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热药——地骨皮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能清泄肺热,肺热除则肺气清肃,喘咳等症自可减除,常与桑白皮等同用。用于吐血、衄血等症,可与白茅根、侧柏叶等配用。对阴虚发热、低热不退等症,常与青蒿、鳖甲、白薇等药配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含漱、淋洗,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服。
来源
本品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春初或秋后釆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性状
本品呈筒状或槽状,长3~10cm,宽0.5~1.5cm,厚0.1~0.3cm。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炮制
除去杂质及残余木心,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饮片性状
本品呈筒状或槽状,长短不一。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经方摘录
1.地骨皮汤《圣济总录》
地骨皮(去土)1两,甘菊花(择)1两,升麻1两,黄连(去须)1两,防风(去叉)1两,决明子(微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竹叶(洗)。上除竹叶外,共为粗末。
主治风毒冲眼,赤痛干碜。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竹叶7片,煎至1盏,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2.地骨皮汤《肘后方》
知母2两,鳖甲(炙)2两,常山2两,地骨皮3两(切),竹叶1升(切),石膏4两。
主治温疟,不下食。以水7升,煮2升5合,分3次温服。忌蒜、热面、猪、鱼。
3.地骨皮汤《女科密要》
地骨皮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知母1钱,麦冬1钱,甘草5分。
主治妇人肥盛,肠胃多痰,壅滞经络,血闭带下。空心服。
4.地骨皮饮《奇效良方》
柴胡(去芦)地骨皮各90克 知母 甘草(炙)鳖甲(醋炙黄)黄芩 人参各7.5克 赤茯苓15克。上药研为粗末。
主治主小儿骨蒸,潮热往来,心膈烦悸,及热病后低热不退。每服6~9克,加生姜1片、乌梅1个,水煎服。
5.地骨皮散《太平圣惠方》
地骨皮30克 柴胡30克(去苗)人参60克(去芦头)羚羊角屑30克 甘草30克 (炙微赤,锉)生地黄汁30毫升。上药捣筛为散。
主治主髓黄。身体赤黄,四肢无力,肌肉抖动,两脚酸胀,鼻中衄血,身无大热,喜卧冷处。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人生地黄汁,温服。
6.地骨皮散《丹溪心法》
地骨皮 茯苓各15克 柴胡 黄芩 生地黄 知母各30克 石膏60克 羌活 麻黄各22.5克
上药㕮咀。主治主阳毒火炽,浑身壮热,脉长而滑,心烦口渴。每服30克,加生姜少许煎服。有汗者,去羌活、麻黄。
7.清骨散《证治准绳·类方》
银柴胡4.5克 胡黄连 秦艽 鳖甲(醋炙)地骨皮 青蒿 知母各3克 甘草1.5克
主治清骨退蒸,滋阴潜阳。治虚劳阴虚火旺,骨蒸劳热,身体羸瘦,脉细数。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血虚甚,加当归、芍药、生地;嗽多,加阿胶、麦门冬、五味子。
方中银柴胡能清骨髓之热,治虚劳之骨蒸;地骨皮、胡黄连、知母均入阴分,而清伏热于里;青蒿、秦艽均具辛散之功,能宣内伏之热而出于表;更以鳖甲滋阴潜阳,补益肝肾,又引诸药入里;甘草调和脾胃,以免寒凉滋腻之味损伤脾胃之气。配合成方,共奏清骨退蒸,滋阴潜阳之功。
8.麻黄地骨皮汤《圣济总录》
麻黄(去节)3分,地骨皮半两,玄参半两,五味子3分,甘草(炙,锉)1分,干姜(炮)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桔梗(炒)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知母半两。上锉,如麻豆大。
主治伤寒头痛身热,咽喉壅塞,语声不出。
文献摘录
1.《临床中药学》
【应用】
1.阴虚发热,骨蒸盗汗
本品甘寒清润,清肝肾虚热,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治阴虚内热,骨蒸潮热,心烦盗汗,常与滋阴清热之品配伍,如《证治准绳》清骨散,以之与银柴胡、鳖甲、知母等同用。
2.血热出血证
本品尚能泄实热,有清热凉血之效。治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诸证,可单味煎服,或配伍相应的凉血止血药使用。
3.肺热咳嗽
本品又能清泄肺热,除肺中伏火。治肺火郁结,气逆不降,咳嗽气喘,皮肤蒸热等症,常配清泻肺热之品,如《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以之与桑白皮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能泄热而生津止渴,治内热消渴;又可泻肾经浮火,治虚火牙痛
2.《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去骨用根皮。地骨皮,味苦平,性寒无毒。升也,阴也。其用有二∶疗在表无定之风邪;主传尸有汗之骨蒸。
3.《药性切用》
甘淡性寒,入肺而兼入肾肝。除肌表虚热,退有汗骨蒸。米泔饮泡用。即枸杞根皮
4.《药鉴》
气寒,味苦,无毒,纯阴。凉血之妙剂也。去皮肤上风邪,除骨节间劳热。君四物汤鹿角胶佐以丹皮,治妇人骨蒸最妙。佐解毒汤生地黄臣以茜根,治痘家热毒为良。又治足少阴手少阳有汗而骨蒸者。表寒忌用。
5.《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性寒无毒,入肺肾二经。疗在表无定之风邪,退传尸有汗之骨蒸,除热清肺,止嗽解渴,凉血凉骨,利二便。去骨用。
按∶地骨皮即枸杞根也。故均入肾,又入肺者,盖以其为表则其用在表,肺主皮毛,所以入二经。功用与枸杞相同。
6.《本经逢原》
 地骨皮,枸杞根也,三焦气分之药。下焦肝肾虚热、骨蒸自汗者宜之。热淫于内,泻以甘寒也。人但知芩、连治上焦之火,知、柏治下焦之火,谓之补阴降火。不知地骨之甘寒平补,有益精气退邪火之妙。时珍尝以青蒿佐地骨退热,屡有殊功。又主骨槽风证,亦取入足少阴,味薄即通也。《本经》主五内邪气,周痹风湿,轻身不老,取其甘淡化热,苦寒散湿,湿散则痹着通,化热则五内安。其气清,其味薄,其质轻,诚为修真服食之仙药。
7.《本草易读》
苦,寒,无毒。入足少阴、手少阳经。退热除蒸,解渴凉血,坚筋助骨,益精祛痹。退传尸有汗之骨蒸,祛在表无定之风邪。除骨槽之风病,疗金疮之折伤,降肺胃之伏火,解肾肝之虚热。善漱齿衄,亦止吐血。
处处有之。苗叶如石榴而软薄,茎高三五尺作丛。六七月小红紫花,结实如枣核,生青熟红灵诸处,并是大树,子圆如樱桃。
8.《本草害利》
〔害〕中寒者勿用。
〔利〕甘淡而寒,凉血清三焦,降肺中伏火,除肝肾虚热,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主传尸有汗之骨蒸。去风邪者,肝有热则风自内生,热退则风息,与外感之风不同。能退内潮,人所知也。能退外潮,人实不知。病感风寒,散而未尽,作潮往来,非柴葛所能治,惟用地骨皮走表又走里之药,消其浮游之邪,服之未有不愈者。故以青蒿佐之。地骨皮退热,屡有奇功,尽扶精气充足,而邪火自退。何得以芩、连、知、柏之苦寒,而伤元气哉。
鲜地骨皮汁。治吐血尿血。
天精草。苦甘凉,清上焦心肺客邪,代茶止消渴。
〔修治〕冬采根,春夏采叶茎实,凡使根,掘得,以东流水浸刷去土,捶去心,以熟甘草汤浸一宿,焙干用。
9.《本草分经》
甘淡而寒,降肺中伏火,除肝肾虚火,治肝风头痛,利肠,退骨蒸,走里而又走表,善除内热亦退外潮,凡风寒散而未尽者用之最宜。
10.《本草撮要》
味甘淡.微苦.入手太阴经.功专退热除烦.得麦冬、小麦治劳渴.得青蒿子治虚热.得生地酒煮服治带下.若吐血尿血.捣鲜汁服效.妇人阴肿或生疮.以之煎水频洗良.中寒及便溏者忌.甘草水浸一宿用.有汗之骨蒸最宜.
11.《本草便读》
退伏热以除蒸.深入黄泉.下归肾部.降肺火而定喘.甘寒白色.清肃金家.(地骨皮即枸杞树根.入土最深.故名之.去外粗黑皮.取白皮用.味甘.大寒.性降.入肺肾.退伏热.肺热降则喘咳除.肾热除则骨蒸盗汗等病皆愈矣.)

摘录《中国药典》,仅供参考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

图片选配于网络,侵删!

(0)

相关推荐

  • 《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

    下焦青蒿鳖甲汤 [组成]青蒿二钱(6g),鳖甲五钱(15g),细生地黄四钱(12g),知母二钱(6g),牡丹皮三钱(9g).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阴透热 ...

  • 地骨皮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地骨皮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又名枸杞根皮.处方名: 地骨皮.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淡,性寒.功效: 清热凉血. 主治阴虚骨蒸.低热不退;肺热咳喘.痰血盗汗;血热妄行.咯血衄血等 ...

  • 中药青蒿的配伍应用与药对禁忌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辛,气香.入肝.胆经. [功效]清热祛暑,凉血除蒸.本品苦寒气香,既能祛暑热.泄肝胆实火,又能疏泄阴分伏热而除蒸,为清暑热.凉血.除伏热骨蒸的常用药. [配伍应用] 青蒿白扁豆 ...

  • 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

    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1.青蒿:退虚热,截疟,凉血,解暑. 2.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 3.白薇:退虚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4.银柴胡:退虚热,除疳 ...

  • 清虚热药之胡黄连

    清虚热药之胡黄连

  • 牙痛加特效三药地骨皮,白芷,骨碎补

    牙痛"绝配三味"至为珍贵 一般俗医,有一秘法会私用不传,吴先生说,我是巴不得把最好的东西灌输到学生们身上.这张凤阳方来说,是吴先生数十年来治牙痛的斧头方,铁锤方.一用就效. 吴先生 ...

  • 株洲好中药道地药材清虚热药_银柴胡

    品名:银柴胡 拼音:Yín Chái Hú 英文名:STELLARIAE RADIX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 原药材: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 ...

  • 清虚热的中药——银柴胡  清虚热药“银柴...

    清虚热的中药--银柴胡 清虚热药"银柴胡"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别名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等.其味甘,性微寒:归肝.胃经. "银柴胡"有清虚热,除 ...

  • 清虚热药——青蒿

    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青蒿一药,主要功用为清暑.退虚热.它与柴胡 ...

  • 清虚热药——白薇

    性味归经 苦.咸,寒.归胃.肝.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来源 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

  • 清虚热药——胡黄连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用于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湿热泻痢,黄疸尿赤,痔疮肿痛. (1.骨蒸潮热 本品苦寒,入心.肝二经血分有退虚热.除骨蒸之效.用治阴虚 ...

  • 清虚热药——银柴胡

    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 清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 来源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 lanceol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