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青花瓷器不为人知的秘密,你们都知道吗
康熙青花最出色的是山水人物,风格上模仿名画家的笔法,立体感很强,画法精细,分色层次鲜明,浓淡相宜。画面效果讲究意境美,整体给人以疏朗清闲的感觉。
康熙青花的纹饰内容,有刀马旦,有古代典故,有龙凤瑞兽,有人物,有动物,有植物,有长篇文字.
康熙青花瓷器可以说是从晚清朝一直到现在都是有仿器出现,但其在绘画技法上完全比不了康熙年的精湛。仿品画的的山与石多数是用蘸青料的画笔平涂来表现,树木方面多数是用平行斜线代替了皴法,完全是表现不出来真品的那种山峦起伏感感觉,细细观看会发现笔道显得软弱无力,完全达不到康熙时期青花的那种风采也没有那股子神气感。
到了晚清光绪时期,虽然此时景德镇窑业生产仍沿用蛋形窑,但国力衰弱,社会经济凋敝,即使是当时的官窑生产都不能完全支持松柴的巨大消耗。因此光绪民窑仿康熙青花瓷器较之康熙本朝民窑青花瓷器釉面质软,灰暗并伴有青花色泽灰暗的鉴定特征。
2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 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景德镇清代康熙时期瓷器概述。景德镇清代康熙时期无论御窑,还是民窑均取得了新的成就。明王朝灭亡后,清王朝接收了明代御窑。清初朝廷曾多次命御窑厂烧造瓷器,如现在在北京雍和宫佛座前之青花云龙纹香炉上以青料楷书“顺治八年江西监察奉敕敬造”。再如,顺治十一年景德镇奉旨造龙缸(未成),顺治十六年又奉旨造栏板(亦未成),康熙十年又奉命造祭器等。1至康熙“十九年九月奉旨烧造御器,差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嬉、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帖式车尔德于二十年二月驻厂督造”。2标志着御窑厂制度正式恢复,御窑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民窑延续了明代晚期以来的发展势头,产量、质量均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康熙中晚期。 景德镇清代康熙时期瓷器数据比较丰富,一是传世品数量比较多,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博物院、馆;二是水域沉船遗址出水了一批,如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碗礁一号沉船遗址等;三是城址、墓葬出土了一些,如明清都城遗址等;四是个人收藏了一些。这四方面的数据合起来,数量是很可观的。
青花瓷器道光时期的青花瓷器烧制工艺下降,其中胎釉制作粗糙,而且胎土淘洗不净,胎釉结合迷失程度不足,因此造成青花漂浮感和所谓波浪釉,又称“浪荡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