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将至,读一篇《归田赋》聊以娱情

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业已离开首都洛阳,过着退居生活的张衡,有感于明媚春景,写下流芳后世的《归田赋》,表达了脱离俗世,回归田园的人生理想。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归田赋》全文如下:

归田赋

东汉·张衡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鰡。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阅读提示:赋,作为一种文章类型,因为用典、含蓄、隐喻等手法的大量运用,总体上不太易读。张衡的《归田赋》虽然篇幅短小,文字简明,但也同样具有这些特点。对于这类文章,阅读时,我们可以采用“避重就轻”的办法:对于难解的部分,了解大概;对于有趣有味的部分,详细了解,并加以诵读。

《归田赋》导读:第一段,抒写作者在仕宦生涯中萌生的感慨,大致了解意思即可;第二段,写实景;第三段,施展想象力,写虚拟的景物,含有明显的寓意。这两段,词句清新简明,写景状物生动精微,应当诵读。最后一段,总写感想,了解大意即可。


关于赋

什么是赋

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章体裁。什么是赋?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来限定它。从形式上看,赋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有人将其视为诗和文的混合体,可以说,赋是一种汲取了诗歌特点的、具有韵律感和音乐感的文章。

“赋”本身是个多义词,首先,它是一种写作手法。古人归纳《诗经》的三种写作方式:赋、比、兴(关于“赋、比、兴”,以后讲到《诗经》的时候,我们再详细讨论)。赋,即铺陈,通俗地理解,就是作者把想要描写的事物像摆摊儿一样,用文字一一铺排出来。宋代朱熹解释说:“赋者,敷(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这讲得很通透了。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诗经·周南》),就是把采芣苢(一种植物)这件事的过程,以非常直接的方式描写、铺排出来。其次,“赋”也是个动词,有朗诵的意思。既然是朗诵,对音节和韵律当然是要重视的。第三,赋还是一种文体,因为某种继承性的关系,作为文体的赋,在写作方式上当然也继承了前二者的特点。

赋的极简单发展史

战国时著名的学者荀子首先创作了《赋》——一篇名字就叫作“赋”的文章,这被认为是最早的赋体文。而同样在战国时代,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创作了《离骚》等诗歌,这些诗歌后世人称“楚辞”,有时候也被称为“赋”,或“辞赋”,但很明显,楚辞本质上还是诗,但是其为后代的“赋”提供了很多写作上的技巧和参考,与赋的渊源很深。

成熟的赋,繁盛于西汉。西汉著名文人如贾谊、司马相如、枚乘等,写作了许多篇幅很长的赋——所谓的“大赋”,这些作品强调用词的繁琐、生僻和描写上的极力铺陈,成为汉代最流行的文学创作体裁。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赋的写作进一步发展。“大赋”之外,张衡以《归田赋》开启了所谓“抒情小赋”的创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魏曹植的《洛神赋》,南朝江淹的《别赋》,篇幅都相对短小,文字也不再追求难懂难认,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到唐代杜牧写《阿房宫赋》,宋代欧阳修写《秋声赋》,苏轼写《赤壁赋》等,赋已经更接近于有韵脚的散文,与汉代大赋截然不同了。

赋的文学特点

关于赋:如前,赋的主要写作特点是“铺陈”。把许多事件、事物,或将一件事物的方方面面都铺陈出来,描写出来,并藉此来传达某种思想或情感。事实上,很多时候,赋的写作目的是传情达意。比如,相传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为了挽回武帝的恩宠,她花重金请司马相如写作《长门赋》,最终打动了皇帝。这虽然是个传说,但“赋”作为一种文体,虽然写作手法是铺陈,但其目标在于传达信息和情感,这一点是无疑的。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赋的作者在描写事物的时候,往往并不在乎所写是否为事实。为了提高文章的感染力,作者常常会毫无顾忌地肆意编造和夸张。假如作者想描写一个池塘,那么他可以把所有的水生动物都写到这个池塘里去,而不必考虑这个池子能不能放得下。今世相声中的“贯口”,可以说是汉赋铺陈的继承者:

蒸羊羔 蒸熊掌 蒸鹿尾儿 烧花鸭 烧雏鸡 烧子鹅 卤煮咸鸭 酱鸡 腊肉 松花 小肚儿 晾肉 香肠 什锦苏盘 熏鸡 白肚儿 清蒸八宝猪 江米酿鸭子 罐儿野鸡 罐儿鹌鹑 卤什锦 卤子鹅 卤虾 烩虾 炝虾仁儿 山鸡 兔脯 菜蟒 银鱼……

——传统相声:报菜名

这显然是一种效果优先的表现形式。应该没什么人吃过所谓的“满汉全席”,报菜名的相声演员也不大可能。人们在听相声的时候追求的不是真实,而是快乐。

当然,极力铺排的写法,其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过度的夸张和拥挤的铺排终将引人生厌。张衡的《归田赋》之所以产生,可以说是物极必反的必然结果。

押韵

赋体和诗词一样,是押韵的。区别在于,赋的句子不像诗歌那样整齐,基本采用散句或对句(但不一定要对仗)。

另外,赋常常采用了连接词来联系上下段落,如“是故”、“然则”、“若夫”、“是以”、“且夫”,等等,这是其句式的特征之一。《归田赋》中使用的连接词有:“于是”、“尔乃”、“于时”等。

◉ 结构方面,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序-正文-乱(讯)。序往往介绍写赋的原因和北京,乱(讯)常常用来总结和概括。

字词详解

1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都邑】 都市,城市;永久:很久。与现在的“永久”意义不同。

【明略】 好建议,策略;佐时:佐,帮助;时,时代。这句意思说,自己没有很好的才能来帮助国家,兼有自谦和牢骚的内在情绪。明略佐时,这是古代文人的政治理想。

【临川羡鱼】 这句话的意思取自“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面对某物(向下看);:希望得到(不是羡慕,羡慕是后起的意思)。原文有“心动不如行动”的意味,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无奈感:只是“羡鱼”,却无法行动。徒:徒然,白白地。

【河清未期】 :黄河;:预期。黄河水浑浊,古人认为当黄河水澄清时,政治就会清明。这句说明了作者为何只是徒然羡鱼而并不行动,因为“河清未期”。

【蔡子、唐生】 战国时,燕国人蔡泽(蔡子)曾请当时著名的算命先生唐举(唐生)看相,后来蔡泽做了秦国的相。这两句是“用典”,引用古代故事来比拟自己的境况,表达作者对自身境况的迟疑和迷惑之情。

用典是文言文中最难掌握的修辞手法之一,因为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往往与原来故事的涵义有所区别,或引申,或取反义,或借此及彼,需要仔细品味才能准确把握。遇到用典的段落,要做好慢慢品读的准备,不急求理解。

【“谅天道”四句】 这几句承接上文,作者意思说:虽然蔡泽算命后,入秦国获得了成功,但对于我来说,这些事情太不可预期了,不如追随“渔夫”的脚步,离开烦扰的仕宦生涯,回归田园自然。天道微昧,可理解为“天意难测”。渔夫:也是用典,楚辞中有《渔夫》篇,写屈原被放逐后在江边遇到一位渔夫,渔夫开导屈原,希望他忘怀这些尘俗的烦恼。

【埃尘】 比喻俗世。《渔夫》篇:“蒙俗世之尘埃”。遐:远。成语有“名闻遐迩”,迩,近。长辞:永远告别。

2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仲春】 春季的第二个月。古代用孟、仲、季分别称呼一季三月,如孟冬,即冬季第一个月,季夏,指夏季最后一个月。古诗有“孟冬寒气至”的句子。

【令月】 令,美好的意思。

【隰(xí)】低洼、潮湿的地方,与“原”相对。原是指平整宽阔的土地,平原。“原、隰”合用,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原野。这句写春天到来,原野上植被生长繁茂,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王雎、仓庚】 两种鸟。王雎(jū),鸬鹚(鱼鹰),就是《诗经》中的“雎鸠”。仓庚(gēng),即黄鹂,也叫黄莺。杜甫诗:“两个黄鹂鸣翠柳”;金昌绪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鼓翼”、“哀鸣”,抓取了两种动物的典型特征,用字极少,却生动传神,这是文章的妙处。

王雎

仓庚

【交颈】 鸟儿用脖子互相蹭,表示亲昵;颉颃(xié háng) 鸟儿上上下下,交错飞行的样子。关关嘤嘤,象声词,形容鸟的叫声。关关,来自《诗经》“关关雎鸠”。

焉 此处,此地。代词。

【聊以】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姑且”。

3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鰡。

【纤缴(zhuó)】 缴:古人射猎时系在箭上的丝绳。

【鲨鰡(liú)】 据说是一种可以在水中吐气吹沙的鱼。

【“落云间”句】 这里,“落”和“悬”都是动词的意思。比如,“落”可以理解为“射落”的意思。

这段描写了虚拟中的场景。龙吟、虎啸,都不是作者眼前的实景,但借此作者象征性地表达了留恋尘世可能遭到的各种危机。

4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曜(yào)灵、望舒】 日、月的代称。这是文言文的一种修辞习惯,喜欢用人格化的词语来代指自然事物,比如“望舒”,是古代传说中月神的车夫 ,因此大家都用“望舒”来代指月亮。

【般(pán)游】 般,游乐。当这个意思讲的时候,读音有变化。这个意思,往往写作“盘”,如“盘游”、“盘费”等。

【老氏】 指老子。

后边几句其实是描写作者退休之后的生活,弹琴、读书、写字……表达了一种安详自然的生活态度。当然,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做到粗浅的体会和理解,也就足够了。

(0)

相关推荐

  • 关关难过 关关过

    吾言   No.990 你春天种下的梦想在破土,这个季节,你喜欢的一切都是现在进行时,可以是暑气里夹着甜甜,然后加载着七月的热烈与可爱. 如果你选择了一条路,就不要再去关心另一条路上的风景了,那些失之 ...

  • 关关读书

    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噩运.社会不公或是神祇的任性,而是出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维模式.--<人类简史>

  • 懒惰拖延怎么办?且读这篇道门《通关文•懒惰关》

    刘一明 龙虎山道教 今天 <通关文>是清代道教著作.刘一明著. 关为关口.关卡之意,言人生有许多"要命关口,阻路大魔",须关关打通,方可精进于大道,故名 "通 ...

  • 便秘 - 读这篇就够了 | 董洪涛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者按在我们微信号的后台上经常收到读者提问"xxx怎么办?"而xxx往往是西医的病名,小编往往只留苦笑对屏幕,毕竟关注中医公众号 ...

  • 序列变速箱? 不用看其他, 读这篇就对了!

    车友们!挥动你的小手,在文章右下角,猛戳"好看"按钮(那朵菊花)! 跟着大虎悠,回家不迷路!大虎刺秦王! 在前天的文章里,我们学习了一种半自动变速箱--AMT,我们也知道了它的运作 ...

  • 老子《四字圣典》:先贤智慧,简单明了,人生至少读一篇

    引子 道本无名.朴而自然:无形无状.无人能臣. 以道佐霸.不以兵胜,兵出兵入.必陷因果, 善胜霸主.敢动知止.得果而已.不欲逞强. 知始知止.永无停止,道于天下.如川归海. 众人熙熙.如享大牢.如春登 ...

  • 读一篇《中华字经》识华夏汉字(下)

    (注:点击红色标题可听<中华字经>诵读版)36. 中华字经(三):第十课生理 qiāng táng zāng fǔ pí shèn suǐ dǎnchún sǎng hóu lóng lú ...

  • 读一篇《中华字经》识华夏汉字(中)

    (注:点击红色标题可听<中华字经>诵读版)19. 中华字经(二):第六课军事 sù yíng zhā zhài zhěn gē dài dàn shàogǎng róng jiè kuà ...

  • 读一篇《中华字经》识华夏汉字(上)

    "只学一篇韵文,便识天下汉字"这句话说的似乎大了,但事实的确如此.郑州大学郭保华教授用三年多的时间将4000汉字著成一篇韵文<中华字经>全文共一千句,用字4000无一字 ...

  • 看完《你好,李焕英》,​再读这篇《The Mother》,已泪奔!

    英语美文<The Mother> <你好,李焕英>票房超18亿,贾玲成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女导演. 贾玲执导并主演的<你好,李焕英>看哭很多人,因为表现的是亲情,而且是 ...

  • 习惯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来读这篇英语美文-Habit

    今天是早餐英语陪伴大家的1272期 英语美文-Habit 文字,穿越时间和空间,向我们传递着智慧. 今天分享一篇摘选自<西南联大英文课>的文章<Habbit><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