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李刚
▲
雕塑头条
《中国百年雕塑》讲述中国雕塑的历史,说长即长,说短即短。长则五千年,短则将近百岁。为什么呢?这取决于“雕塑”二字的定义与概念范围。先说百年史。严格地来说,今天我们使用的“雕塑”一词,或者讲中国人有了“雕塑”之概念,仅始于20世纪之初,即“五四运动”后由早期留学欧、美、日的学者艺术家们带回的,是作为整个西方美学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到中国来的。如蔡元培先生在创办教育之始时所说的:“音乐建筑皆足以表现人生观,而表示之最直接者为雕刻。”因此,可以说这个百年历史就是我们雕塑教育发展史。
雕塑家简介
李 刚
1959年出生。
新疆雕塑学会副会长。
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国家文化部、建设部颁发的《城市雕塑创作设计制作资格证书》。
李刚雕塑和书法艺术
吹尽狂沙
——李刚雕塑艺术漫谈
文 / 陈培一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写了一组“浪淘沙”诗词,其中一首这样写到:“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逐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首诗虽然说的是淘金,借沙里淘金来自喻身世,说明谗言的诋毁和贬谪的磨难都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气馁、不放弃,对前途充满信心,终究会有再见天日之时。此诗所表达的意境,我非常喜欢,有时也用来慰藉自己,也有时会由此而联想到艺术的创作。刘禹锡诗中所说的“谗言”,可以理解为大家对自己和作品的批评,不认知所产生的误解;“逐客”则是对自己或者作品的排斥与不认同;而“千淘万漉”则是自己对艺术的执着与坚持;那“吹尽狂沙始到金”,则就自不待言了。
每当念及此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平沙莽莽黄入天”的戈壁大漠,想到那屹立千年的风蚀城堡,想起大漠尽头那个长发飞飏的好友李刚,想起他那由雅丹地貌而生成的雕塑。
李刚是江苏徐州人,自幼随父母生活在西北的新疆,所以豪放、剽悍的背后所隐匿的细腻与吻合,是骨子里的血性使然。他对书法的迷恋、痴狂就是这种天性的自然流露。书法对于李刚来说,和雕塑一样同等重要,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雕塑的空间感和建筑感,影响了他的书法创作,而书法的不确定性和准确性也促进了他的雕塑创作。这二者的杂糅,对他雕塑创作的影响,尤其是在近年将工作室迁到北京之后,表现得更为明显。
李刚的雕塑,来自于他对中国西部雅丹地貌的热爱与眷恋。雅丹地貌俗称“魔鬼城”,是大自然的杰作,维吾尔语是“险峻的土丘”之意,汉语译为“雅尔当”,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是由于风化、间歇性流水冲刷的作用,形成了与盛行平行的、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沟槽的组合。雅丹地貌以新疆罗布泊西北的楼兰附近地区最为典型。雕塑大师亨利·摩尔说过:“大自然最让人惊喜的就是形状、样式和韵律的多样性。”形状、样式的多样性,是指个体的丰富,而韵律的多样性则是指群体的差异。在一个平面、一个空间里呈平行或者大致平行排列的组合线条,因轻重不一、疏密不一、长短不一、强弱不一、急缓不一而形成的节奏,就是韵律。放眼望去,雅丹地貌的山坡沟坎,到处充满了神奇的韵律。这些大自然的韵律,给予了李刚极大的启示,也是苍天对他的恩赐。几十年的生活阅历,敏锐的洞察力,使他成功地捕捉到了这一特殊的造型语言。
在新疆生活、工作几十年的李刚,究竟多少次深入大漠腹地,拜倒在鬼斧神工的魔鬼城脚下,领略那神奇曼妙的沟沟坎坎,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渐渐地,他从那历经千年风雨而依然屹立的风蚀城堡之中,从那漫天黄沙、迁徙不定的大漠流沙之中,从大自然谱就的韵律中体悟到了一种神奇的力量,感悟到了一种生命的存在,于是,便催生了一个系列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是对雅丹地貌的客观模仿与再现,而是一种提炼与升华。早期的作品,如对雅丹风情予以追述的系列作品《雅丹·古风》《雅丹·风韵》《雅丹·岁月》《雅丹·流失》《雅丹·风情》《雅丹·造化》《雅丹·生命》等,对远古文明予以追忆的《楼兰姑娘》《胡杨·依恋》《胡杨·楼兰姑娘》《楼兰记忆》等,对艺术本体予以追问的《形体》《形体的音乐》《被束缚的形体》《流动的形体》等,对青春予以赞美的《向往》《女儿印象》《萌动的启示》《披纱巾的少女》《琴韵》《最后的完美》等,以及《初化》《沐浴阳光》《阳光》《奔月》《完整》《心语》《萌芽》《张力》《天人合一》《亲语》等,还有近期的作品《穿越时空》《岁月如歌》等等,都具有雅丹地貌的特征,都是由具有韵律的线条与生命体有机组合而成。
其中的《雅丹·古风》,则是李刚的代表作。从小处来说,这是一尊佛头,一尊没有白毫相的佛头,一尊被拂去尘沙的佛头;从大处着眼,这是一座雅丹山体雕就的摩崖造像碑,佛与山共存,二者融为一体,山有多高,佛有多大,体现了山的雄伟与佛的庄严;从近处而言,这是一个丝绸之路的典型性象征,将佛学东渐与丝绸之路的标志性地理特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高处落笔,这是一个历史文明的代表性符号,象征着佛教这个世界性的哲学宗教向外传播时所必须经过的本土化过程,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这尊佛像,端庄静穆,方额广颐,鼻梁高挺,形体饱满,充满了张力,低垂半闭的双目呈沉思状,体现了佛家悲天悯人的博大。从具体的塑造来说,既有古希腊雕像的遗风,又有古印度笈多造像的影响,还有中国本土造像的规范,上追北齐龙兴寺造像,下摹盛唐奉先寺摩崖,虚与实相生,疏与密对比,精与粗互映,在多种矛盾交织、冲突之中彰显远古文明之风。
这些作品,就像是被埋藏于黄沙之中,被风吹去了浮在上面的黄沙而逐步展现出来的。李刚好像就是这个一座座宝藏的发现者,轻轻地吹去了蒙在上面的黄沙,拭去了灰尘,使他们一一闪亮。李刚的雕塑创作过程,真得就像是“吹尽狂沙”的过程。
李刚的雕塑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他对客观物象的抽象性概括。所谓“抽象”,就是抽离事物的客观形象,主要分为西方式和中国式抽象两大派别,而西方式抽象却与中国式抽象具有很大的不同,存在着截然不同的风格特征,其表现方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就雕塑艺术而言,西方式抽象为减法,最后的抽象表现是物象的几何基本型,可以说简到了不能再减的地步;中国式的抽象为加法,最后的抽象表现是不同物象的组合、混搭,其中既有不同类群的组合,亦有同种群的组合、同类群的组合,用句时髦的词来说唤作“异体同构”,最后所呈现的方式并不意味着作品的最终完成,而是具有可以随时增加某种元素的空间和可能,颇为丰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抽象,看是远离了现实,背离了客观,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抽象的东西,只是远离了视觉感触方面的现实,而情感方面却是更递进了一步,感情色彩更为强烈。这也是抽象的东西,在古代被作为民族的图腾、国家的标志,在当下成为企业或者团体的标识,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重要原因。
李刚虽然接受过西方式的艺术教育,但他依旧选择了中国式的造型路径,遵循了“天人合一”及“生生不息”的哲学法统,用自己的创作讴歌祖国山河之壮美,礼赞青春和生命之伟大。亿万年生成的丹霞山石,数千年的风蚀城堡,千百年的不朽胡杨,在他的眼中充满了生机,在他的手中绽放了青春,张扬了活力。虽然,在造型方面李刚的作品还有待进一步推敲,塑造方面尚需再考究一些,但是瑕不掩瑜,些许的不足并不影响作品整体的光彩。也许,正是作品所具有的残缺性,和并不完美的不足,才使得李刚的作品更加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纵观李刚这几十年的创作生涯,除了一些城市雕塑作品是应景而作的命题作文,是按照甲方的要求和意图所做,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体现了他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对生命意义的咀嚼,对个体生命与自然世界、对个体生命与历史时空之间关系的追问,并且是以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将之展现出来,在努力地做“由技入道”的提升,也因此赢得了业界和社会的良好口碑,也因为热情、豪爽、仗义而赢得了兄弟们的敬重。已过天命之年、而再闯北京寻梦的李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依旧锲而不舍地重复着曾经的“千淘万漉”,《八仙过海》和《在那遥远的地方》《王者》是他的新作。这些作品,虽然在表现手法上已经放弃了他驾轻就熟的雅丹地貌特征,但依旧可以看得出他对那大漠雄风的流连。尤其是《在那遥远的地方》。这组作品,很显然是受到了“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美妙词曲的影响,但是李刚把这个“无形诗”,转换成为了“有情画”。在画面中,身姿曼妙的少女在向远方遥望,似乎是在低声吟唱,思念那天各一方的恋人。李刚表现的是歌词所描绘的意境,缩短了时间和空间将这个意境呈现在观众面前,使每个观众都不由自主地成为了歌曲的演唱者,成为身临其境的那个人。少女那飞起的长发,似云如霞,与脚下在草原上滚动的羊群相互映。羊群的构造,具有丹霞地貌的特色,点醒了主题,也强化了地域色彩。
当然,这个谋求蜕变与更新的过程对已经不年轻的李刚来说充满了挑战,可能更艰辛,更漫长,但是阳光总在风雨之后,依旧是光明在前,我祝愿李刚兄能够早日再上层楼,实现华丽的转身。
天润观音
不锈钢铸造
人民音乐家王洛宾
铸铜
香妃
铸铜
雅丹 · 古风
雅丹 · 生命
形体音乐
高220cm
岁月如歌
76×78cm
琴韵
高600cm
力的造化
畅游
铸铜 170×54cm
穿越时空
胡杨 · 楼兰姑娘
长520cm
天地造物
清风
70×138cm
天马
45×145cm
云之上
高90cm
在那遥远的地方
铸铜
大江东去 风流千古
玻璃钢
大山大水
八仙
80×230cm
高山流水
160×60cm
仁者乐山
160×50cm
胡杨生命
大医精诚
长1000cm
西路军魂
高60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