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我心归处是敦煌》——非你所愿时
合上《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翻转在我脑海里的不是这本书写了什么,而是如何对待这本书的问题。当一本书并不是你所期待的样子,你该怎么办?
敦煌——令人神往的之地;樊锦诗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荣誉称号。以上原因,我对此书充满期待。期待被感动,心灵被洗涤,灵魂被震撼。我是被感动了,却没有被震撼。书中的樊锦诗不是我期待中的樊锦诗,书中所介绍的敦煌也不是我期待的敦煌。我希望被书中的文字温暖妥帖的关照到。而书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报告式的文字,棱角分明,态度生硬,给了我一种“隔”的感觉。我对这本书产生了一份“抱怨”,像个孩子似的觉得被欺骗,期待没有被满足。
阅读是存在“舒适区”的,对一个阅读量不大的我来说,对“舒适区”的依赖性会更强,限制度也会更大。不断扩大阅读量也是在不断的走出舒适区,走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挣脱“偏好”这个限制。我或许应放下期待,全然无期待的走进一本,看见了什么是什么,收获到了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被满足的那一部分,可以再去寻找。感谢群里的小伙伴们,提供了那么多专题视频及延伸的书。当我打开常书鸿的那本《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时,每一个字都浸染着常书鸿滚烫的热爱,无悔的坚守。我被感动,我被震撼了,我泪流满面,我更爱敦煌,也更期待敦煌。当我打开段文杰的《佛在敦煌》时,我着了迷。他将敦煌壁画的美与历史、政治、民俗相结合。成了一个宝藏。
看了《我心归宿是敦煌》在想原来自传还可以让别人“代写”。人,可以完全隐没在敦煌的后面,甚至消失。而是将敦煌的历史,敦煌的研究,敦煌的发展,敦煌的艺术,敦煌的保护推到读者的面前。相关的知识内容可以归纳一,二,三,四……也可以是1、2、3、4……像教科书,读者好像要被考试的学生。这种感觉其实也蛮奇妙的。
最后回过来说说樊锦诗,当然不再多说了,我已经已用了近一万五千个字来说。她好像很平凡,跟身边的每个人差不多;又觉得她很不平凡,一个江南的弱女子,怎么就到了戈壁,到了荒漠,到了敦煌,一去就是一生。原本是去做考古研究的,却一做做了四十年的领导。以至于会问一句:她的贡献在哪里?对她寄予厚望的宿白老师对她走上仕途不以为然。甚至丢过很多重话砸在她身上:“你瞎忙”,“现在搞研究是来为自己树碑立传吧”。她说她有苦说不出,满心委屈吧。他们那一代人可能是国家让她去哪就去哪,领导让她干啥就干啥。让她做领导,那就好好做领导。研究院里的人越来越多,从几十个到一千多,部门也越来越细化。管理这么大的一个研究院,就是神仙也难有精力再去做研究,但她还是做出来了。
樊锦诗特别的真,没藏没掖。到了敦煌这样的一个艺术宝藏,她承认她连一根线条都欣赏不来,她说印度的佛像的身体是“扭曲”的。而她深深的知道莫高窟的异常宝贵,莫高窟对中国、对世界具有的非凡的意义。她跟一代代的莫高窟人一样全心全意的守护着敦煌,为敦煌艺术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时又觉得她不真,好像故意藏在一篇篇的报告文字后来,不让你亲近。
对于读书,眼光可以挑剔,胸怀一定要宽广。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系列回顾:
关注
扫描二维码
你
若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