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文会友,以藏交友,解析王步瓷板画
王步,中国陶瓷美术大师,陶瓷美术家。其父名秀青,系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优 秀青花画手。创造性地运用“铁线描”的笔法,在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王步在景德镇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多年,所创作的各类瓷器作品数以万计。后人追忆其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王步,被藏家评为“年度作品上涨最快的工艺美术家”,在一份“历史上最 优 秀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排行榜”上,王步仅居大清督陶官唐英之后,位居第 二,可谓实至名归。
王步在脊花分水上有独到之处。是来自传统又不局限于传统。并在传统的分水方法上又有所革新。一般来说,青花的分水是用笔(一种特别的鸡头笔,它能含大量的料水)进行操作时,左手托坯,右手执笔,徐徐将笔上的料水挤出,分在坯面纹样需要的部位,要求左右两手配合默契,料水随运笔而流淌。这种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王步创作的需要,他大胆地采用了洒注料水的方法,两手配合,使料水流淌构成纹样,这种方法如同中国画中的泼墨。然而青花的料水不能直接泼在坯体上,否则将会产生积料不匀而出现杂乱的水浪和料刺的现象,影响纹样形象和外观质量。王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在中国画泼墨方法的启示下,认识到青花制作的局限,发扬了分水方法的优点,创作出这种既有泼墨的艺术效果,又能发扬青花瓷特色的洒注式分水方法。不难看出,这种方法只有充分熟悉和掌握了青花绘制技巧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它全在于画家的成竹在胸和两手熟练又巧妙的配合操作,料水洒注的多寡,流淌面积的大小和速度。余料的回收等都是体现其分水技能娴熟的主要方面。他能将一条条的鲇鱼从头至尾一气呵成,使鲇鱼既有活泼生动的形象,又有明暗变化的形体和光滑柔软的质感,这种绝妙的技能在历史上的能工巧匠中也难得找到一二。元代青花瓷有不少鱼藻图画面,这些鱼的画.法基本上都是运用了国画技法中的勾勒点禢的方法,其艺术效果则是另一番风貌。如元青花瓷双龙纹盖罐,坛盖上画的一条鲇鱼,风格迥然不同。再看瓷板画“菊花八哥”,也是一幅水墨画式的青花佳作。他运用了自己擅长而又独到的“分水”技巧来表现:八哥羽毛没有采用国画的点溻方法,而是运用“分水”将其各部位不同羽毛的质感表现出来,如背羽和翅羽,甚至细嫩鲍腹羽,都是用浓淡不同的料水“分”的。这种独到的表现方法,既保持了青花瓷明快透澈的特色,又具有水晕墨章的妙趣。这是王步晚年创作中出现的。在他早期的作品中采用像工笔丝羽毛的画法远没有这种韵味了。在他画的荷叶,白菜这些大面积“分水”的运用上,不能不为他超群的技巧而叹为观止。他在坯体上运用国画中的泼墨式的洒注分水法时,不会因坯体的吸水性强而产生斑斑点点的积料,也不会因分水料在坯体上的流动而造成不可收拾,他能做到下笔前胸有成竹,运笔时随心所欲,能放能止,达到了娴熟的地步。
王步在青花艺术实践中大胆革新,借鉴国画泼墨技法创造青花淌水法,拓展了青花水色的表现力。他以勺舀水倒入坯上后按胸中画意,随手转动坯体,让料水自然流淌到物象的适当部位,拫据料水流动的势向因势利导,进行艺术构思上的勾线处理,使作品具有水墨画的泼墨韵味,无论是青釉还是白釉,无论是大块色面的白菜、荷叶还是小花小草,无论是浓重的点线还是淡淡的笔致,其料色之美依然如故。
民国时期,青花绘画技法达到出神入化的绘画技师层出不穷,景德镇青花大王王步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长湖、竹溪道人,晚年又号陶青老人,斋名愿闻吾过之斋。江西丰城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擅人物花鸟。自幼学绘青花,后尝试粉彩瓷创作,所绘粉彩风格独特,设色浓艳,别树一帜,被称为“民国瓷器第 一人”。
王步能从美的角度取景,描绘自然景物中精萃之处,加以自己“淳朴”思想感情的陶铸,表现出情景交融“雅尚”的境界。《鸡鸣图》画鸡振翅啼叫前一瞬间的神态,富有“一唱雄鸡天下白”的气概。《荷花翠鸟》瓷画中池塘清润,荷叶田田,有“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的意境。《池塘小景》画上一只鹅衔着一片苇草,神情悠闲自得,周围环境是一片江南田野的景色水色溶溶,似乎还有早晨潮湿的露气。以上三件作品其清雅的旨趣蕴含在画意的境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