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谈母亲:自恋型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在外人眼中,蒋方舟是年少成名的天之骄子。
9岁就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打开天窗》。
那是2001年,网络还没有现在发达,但是她依然火遍了全国。
想必很多80、90后都听说过她的名字。
不到10岁,绝大多数孩子还忙着玩泥巴的年龄,她便开启了专业写作之路。
年少出名,受到各大媒体邀请,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和人聊体育、电影、作文以及生活见闻。
她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以及见闻都写成了书,以几乎一年半一本书的速度,写就了10多本各种各样的随笔。
2005年,13岁,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协会主席,同年作为“作文特长生”被武汉名校华师一中录取。
3年后,又被清华大学降分60分破格录取。
她一路走来,凭借着写作特长,一路开挂,顺风顺水,一毕业就进入新周刊出任主编。
然而,随着她逐渐走向独立,却开始在各个节目中袒露脆弱和不安。
一切的根源在于没有时间体验童年,正如她在《审判童年》中写的:“对于虚假的童年,我历历在目触感依旧,对于真实的童年,我一问三不知。”
是谁夺去了她真实的童年?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有一个自恋型母亲。
自恋型母亲是什么样的?
自恋型母亲的特点是只关心自己,从不真正关心孩子的感受。
具体表现为:
对孩子要求很高,吹毛求疵;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或内心未实现愿望的投射;
试图用爱控制孩子,事必躬亲,没有边界感;
表面上看来,她是一个很付出,很努力,甚至很无私的妈妈。
但本质上孩子对她而言,不过是实现自我愿望的工具,她将自己对人生的种种期待、无力或焦虑通通都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蒋方舟的妈妈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她控制欲很强。
在蒋方舟才5岁的时候,她就将那些小孩子看的卡通书全送给了别人,早早让她阅读《撒哈拉故事》《刘墉全集》《卡夫卡全集》等成人书籍。
7岁的时候,她开始训练蒋方舟写作。童年正是贪睡的年纪,早上很不愿意爬起来写作,但是她很少妥协,而是坚定地督促她练习。
在她的严格管束之下,蒋方舟将课余时间几乎都给了写作。
她一直想要成为小说家,但是结婚后却发现很难,在发现女儿的写作天赋后,便将全部心思放到她身上。
甚至读大学后,他们每天也要通话两小时,聊写作。
再后来,蒋方舟越来越有名,忙于应酬,她便干脆搬来北京与她同住,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然而,蒋方舟回来晚了,她就很不开心。
甚至她曾跟蒋方舟诉苦说自己就像是一个每天眼巴巴等着主人回家的狗。
为了不让母亲失望,蒋方舟只能将那些应酬尽量推掉,好留出时间回家吃晚饭。
她还会每天早上偷看蒋方舟的手机。
在很多采访中,蒋方舟都明确表示过,妈妈的这些行为让她觉得很压抑,但是却无法开口说拒绝。
她早已经在与妈妈的朝夕相处中学会了察言观色以及压抑自己的想法。
只是,这样的日子过久了,她就越来越觉得与世隔绝,甚至一整年一整年地一个字都不想写。
自恋型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危害
自恋型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生活中严重缺乏自信
二是在感情上容易受挫
三是很可能内化妈妈的行为模式,变成自恋型妈妈。
在《圆桌派》中,她说:“我是讨好型人格,很在乎别人的评价,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不敢看别人对我作品的评论。”
大学四年,她一本小说也没有写,因为想要腾出时间去好好体验生活,然而之前一直忙着写作,似乎没有学习过怎么生活在真实里。
在采访中,她有些低落地表示:“你永远都与生活绝缘,永远无法投入地去生活,我甚至都觉得这是不是一种宿命。”
这些体验和感悟,让她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中,灵感也似乎被消耗殆尽。
很显然,母亲的教育让她一路开挂的同时,也让她的心理状况堪忧。
她说:“我害怕跟任何人产生冲突和矛盾,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里,甚至爱情里。我始终扮演着讨好他人的角色,不敢也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不会跟对方吵架,害怕起冲突,害怕让别人不高兴。”
比如,有一回男朋友给她打电话,一直责骂她,她就一直道歉,一直说了2个多小时,但是对方觉得这个道歉很敷衍,挂了之后继续打。
她看着密密麻麻的来电显示,吓得浑身发抖,但是却不敢说“你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我会生气的”这样的话。
甚至,即便那个人是自己不喜欢的,也希望被喜欢。
讨好型人格的底色是自我价值感低,而蒋方舟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母亲一直以来对她的高压教育,让她无力反抗,无法发展出独立有棱角的自己。
然而,压抑着压抑着,就把自己的生命能量给压抑住了。
不做自恋型母亲,还孩子一个真实的童年
自恋型母亲很常见,需要注意些什么,才不至于用爱将孩子捆绑呢?
首先,将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
很多亲子问题都是代际传递的,自恋型母亲也是如此。
一个自恋型母亲很可能也有一个自恋型母亲,即便没有也一定压抑了很多情绪,让她无法关心别人的需求和表达。
一个人只有自己内心丰盈的时候,才不会将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投射到别人身上去,也更能够看到真实的对方。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无法真正关心孩子在想什么,就需要问一问自己“我是否将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投射到她身上了呢?”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我这样做到底是为了她,还是为了安抚我自己?
试问一下,如果你曾被他人充分尊重过,是不是会用不同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又是怎样的感觉呢?
这种自我对话既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邀请信得过的朋友或亲人玩角色扮演。
在一问一答中,我们能够看到自己内心那些未曾被满足的需求以及因此产生的创伤。
心理学认为,看见即疗愈。
正视自己的需求,然后积极疗愈,慢慢地就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与孩子相处了。
其次,允许孩子表达真实的自己。
自恋型母亲会下意识里忽视孩子的需求,不允许她做自己。
很小的孩子没有独立生存能力,会下意识里压抑自己的需求,迎合我们。然而,他们却因此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没有安全感。
所以,在我们一边疗愈自己的时候,一边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自我保护系统,那就是允许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
具体来说,可以这么跟她们说:
孩子,如果你们对我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想要的可以直接告诉我。
虽然有时候,我可能无法控制自己对你们发脾气,你们要知道,那是我的错,不是你们的错,我也一直在练习控制自己的脾气。
你们只需要将自己的需求如实告诉我就行了,我一定会放在心上。
最后,花心思了解孩子,并鼓励他们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对一个人的了解越深,我们才越可能将他当成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人,才可能发自内心地尊重她的诉求。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想当然的以为自己很了解孩子,而且觉得他们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甚至就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清楚。
事实上却不是如此。
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并在实践中让他们明白相对于取得什么成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更重要。
当我们能够允许孩子自由探索她的喜好并积极支持时,就能够真正看到孩子。
正如尼采所言,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也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只有父母和孩子各司其职时,个体才能够得到滋养,成长为更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