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一家公司的正确方式是……
专栏作者/Grace
医疗行业生态及人性观察家。
前些年,医药圈因为行业蓬勃发展,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导致离职率高。跳一次槽,薪资涨幅起码等于甚至超过原单位两三年的年度涨幅。所以,靠跳槽完成升职加薪和职场进阶,是很多医药人的常规操作。
然而,近三年,很多医药人的离职却显得有些无奈了。
一是医药圈资本效应的推动作用,因业务需求买卖产品线导致的大批量裁员成为常态。
二是因公司业绩压力,为保证业务运作,不得不“弃车保帅”,很多价值不大、贡献少的岗位容易被裁员,疫情、带量采购更是凸显这种情况。
自主离职的压力在于如何合理地交接好手上业务,让前东家开心地放你走,留下一个“认真负责”的好口碑,以及“不带走公司任何固定和隐形资产”的潇洒背影。但如果是被迫离职,想要既走得干净与体面,又在和公司谈判上获得更多权益,那么,在对待有些问题上就要转变态度,以获取最大的利益与机会。
态度一:理性面对,获得HR最大的帮助
“被分手”总是很痛苦的。在公司谈裁员时,你一腔怒火,HR很容易成为靶心。其实HR只是个中间人,不是能做主的“话事人”,他只是带着指令顺利把你“送”走,以完成任务。
因此,把情绪发泄到HR身上毫无意义。HR作为职业裁员者,面对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所以,此时的你应该更加冷静与理性,展现自己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以争取最大的福利。一般情况下,HR对于赔偿条件多少有些小权利,比如多给一个月赔偿金,为你争取拖延离职的时间点等。
只要是正常的辞退,与HR交恶是极其不划算。医药圈子不大,当你的下家做背调时,以防对你产生“难搞”的印象。就算是一些小错误的非正常离职,也可以合理谈判,要求HR做保密处理。
记住,和公司谈离职时不需要释放情绪,而是要展现自己的情商和沟通力。
态度二:N+? 取决于你的策略,而不是硬刚
一般情况下,公司辞退时鲜有直接宣布N+2或N+3的政策,业界普遍标准是N+1。但是基于员工和公司之间的“关系”不同,公司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一步商谈赔偿的金额,比如是不是终身合同制员工、哺乳期员工,以及职位的重要性,是否掌握业务机密、产品核心要素等。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基本劳动法也就是保障N+1的赔偿,即便劳务仲裁也没有什么必要。
如果是大批量辞退,HR一般会直接给出一个补偿方案,能第一阶段签掉的就签掉走人了。然后,第二阶段是一对一的洽谈,如果确实掌握了一定的实质性筹码,可以有策略地为自己多争取两个月的补偿。
另一点就是在离职时间上,有时候赔偿金额相对难谈,但是让HR为你拖延离职时间则可能相对好操作。在原单位多混两个月,有人交金,多给自己一段时间找新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
态度三:Start out again is never easy
重新出发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关键是把眼光放在自己职场下一步的发展上。需要思考是不是转个职能,或换一个细分领域发展,看看哪些企业、哪些岗位与你的职场路径相匹配,这才是关键。没有存在十全十美的工作,主要还是看自己的发展目标。
在如今医药大背景下,千万不要轻易因为小小的不愉快而意气用事提出离职,因为做生不如做熟。但当机遇来临,或不得已需要重新“包装”自己再次出发时,谁又能说也许这不是一个全新的美好开始呢?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