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公社—研究共享 茁壮成长
一、周期概念
这里讲的周期是经济周期。绝大部分的人类行为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经济更甚。国家有经济周期,行业也有经济周期,时间长短各自不同。
所有的行业都有经济周期,但不同的是,有的行业受周期影响大,有的行业受周期影响小。
我们现在谈论的周期,就是受到周期影响较大,较强烈的行业。我们一般就称之为顺周期行业,或者强周期行业。不过大家都比较懒,直接叫周期。
所谓顺周期和逆周期,都是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而言的,顺着经济发展的就叫顺周期,逆着经济发展的就是逆周期。
就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气候有四季变换,经济也是如此。
既有生机蓬勃的增长期,像二战后的复苏;也有冷清凋敝的萧条期,像疫情下的今年。这个就叫经济周期,周而复始地循环。
经济好的时候,你升职我加薪大家开香槟,其乐融融;不好的时候,难免要精打细算,紧缩银根,过过苦日子。
有一些行业,对经济周期不太敏感,被称为逆周期行业,最典型的就是食品饮料和医药。不论经济如何,饭还是要吃的嘛,尤其是一些必须的消费,像牛奶、酱油、醋,少不了。这样的行业还包括,医药、化妆品和教育培训。
有逆周期的,自然就有顺周期行业,特点是“顺风方世玉,逆风林黛玉”。典型的行业有煤炭、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
一旦经济转好,工厂全面开工,对这些工业品的需求就源源不断,然后供不应求,就要涨价,这些企业可以卖得又多又贵,美滋滋。这样的行业还包括,汽车、建材和地产。
简单总结一下,顺周期,就是和经济增长保持一致;逆周期,就是和经济增长关系不大。
简单总结一下,顺周期,就是和经济增长保持一致;逆周期,就是和经济增长关系不大。
在A股,银行证券、地产建材、基建、有色等,这都是顺周期行业。因为我国经济增速一直靠投资带动。投资的主力是什么呢?地产、基建,都是投资的主力。经济好的时候,投资增速就快,那地产基建,包括相关的建材、工程机械、装修家电等都很好,所以这些行业都是顺周期的。
当前的顺周期,实际上是一个主动补库存的阶段。比如汽车、家电、建筑等产业的高景气带动上游产业链需求持续回升,比如涨价的涂料产业链(钛精矿-钛白粉-涂料)、黑色系(焦炭-螺纹钢)、有色铜铝等,核心下游均为建筑、汽车、家电。
二、周期影响差异
那为什么经济周期会对行业影响有的大,有的小那么分化呢。
这个逻辑也很简单。我举个简单的例子:
国家经济衰退萧条期,企业利润降低甚至利润负增长,企业赚不到钱,就会裁员,或者降薪以节约成本。
大家都没钱自然就会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奢侈品啊,旅游啊这类的消费是指定减少甚至砍掉的。
但总得吃饭喝水穿衣呀,所以在这里旅游、奢侈品受到周期影响就大,刚需类消费品受到周期影响就小。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年初疫情期间,各省市推出各种各样的消费券鼓励大家去消费。这对于维持经济正循环有极大的作用。毕竟企业要赚钱了才能扩大生产,雇佣更多的劳动力。
三、周期板块
那么周期板块都有啥呢?我在网上找了个图,根据经济周期对行业影响程度对各行业进行了划分。
顺周期行业包括化工、有色金属、钢铁、水泥、煤炭以及航运等。这里面最看好化工、有色金属以及航运,他们都属于弹性比较大,涨价比较明显的行业。但是周期划分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比如: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推动下,目前也算是顺周期行业,但随着未来一二十年,新能源车基本替代掉燃油车之后,周期属性也会减弱。欧美各国由于疫情极为严重,于是大家尽量在线上办公和社交,于是互联网科技企业成为很显著的逆周期板块。纳斯达克指数在疫情期间反而迎来暴涨。
当然这不是绝对,这只是一个大类划分。在这些大类下的一些细分类或者个别优秀公司,是可以无视周期的。
三、近期上涨逻辑
顺周期现在已经被很多人在吹了,但很多人其实并不理解背后的逻辑,我梳理一下:
第一,宏观上,全球放水,尤其是美国那边,放水干嘛?当然是刺激经济啊,没谁放水是为了让大家来炒股的,既然是刺激经济搞建设,首先就要买原材料,这个叫做补库存。
所以,石油化工,稀土有色,钢铁煤炭,包括今天的水泥都在涨,这叫上游补库存。
第二,除了上游材料补库存,还有一个逻辑,就是未来的新能源的趋势,这条线是从下游一直炒到上游的,比如现炒汽车,然后炒电池,然后炒零部件,然后炒上游的材料,比如锂矿等等。
所以这次炒到了铜,大家忽然发现,造新能源汽车或者光伏风电要大量的铜啊。
第三,涨价,短线刺激是涨价,而且这种刺激是短期内大宗商品都在加速上涨,这个跟之前的趋势性行情不太一样,之前走的太慢了,没法刺激短期市场的神经。
这就是为啥最近顺周期炒起来的原因。