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录音部门和剪辑部门交互规范的参考

一个多月前,我在影工网做完“直播”回家的路上,刘佳老师给我打了电话(是真的打电话)。在诟病了一番当下混乱的制作流程和人们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后,决定要一起做点什么。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推送。

我们明白,强行推广一套所谓的技术标准是不太现实的,尤其是像我这种民间闲散艺人,说话还达不到那么掷地有声的程度。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让大家遵循某一规范(这也是我几年前的妄想,现在已经放弃了),不如告诉大家有哪些问题是需要在开始工作前沟通解决的,大家再根据不同的项目需要,做出调整。所以再次强调一下,各个部门开工之前一定要沟通!沟通!沟通!

以下文字,不敢叫规范,甚至不敢叫倡议,姑且叫它“参考”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同时我也愿意和其他制作部门一起制定更多制作规范的参考。


《电影录音部门和剪辑部门交互规范的参考》

一、同期录音标准参考

声音文件格式标参考

  • 文件类型:Poly BWAV(broadcast wave files,多轨置于同一声音文件内)

  • 采样频率:不低于48khz

  • 采样深度:不低于24bit

  • Reference Tone:-20dB

  • 轨道分布原则:建议录音师在现场做混音,方便剪辑时直接使用。Mix轨放置在第一轨或前两轨,其他独立分轨依次摆放。(关于为什么建议现场录音时做混音,可参考我之前的文章,这里不做赘述)

  • 同一场次不建议更换轨道对应角色的分配顺序,即使某些镜头没有包含该角色台词也一并打开轨道录音,方便后期查找。

文件命名方式

  • 声音文件的命名方式和打板方式有直接关系。打板方式分为英式和美式,国内大部分使用的是英式打板方法。

  • 英式:Scene_shot_take。美式:SceneTake(美式的没有Shot的概念)。例如,20场1镜5次,英式打板对应的文件名为:20_1_T5,美式打板对应文件名应为20AT5。(严格意义上来说,第一镜头一般为Master Shot,在美式打板规范中,此镜不需要后跟字母。所以第一镜应为20T5)

  • 为了便于更改文件名和统一格式,可以预留场镜次的位数,预留位数用0表示。例如,上述文件命名则会被写作20_01_T05或者20AT05。

  • 如采用美式打板方法,统一使用大写字母。建议打板时跳过一些和数字相似的字母(包括但不限于超过D I O S Z)。可用字母用完之后,增加一位字母顺延。例如20YT01下一镜应为20AAT01, 再下一镜应为20ABT01,依次顺延。

  • 如果遇到临时增加的场次,建议在场之前加字母。例如要在第20场前增加一场,场号即为A20。也可以使用小写字母与一般信息进行区分。

  • 特殊声音类型要使用字母简写进行标注,例如环境声可用AMB,补录台词可用DUB,并在metadata或者声音场记单里注明此条为Wildtrack(意思是不与任何已拍摄镜头对应的音频)。如录音机无法实现此功能,也可以后期通过Wave Agent软件加以标注。除此之外,特殊声音的文件名里也主要体现其所属场次,方便后期查找。

Soundroll的命名方式
  • 其作用相当于视频的卷号。可以按日期进行命名,嵌入到Wave文件中,例如今天是4月29号,那么对应卷号就是200429,具体格式需要自行讨论。该信息会在后期回套声音原始素材时成为主要依据。如果录音机无法输入Soundroll,可以使用Wave Agent软件手动输入。

文件备份和管理
  • 录音部门每天至少备份两套声音文件,并且不得保存在同一介质中。每一份文件都需从源文件拷贝,不得进行二次复制。相应的ALE,CSV和PDF文件也一同进行备份操作。

  • 目录层级:项目-日期-文件类型。日期文件夹中可以单独列出补录的声音素材文件夹,方便查找。

同期录音场记单规范
  • 声音场记单至少要包括以下项目:影片名称,录音师名称,录音机型号,话筒分配轨道明细以及对应剧中人物角色名称,声音卷号,日期,场镜次,OK条(Circle Take),以及尽量详细的声音评价和备注。

  •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生成电子场记单,格式为ALE ,CSV,或PDF文件。

  • 如果录音机没有电子场记单功能或者不方便使用,推荐使用Movieslate软件录入声音场记单并且和录音机时间码同步。

同期录音送交每日声音素材流程
  • 每天和DIT部门以及剪辑部门专人交接文件,建议每日填写文件交接单,注明交接人,交接日期、时间,交接内容,文件大小和文件数目。

  • 送交轨道数量:全部轨道,包括mix和所有分轨,便于剪辑挑选,单独采录的声音文件也需一并交给剪辑部门。

  • 不建议采用网络传输声音文件,除非确认双方网络环境足够安全。

二、剪辑组采集同期录音声音素材规范

  • 使用剪辑系统采集声音文件时,按数据传输采集,不做任何调整或者转换。

  • 尽量不使用第三方合板工具(如达芬奇),从而最大限度的保留声音文件的metadata。(关于如何在达芬奇里保留声音的Metadata,请参考我之前写过的文章:ALE & Metadata ·下

  • 剪辑不应更改声音文件的文件名以及Soundroll等元数据,以免后期声音回套信息无法匹配。

  • 剪辑部门收到来自现场录音部门的场记单(ALE或者CSV文件),需要将其导入至剪辑系统以完成信息录入。

  • 剪辑时建议将轨道做清晰的划分,例如1至8轨为同期声对白,10到29轨为声效,30到32轨为参考音乐。

  • 就像为什么监看设备需要校准颜色一样,监听设备同样需要校准。建议剪辑部门尽量将监听环境规范化。(可参考之前的文章:给剪辑师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关于声音制作的一些探讨

三、剪辑部门输出给声音部门的声画标准
参考画面
  • 推荐使用DNxHD,DNxHR或Apple ProRes作为视频编码,Quicktime作为封包。不推荐使用H.264作为视频编码。

  • 命名格式。<项目名称>_<Reel号>_<版本号>_<接收者>_<生成日期YYMMDD>.mov。例如TMD_R2_V3_Skywalker_200423.mov。如果只是视效镜头、音乐、声效的更新,但是剪辑点没有改动,则版本号只升级小数点后面一位,例如:

    TMD_R2_V3.1_Skywalker_200423.mov。

  • Burn-in:所有剪辑画面的Burn-in信息建议放置于遮幅内,以免对画面内容造成遮挡。Burn-in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剪辑时码,镜头时码,镜头slate信息(场镜次),视效镜号,当前剪辑版本号,生成日期。

  • 画面水印:水印需要在放置在画面范围内。不透明度以不影响声音之作为参考。水印位置、不透明度和内容要统一。水印大小以“裁不掉”为前提,不可过小,减少画面内容泄露无法溯源的情况发生。

  • 画面分本要求:每本尽量不超过25分钟,尽量按音乐段落分本,每一本画面头尾需加Leader。Head Leader长度为8秒整,Tail Leader长度为4秒整。Head Leader第6秒处(画面显示2)要有2-pop(-20dB的1000Hz标准音)。建议剪辑时间线上的所有音轨都放置2-pop,以方便声音部门工作。

  • 时间码:见下表(更正:时码应为XX:59:52:00)

参考音轨(Guide Track)
  • 轨道分类:由剪辑出给声音的音轨分成三个独立部分,分别是DX、EX、MX,也就是对白,声效和音乐,输出文件类型可以是wav或者Aiff,声轨长度必须和相对应的画面长度完全一致(从画面head leader第一帧至tail leader最后一帧)。

  • 命名与参考画面保持一致。例如TMD_R2_V3_DX_Skywalker_200423.wav.

AAF
  • 建议统一使用AAF进行工程交接。相比OMF,AAF有更好的兼容性,能继承更多的Metadata,且无2G的大小限制。

  •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不要限制Handles(余量)的长度,将完整的音频交接给声音部门。

EDL
  • 画面EDL。剪辑将整理后的时间线生成EDL,通常为第一轨的画面内容,用于声音使用第三方工具(如Ediload,Conformlizer)进行不同版本间的对比,以自动在Protools里整理新版本的时间线。

  • 声音EDL。用于借助第三方工具进行套底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 EDL的具体格式和所要包含的信息,应依需求而定。

剪辑修改单(Changelist)

  • 每次剪辑改动,剪辑需要以表单的形式告知声音部门。改动内容需详细地被记录。

  • 建议修改单具体到单个镜头的长短变化,方便声音部门对照参考。


以上完全作为一次抛砖引玉,纰漏之处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多提意见,也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参与到梳理制作流程的工作中来。感谢来自MPSAC的成员、自由录音师王志斌,徐忱,高宇光,以及MPSAC成员、中影基地声画中心技术负责人贾京京。几位老师都有参与合拍或海外项目的经验,全程提供技术支持。最后当然要感谢MPSAC成员,自由录音师刘佳老师,没有他就没有这篇推送,也是他的张罗才使得大家的想法得以汇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