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济”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探讨

中医书友会第1702期

I导读: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本文作者应用的“既济”方法,是通过同时在阴经和阳经上选穴来治疗此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既济”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探讨

作者/李慧娟、齐宁

“既济”是借用五行学说中相生相克的关系来比喻心火与肾水的相互关系。心火下行以温养肾水,肾水上行以灭心火,心肾相交,阴阳和谐,身体健康,就称作“水火既济”。就是指两个相对的事物相交,相交就有既济,不相交就没有既济。

《内经》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既济”是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理论基础根据。采用了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同时也就代表人体脏腑体系中存在着的生理作用术语“既济”。

患有脑中风疾病的患者,经过卒中阶段的救护及治疗遗留下的病症,均以脑中风后遗症治疗。轻型症状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可以渐好。较重的难治的症状如肢体功能活动障碍形成的偏瘫、半身不遂、麻木,甚至肘关节拘挛,动作不能,足踝部的内外翻,行走受限等。

其皆因体内有关脏腑气机失调,气血不畅,气虚血亏所造成。明张景岳提示“本病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因情志所伤引起的人体气机逆乱,气血不畅而发,如肝火偏旺,肝阳上亢。《内经》:“阳气者大怒则形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血与气并行于上为大厥”。以上病因引起体内气机逆乱,气血失运同样也影响到经络系统功能。

《灵枢》:“夫十二经脉者内属脏腑,外连络于肢节”。经络是沟通人体表里、上下,联络脏腑与肢体关节。对于脑中风后遗症治疗是离不开经络的。经络气血不足,脉络淤阻,肢体出现阴阳不能相维系,即不能“既济”。

所以,同时采用阴经和阳经同时选穴针刺治疗,使阴阳相交,互依互存(既济),达到气血充足,脉络通畅,遂肢体的功能障碍逐渐好转。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为40岁,最大为70岁,平均年龄为55岁;病程短1月,最长2年。

2.治疗方法

  • 病人平卧:先刺手足三阴经脉以快针方法治疗。

上肢取穴:取手臂腋下外侧肌腱附着处二三阿是穴(筋脉之处),少海,支正;

下肢取穴: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足跟内侧赤白肉际处的中点筋脉之处;

  • 病人侧卧:留针20-30分钟,取手足三阳经脉

上肢取穴:肩髃,肩髎,曲池,外关,合谷,中渚,食指末节阿是穴

下肢取穴:肾俞,环跳,风市,梁丘,阳陵泉,足三里,昆仑,太冲,侠溪,丘墟

3.典型病例

  • 病案一

林某,男,59岁,工人。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年。

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眩晕左侧身体不适,行动无力,送往医院急诊查CT:右侧丘脑梗塞及软化灶,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查:左上肢下垂至身体右侧,腰部向前弯曲,下肢走路尚可,但左足内翻带动下肢走路不正。

治疗:以“既济”疗法治疗4个月后左上肢能举90°,足内翻有所缓解;后经1个月的治疗左上肢能上举180°,左足内翻基本消失,走路不偏,腰也挺直。

  • 病案二

田某,女,64岁。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年。

1年前无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遂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脑梗死,经治疗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坐轮椅来就诊。查:左上肢活动不利,手腕关节不能配合手指屈伸,左下肢行走无力,足内翻较著。

治疗:以“既济”疗法治疗半月,自己能从轮椅上站起,拄拐从走廊外走到诊室内,左手腕关节能伸直。

4.疗效观察

  •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肢体活动自如;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基本活动动作自主完成;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遗留部分肢体活动不利;无效:临床症状未见缓解。

  • 治疗结果

30例中痊愈15例,占50%;显效13例,占43%;好转2例,占7%;无效0例,占0%。

5.体会

(1)以“既济”治疗方法,对于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能提高治疗率。

首先使上肢手臂抬高,肘关节不会有拘挛现象,即使出现拘挛现象仍用此法,症状就会缓解。下肢行走困难逐渐恢复,尤其是对足内翻症状必用下肢阴经穴位来改善。

另外结合人体的活动功能锻炼,有时采用针对性的锻炼,增加病人肢体各部位的活动,辅助体能恢复。

(2)以“既济”治疗方法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时间问题是越早越好,才不会对病人产生不良反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