育的子女往往能在学校取得优异成绩;但儿童是否去博物馆、是否被打、是否参加启智计划、是否经常听父母读书,或是否坐在电视机前不离身似乎并无影响。

对于喜欢钻研养儿育女之道的父母和育儿专家来说,这或许是值得深思的发现。事实上,这些育儿之道似乎被严重高估了。

但这并不是说父母毫无影响,显然,父母对育儿而言,关系重大。

难点在于,当多数人准备拾起育儿经的时候,为时已晚,因为真正重要的因素——身份、配偶、生活方式早已注定。

如果你天资聪颖、踏实肯干、教育水平高、收入颇丰,且配偶也条件相当,那你的孩子就有更大的概率能在生活中有所成就(正直诚实、体贴周到、富有爱心、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想必也不会有害处)。

而至于你的所作所为则并无太大影响,更重要的是你本身的特质。

在一篇名为《经济成果的先天与后天学说》的论文中,经济学家布鲁斯·萨克多特对后天养育的长期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他引用了三项收养儿童研究,其中两项来自美国,一项来自英国,三项研究均包含有关被收养儿童、养父母和亲生父母的详尽数据。

萨克多特发现,收养儿童的父母在智商、学历和收入方面往往优于儿童的亲生父母,但养父母的优点对儿童的学校成绩影响甚微。

“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的数据也表明,被收养儿童的学校成绩相对较差,而养父母施加的任何影响似乎都敌不过基因的力量。

但萨克多特也发现,养父母并非永远无能为力,当被收养儿童长大成人时,他们已经摆脱了智商的限制,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与条件相似但未被收养的儿童相比,他们上大学、找到高收入工作、成年后结婚的概率明显更高。

萨克多特断定,扭转这一切的是养父母的影响。

注:《 魔鬼经济学》,作者Steven D. Levitt、Stephen J. Dubner,仅作信息分享之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