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217):足智多谋又乐于助人,真有这么好的同事?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9)

李义府跑去找的王德俭,也是一名中书舍人,但多半还有另一重身份:李治的眼线。为什么这么讲?第一他是许敬宗的外甥,而许敬宗是明打明的李治死党。第二按照此人的条件,本来不可能做这个官。古人最讲究官员的仪表,尤其皇上身边的秘书,肯定要挑长得帅的。而史书对王德俭的描述:'瘿而多智,时人号智囊。’人绝顶聪明,但长破了相、脖子上有个大瘤子。你什么时候见过这么一个形象的领导秘书?正常情况,他绝不可能成为御前秘书,除非一种情形——皇上需要。

所以李义府跑去找王德俭,这个事就很有意思了:第一,它印证了我们刚才的说法——王德俭肯定属于长孙无忌的反对派、也就是李治阵营,要不然李义府这么干就是自投罗网。第二,李义府还没有被李治阵营接纳,要不然就不会出现贬官的灾祸。第三,李义府毕竟不是一般官员,成天在皇上身边混,里面的道道还是清楚一点的。他会上门找王德俭,说明不但清楚对方的身份,而且还有一定的交情。

王德俭怎么答复他的呢?

德俭曰:“武昭仪方有宠,上欲立为后,畏宰相议,未有以发之。君能建白,转祸于福也。”

说皇上跟宰相们,在武则天同志的问题上有分歧。现在就等着有人站出来讲话,这个事你要能干好,别说贬官了,荣华富贵跑不了。

李义府听了他这话,'然之’,认为说得很对。这天本来该王德俭值班,他说我刚好有点事,这样吧,老李你替我值下班,该怎么办你懂的。

李义府感激不尽进了值班室(舍人院),这回什么事也顾不上了,关起门来写材料。用尽平生文才,作出一篇报告,'叩閤上表,请废皇后王氏,立武昭仪,以厌兆庶之心。’说请皇上立武昭仪为皇后,这样子天下百姓才会满意。至于天下百姓是不是真的满意,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满意就行。

太极宫——舍人院

果然,李义府报告一上,'上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留居旧职。昭仪又遣使劳勉之。’皇上大喜,立刻召见,跟李义府聊半天,末了说你也别走了,还是在我这儿接着干,另外又给了重赏。武则天也派人上门表示慰问。

这么看,王德俭还真是个料事如神、乐于助人的好同志啊!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王德俭这么干,根本是拿李义府在当枪使。至于李义府本人,对此完全也心知肚明,之所以照办,根本是走投无路赌一把。

王德俭和李义府同是中书舍人。按规矩,中书舍人五花判事,重要文件大家同看,他讲那个情况,李义府不清楚吗?既然清楚,有什么必要再去请教王德俭呢?说穿了,他在借王德俭的口,摸皇上的底。因为王德俭的态度,某种程度就代表皇上的态度。他说你可以站出来讲话,表示皇上此刻正需要有人站出来讲话。

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好立功的机会,要让给李义府呢?

两个字——风险。

一个小小的局长,想几句话把皇后换掉,基本是天方夜谭。太宗时山东有个百姓上书,要求他把皇位让给太子李治、自己做太上皇。李治听说后吓得要死,'忧形于色,发言流涕。’生怕老爹以为他在搞鬼。李世民说这有啥,此人'欲以匹夫解位天子’,不过狂妄无知罢了。同样,以一舍人欲解位皇后,不过出头当炮灰罢了。这个事下一步会怎么发展不清楚;有什么样的阻力不清楚;皇上愿意为这事,跟元老派撕破脸皮到什么程度,也不清楚。中间双方打拉锯战,还不知道要牺牲多少人。象李义府这样最先跳出来的,就好比敢死队、又好比避雷针,敌人各种各样的怒火和打击,恐怕都会先落到他的头上。这就是为什么,王德俭宁愿做幕后英雄、也不出来挑这个头。

那李义府为什么甘做炮灰?原因也简单:贬官的命令都到了家门口,明天他就要卷铺盖滚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讲到这里,不由得让人怀疑:究竟是谁,向李义府走露了贬官的消息?

再来看李义府报告的实际效果。

'(义府)寻超拜中书侍郎。于是卫尉卿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皆潜布腹心于武昭仪矣。’一是李义府本人没多久升了官,二是朝廷里几名高级干部跟武则天(其实也就是皇上)纷纷拉上关系。

李义府升官,是他个人的得失;武则天拉拢朝臣,是她和李治既定的政策,有没有这个报告都要进行。办皇后的事,绕不过宰相联席会议。而李义府也好、另外几个干部也罢,目前都不是宰相。你可以说李治在不断壮大自己的阵营,也可以说这事为武则天又作了一次宣传,但离做皇后这个目标,差得还比较远。

前面皇上亲自张罗,想给武则天弄顶'妃’的帽子戴戴,都没能如愿。现在靠李义府一个报告,就能突破元老派的防线?所以它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其中关键点在于:报告一出,李治的最终目标'废王立武’从此公之于众。而他与元老派的冲突,也不可避免走向最后的摊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