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国保--古建筑(1)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77处)
**************************************
48 1.太室阙 
东汉                            河南省登封县
49 2.少室阙 
东汉                            河南省登封县
50 3.启母阙 
东汉                            河南省登封县
51 4.冯焕阙 
东汉                              四川省渠县
52 5.平阳府君阙 
东汉                              四川绵阳县
53 6.沈府君阙 
东汉                              四川省渠县
54 7.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东汉                            山东省肥城县
55 8.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东汉                                                       山东省济宁市
56 9.高颐墓阙及石刻 
东汉                                                        四川省雅安县
57 10.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汉至宋                                                    陕西省汉中市
*******************************************

1.太室阙 

太室阙,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文物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城东4公里嵩山南麓中岳庙前500米处,始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原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石阙为汉安帝元初五年时的阳城长吕常所建。太室阙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这是我国现在仅存的几座汉代建筑之一,据说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阙是一种装饰建筑,表示尊严,一般立于城、宫、庙门前的甬道两旁。在中岳庙门前500米的中轴线两侧相对而立的就是太室阙。太室阙分东西两阙,用青石垒砌,阙门间距6.75米,东阙高3.92米,西阙高3.96米。两阙的结构完全相同,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组成。每阙又分正阙和子阙,正阙和子阙阙身连成一体,从立面看正阙高、子阙低;正阙在内、子阙在外。阙身的石面除了镌刻有铭文外,其余都是以石块为单位雕刻画像。 

阙身用长方形石块垒砌而成,共砌成八层,阙的上部用巨石雕砌成四阿顶,南面刻有“中岳太室阳城”六个篆字,西阙有隶篆参半的铭文,记述造阙的经过,上书“元初五年四月阳城长左冯诩万年吕常始造作此石阙”等字。阙身四面用减地平雕的雕刻方法刻出了人物、车马出行、马技、剑舞以及动物等画像五十余幅,再现了汉代贵族的生活场面,为今天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物材料。

中岳庙中轴线上建有有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崇高峻极坊、峻极殿、寝殿、御书楼等建筑殿堂建筑十一进,前后相距1.3华里,面积十万多平方米。在这些建筑中,最宏伟的是峻极殿,亦称中岳大殿。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是中岳庙的正殿,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仿,建于高约3米的大月台上,高达20余米,面阔9间,进深5间,面积为920平方米。重檐黄瓦,高大雄伟。殿内装有天花板并饰有彩色绘画以及盘龙藻井,相传是用柏树根雕刻而成,工艺精致,巧夺天工。殿内神龛中央坐像是武则天加封的中岳大帝中天王,像高5米多,姿态雄伟,据说是商代的闻聘闻太师,不知典出何源。侍臣、仙童左右分立。神龛外两侧,塑有身穿盔甲,手执金瓜斧,高约6米的镇殿将军方弼和方相,雄伟庄重。在崇圣门东面的一座“古神库”。据说宋代重修中岳庙时,把旧有的神像埋于此地。库旁立有宋代铸造的四尊“镇库将军”铁铸人像,高约3米,各重3000多斤,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威风凛凛,造型生动。这样的铸像,在别的寺庙绝无仅有。庙内有汉至宋代种植的古柏三百三十五株,这些古柏不但树龄古老,且树形奇特,似猴、似羊、似鹿、似凰,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更为中岳庙增添几多神奇色彩。 

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太室阙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少室阙

少室阙,ShaoshiTowers,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文物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邢家铺村西,距城六公里的少室山下,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123年),是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少室阙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启母阙  

启母阙结构与太室阙同。西阙现存高3.17米,东阙现存高3.18米,阙门间距6.80米。西阙阙基为两层长方石板,下层石板较大而薄。阙身用长方石块垂直垒砌在阙基上,共7层,总高2.75米,每层用石2~3块。最上层的石块雕作斗形,上承托阙顶,下呈斜角与阙身垄相连。阙顶残毁过甚,残存部分在阙身上部东侧,雕作四阿顶。顶的上部雕瓦垄、垂脊,四周雕柿蒂纹瓦当和板瓦,下部刻仿木椽子。阙顶正脊已毁。

启母阙结构与太室阙同。西阙现存高3.17米,东阙现存高3.18米,阙门间距6.80米。西阙阙基为两层长方石板,下层石板较大而薄。阙身用长方石块垂直垒砌在阙基上,共7层,总高2.75米,每层用石2~3块。最上层的石块雕作斗形,上承托阙顶,下呈斜角与阙身垄相连。阙顶残毁过甚,残存部分在阙身上部东侧,雕作四阿顶。顶的上部雕瓦垄、垂脊,四周雕柿蒂纹瓦当和板瓦,下部刻仿木椽子。阙顶正脊已毁。 

启母阙北190米有一处开裂巨石,即“启母石”。据《淮南子》载: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妻涂山氏化为巨石,石破北方而生启。汉武帝游嵩山时,为启母石建庙,即启母庙,今庙已不存。启母阙在雕刻技法上使用了阴阳相间的弧形线条,虚实结合,形象恍惚,增强了转动的效果,突出了夏禹摇身欲变的一瞬间,给人变幻莫测的神奇感觉。这种在雕刻技法上的尝试,可说是汉代艺术家在描绘动态形象时的大胆创造。

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启母阙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冯焕阙

冯焕阙为双体,东西各一,现仅存东阙。高4.38米,由阙基、阙身、枋子层、介石、斗拱层、阙顶6个部分组成,是一座完整的仿木结构建筑。阙身由青砂石做成,由三层大石叠成:一层,雕刻着纵横相交的仿子,二层为介石,较薄,四面平直,上面布满浅浮雕方胜纹图案,三层石块向外飞斜,呈倒梯形,两侧为曲拱,富有强烈的装饰美。拱眼壁上,正面青龙,背面玄武,刻划细腻,刀法娴熟。顶部仿双层檐,庑殿式,简瓦,瓦纹草叶。阙上有铭文:“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冯使君道”。

阙是古代建筑群落前所建立的一对左右对称的建筑物。阙既是建筑物主人显赫地位的标志,又具有装饰大门的作用。阙的建造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目前尚存仅二十余处,而渠县就有六、七处,占中国现存汉阙总数的1/4,因此渠县被誉为“汉阙之乡”。汉阙,是东汉至西晋建造的石阙之统称。渠县最有名的是冯焕阙和沈府君阙,是国家早期公布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冯焕阙位于四川省渠县北赵家坪,距县城约29公里。冯焕是东汉安帝时人,曾任幽州刺史,121年(东汉延光元年)被陷害下狱。冯焕阙约建于121年,雕刻精致,造型优美。

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冯焕阙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平阳府君阙

平阳府君阙坐落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芙蓉溪畔仙人桥旁的绵阳科技馆前,突兀屹立,玲珑多彩,端庄壮丽。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一般立在官庙和墓门之前。平阳府君阙属墓阙,由大小相近的两座阙组成,南北相距26.2米。主阙通高5.45米、宽1.66米,副阙通高5.29米,均由阙基、阙身、阙盖、阙檐、介石和阙顶六部分组成,全由条石和板石堆砌,其间无任何粘结物,严整坚固,整齐美观,别具风格。

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平阳府君阙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沈府君阙 

沈府君阙位于四川渠县城北34公里的水口乡汉亭村燕家场,是汉阙中唯一的双阙幸存者。沈府君阙约建于东汉延光年间(122~125年),但其子阙已经毁废。两阙东西相距21.62米,阙高4.84米,造型古朴,雕刻精巧,状物逼真,形态生动,不仅是造型艺术中的又一珍品,而且是研究汉代生产、生活、建筑、交通工具及书法、雕塑、绘画艺术难得的实物资料。两千年来,世人纷纷前往观摩,其拓片流诸海外。

此阙建筑构件刻得略显粗糙,两阙斗多不对称,装饰雕刻都很精美。减地平之外,青龙、白虎、射猎图及角神是浮雕和高浮雕,为现存四川诸阙中出现最早的技法。四川汉石刻独轮车的形象,仅此与渠县另一阙有之。隶书铭文飘逸而不为绳墨所拘,在汉隶中亦属少见。

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沈府君阙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建于东汉初年,历经两千年历史风云,石祠之外的庙宇建筑早已几经变迁,但石祠至今完好无损,它也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而石祠以及石祠后面大墓的主人究竟是谁,至今还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郭氏墓石祠原是室外的露天建筑。由于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1953年,当地文物部门在石祠外修建了覆室和围墻,派人看护。1999年,按照汉代风格重修了覆室。“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之匾额由古建筑学家罗哲文题写。2000年,考古工作者清理了祠堂正前方及两侧的汉墓,并将清理是发现的历代碑碣集中存放于墓园内。

祠室内的三面皆有浅线刻画像,三角石梁上也刻有画像。画像图案为朝会、拜谒、出游、狩猎、百戏等汉代贵族墓葬石刻的常见题材。横贯西、北、东三面内壁上部的出游图,场面宏大,人物、车马众多,且刻有“大王车”三字。其他画像有伏羲、女娲、西王母、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等神话、故事题材。祠室外壁有大量的游人题记,最早的有纪年者为东汉中期所题,因此该祠堂的建造年代不晚于东汉中期。 

1961年3月4日,孝堂山郭氏墓石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为汉代祠堂和墓地,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汉代石刻艺术珍品。

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武氏墓地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将题字与图像,集于《隶释》、《隶续》中。

1961年3月4日,嘉祥武氏墓群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高颐墓阙及石刻

高颐墓阙及石刻位于雅安市城市建设新区,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金鸡关出口处,雅安汉阙博物馆所在地。汉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建筑设施,是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每阙由主阙和子阙组成,一般有阙墓、阙身、阙顶三部分,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石刻珍品,是研究当时历史文化、建筑、雕塑、美术的重要实体。 

高颐阙是全国唯一碑、阙、墓、神道、石兽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葬制实体,其阙身则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雕刻最为精美,内容最为丰富的珍贵古迹。 

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高颐墓阙及石刻 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0.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是古代连接关中与汉中的一条要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贯穿褒斜谷而得名。起自汉代褒中县(今陕西省汉中市与勉县交界处)褒口、经三交城、赤崖,溯褒水河而上,出斜谷至眉县,全程235千米。褒斜道为秦昭王时所开,当时人们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以业,多次增修。

褒斜道石门位于峡谷栈道南端的一段隧道,褒斜道石门是汉代开凿的,北魏永平二年(509年)重新修建。门洞通长16.3米,宽4.2米,南口高3.48米,北口高3.75米。石门上雕刻有许多汉魏以来历代名人的留诗题名,统称为石门石刻。1970年因为石门附近要修建褒河水库,所以全部的石刻被转移到了汉中市博物馆,并在那里进行复原、展览。

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难见“石门”

    2021年阳历新年刚过,一则"关于利用汉中石门水库除险加固.清淤清库施工期间,实地勘察石门石刻遗迹,加大调查保护工作"的<社情民意>信息引起了我的关注. 一想到能有幸亲 ...

  • 沈府君阙——汉阙之美

    阙兴盛于秦汉,式微于两宋,前后延续近两千年,至今在中国的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有少量遗存.唐代诗人李白<忆秦娥>:"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qu ...

  • 【方志四川• 历史文化】肖仁杰 ‖ 渠县汉阙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7年第4期 渠县汉阙概况 渠县位于川东渠江流域中游,辖区面积2018.37平方公里,人口150万,设60个乡镇.公元前314年,秦统一巴蜀后,置宕渠县:明洪武九年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2)

    (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77处) ******************************************** 5811. 安济桥(大石桥) 隋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目录: ***************************************** 6922.祐国寺塔(铁塔) 北宋                              河南省开封市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目录: ********************************************* 88 41. 善化寺 辽.金                              山西省大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目录: *************************************** 97 50 .观星台 元                             河南省登封县 98 51.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7.北海及团城)

    106 59. 北海及团城明.清北京市西城区: 北海及团城是明清两代皇家园林,在北京故宫西北,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北海的水泊原为永定河一段故道积水而成,它是中国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置精美的宫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目录: ************************************* 107 60. 布达拉宫 明至民国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1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目录: ******************************************* 117 70 .普陀宗乘之庙 清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10.拙政园)

    121- 74.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11.颐和园)

    122-75. 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